千佛山游记
详细内容
千佛山游记(一)
《千佛山游记》今天我和妈妈到千佛山玩,到了千佛山,我看见景点写有“历山飞瀑”,我想赶快上山去看瀑布。 我们开始登山了。千佛山的山道像长龙似的在欢迎我们,山道两旁的树荫差不多遮住了太阳,不时漏下一个个的光环,像和我们著迷藏似的,多么有趣啊!我们顺着山路向山顶攀登,路两旁有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石像。有的罗汉眉毛长的到了脚,有的罗汉的手上托着的塔像托塔李天王,还有的罗汉狰狞的可怕……我和十八罗汉和了影,但我只记住了两个罗汉的名字,一个叫降龙罗汉另一个叫伏虎罗汉。我们不知不觉就走过了十八罗汉石像,我看有很多人在系一种红带子就业买了几条,上面写着“上了千佛山全家保平安”我系了一条在山下的树干上,还剩下三条留着上山在系。我们继续往上走,看见了一尊大佛躺在那里叫卧佛,有很多人在烧香。我们坐上了舜能滑到,一直做到了历山院,我们又走呀走终于到了历山瀑布。没有想到昔日气势磅礴的历山瀑布今日只剩下几滴水了,我在山下看到得是那几块白石头,我非常的失望。这湛蓝的空中悬挂着火球般的太阳,云彩受不住热,悄悄地夺得无影无踪。风不知道哪去了,树梢纹丝不动,空气都是热的,闷的人喘不过起来。树上,知了也拉长了音“受不了了,受不了了……”拼命地叫个不停。 我又爬了一大会,前面就快没有路了,我们要自己找路。我又热又害怕,可是还是要往上爬,因为我看见了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还自己爬呢!我这个九岁的小男孩怎么能退缩呢?我就要紧牙一步一步艰难的向上爬,到了山顶我害怕的都不敢站起来,只好蹲着向下看,连照相都是蹲着照的。我下了山后又去了米勒胜苑腾文阁……这次爬山真好玩,我还想在爬一次。
千佛山游记(二)游走神州
————————千佛山游记
涿州实验中学272班赵心凝
它不及黄山的奇峰险峻,不及江南的柔情似水,更不及黄果山瀑布的热情奔放……它只是一座小山,但也因环境优美小有名声。这座山座落在易县,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千佛山。
早就听闻大家对千佛山的评价,于是我在整理背包时特意带上了我的小拖鞋。那天,天儿可真热,烈日在上空肆虐的咆哮着,强烈的光热重重的击打在我的身上,让我喘不过气来,真有想放弃爬上的念头。
好不容易我们来到了千佛山脚下,我顿感清新,抬眼望去:哈哈哈哈!这里果真不错。山谷里有一小清澈的小溪,远远望去,细长蜿蜒的小溪彷佛从天而降,像一条洁白美丽的绸缎。我赶紧换上拖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来到小溪里!呵!真凉!刚才的热气立刻荡然无存了。
我们就这样沿着小溪逆行而上,路边的树木为我们纳凉,感觉清新爽快极了。山路也有险峻的地方,足足的四五米的垂直地段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砌成,这着实让我吓了一跳。我害怕石子会松动,所以走在一位胖阿姨身后,仔细观察并前进。“嘻嘻,胖阿姨走在上面石子都稳若磐石,我还怕什么!”我这样想着,心情自然就放松了,矫健的爬过去了。
“前边是什么?”我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望去,哦!原来是一座笑得十分慈祥的大佛像,远远望去,仿佛是这座山的守护者,顿时我
对它产生了敬意,不紧加快脚步……穿越人流,来到佛像前,我深深一鞠躬。
不知不觉,我们临近了顶端,这里是一块平地,但是有一个十几米的瀑布,瀑布不大,但水流湍急,不时有水花迸溅到我的身上,此时我已口渴难耐,见旁边有一个卖西瓜的小摊儿,于是让父母买了一个西瓜,刚吃一口就让我吓了一跳,这西瓜好凉呀!我好奇的向四周望了望,这才发现,在西瓜摊旁的小溪里足足的泡了十几个大西瓜和很多瓶矿泉水,他们可真有办法!
人们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是在下山时并没感觉到累,一路上和小溪同行,听着小溪哗哗的流水声,我仿佛听到一首来自大山深处的曲子:婉转,悠扬……
千佛山游记(三)千佛山公园导游词
各位朋友:
你好们!
首先,我对各位光临泉城济南致以最诚挚的欢迎!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一道欣赏千佛山秀丽的美景,领略“深山藏古寺”的意蕴。我衷心希望大家今天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当,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古语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今天我们在场的每一位游客都可以成为仁者,因为我们今天要去参观的景点就是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名胜的千佛山。
千佛山古称历山,亦名舜耕山,至今算来,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上古时期虞舜帝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称舜耕山,是人民祭祀舜耕的地方,每年都在搞“迁祓(fú)”仪式,借以除恶。“迁祓”就是“迁居高处,祓除不祥”,因“迁祓”于“千佛”谐音,后人就将此山称为千佛山了;还有一种说法是隋唐时期,山东境内佛教昌盛,善男信女在山的崖壁上雕凿了许多佛像,兴建了千佛寺,所以称为千佛山。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占地166公顷,距离市中心2.5千米,于1959年开辟为公园,形成了少有的“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壮丽景观。可以这么说如果泉城广场是济南的大客厅,那么重峦叠嶂的千佛山就是就是济南的一座巨大的屏风。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在他的《老残游记》中这样描写到:千佛山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副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形象的表现出千佛山在济南的独特地理位置。下面我就带大家做一回画中人,看看这大画到底画了些什么„„
沿着千佛山路往上走,现在我们来到了千佛山公园的北门,北门为正门。迎面看到的是气势宏伟的四柱三楼石坊,“千佛山”三个字是1922年由本寺和尚行洹书字后募立而成。进门后,路两旁是石雕的十八罗汉,罗汉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常住人间受人供养,为佛护法,为众生造福田。他们的本领很大,有的降龙有的伏虎,深受人们的敬仰。他们表情各异,姿态各异,有的怒目而视,有的笑容可掬,形象生动而丰富,我们可以边走边欣赏。这些罗汉依次为:(1)宾度罗跋罗阇(2)迦诺迦伐跟蹉、(3)迦诺跋厘堕阇、(4)苏频陀、(5)诺矩罗、(6)跋陀罗、(7)迦哩迦、(8)伐诺罗弗多罗、(9)戌博迦、(10)半托迦、(11)罗怙罗、(12)那伽犀那、(13)因揭陀、(14)伐那婆斯、(15)阿氏多、(16)注荼半托迦、(17)嘎沙鸦巴、(18)纳答密答喇。
我们面前这尊侧身卧佛像是佛祖释迦摩尼的涅槃像,(涅槃:佛家修证的最高境界。简单地说,“涅盘”就是经过修道,能够彻底地断除烦恼,具备一切功德,超脱生死轮回,入于“不生不灭”。)长10米,重50吨,。正面看去,这座卧佛姿态款款,仪表雍容,胸部装有寓意祥瑞的“卐”字符号,给人以慈祥的感觉。这座卧佛是山东省最大的卧佛,信佛的朋友可以拜拜,以祈求佛祖保佑。
好,继续往前走,我们右手边这个院子就是“观音园”,我们都知道,观音菩萨,是古代东方最有名的慈悲菩萨,正所谓“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可以这么说,几千年来,观音信仰在我国民众中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进入园内,15米高的白衣观音菩萨立在水池中央,相貌十分亲近可亲,池周围是各种观音的化身,分别是:自在观音、送子观音、数珠观音、渡海观音、杨柳观音等26尊。
好了各位,拜完了观音菩萨咱们开始登山。登山有东西两条盘道,东路有石阶291级,西路有石阶341级,我们从西路上山,东路下山。西路盘道是清道光年间一个叫乔朗斋富豪修建,当时千佛山的香火十分鼎盛,现在这条道是1952年修建的。
大家请看这座小亭子,它就是有名的唐槐亭,又叫做四面亭,它是1957年修建的。匾额上“唐槐亭”三个字是书法家舒同题写。这里的原址是秦琼庙,庙里供奉是唐朝大将秦琼和唐王李世明。秦琼是山东济南人,是唐王李世民的大将军。这里还有一个关于秦琼传说:据说当初,秦琼庙中供奉了秦琼一个雕像,但经过一夜,人们发现秦琼的雕像倒下啦,人们把它扶正,可经过
一夜,雕像又倒下了,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如此,人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一位长者指出,秦琼一生辅助唐王,并且忠厚耿直,现在将他独自供奉在这,却不供奉唐王,所以宁愿倒下。于是人们又在他旁边供奉了唐王像,他的雕像才不倒下。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我们却可以从中了解秦琼的忠肝义胆,忠于职守,连死后都不忘自己的使命。现在这个庙已经不在了,在它的原址修建了唐槐亭。
旁边的这棵唐槐,又称秦琼拴马槐。传说秦琼很孝顺,每年都来千佛山为自己的老母亲进香,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上山从来不骑马,而是将马拴在这棵树上。大家看,大家来仔细看一下这颗树,树的中心都空啦,但有一颗幼槐从中生长而出,所以,人们又叫他“母子槐”。
再往上走,我们看这座牌坊这座牌坊前面刻有“齐烟九点”四个大字,这四个苍劲挺秀的大字,是清道光年间历城县令叶圭书写的。“齐烟九点”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梦天》诗中,他在诗中写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意思是说,他在梦中从天上远远高高地下望,中国辽阔的九州小的像九点烟尘(古代中国划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这九州又总称为齐州),低处的海就像一杯水,众山就像九点轻烟漂浮在海中一样。清朝历城县令叶圭登千佛山在此处无意间回首,恰好看到城北有9座山头(卧牛山、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药山,其中华山也叫华不注山,是最高的一座)飘浮在白色的云雾中,便误以为自己发现了李贺诗中的“齐烟九点”就在济南,欣喜之余便亲自督造了这座牌坊并题词。此后游人在此北望众山头,在烟云中若隐若现,也就信以为真,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观看“齐烟九点”的圣地了。大家看一下“齐烟九点坊”的背面匾额,这“仰观俯察”四个字是引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佳句来描绘这里的美景。而且这四个大字是从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贴中勾勒放大后刻在坊匾上的。
大家在随我往上攀登,刚才我们看了齐烟九点坊,大家知道历城县令叶圭看到的九点烟是哪九点吗?传说历山(千佛山)与明湖姑娘两情相悦,但历山的父亲不同意并用铁链把历山锁了起来,并说:“你若能把这铁链挣开,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管你和明湖姑娘的事。”历山是知道父亲的犟脾气的,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他望着粗粗的铁链子,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就是九头牛一齐使劲也挣不断啊”!说到这历山和明湖姑娘是在去年的桃花会上认识的。那天是三月三,他独自去桃花岛赶会。赶会的人很多,一对对情人满脸喜悦地走在桃花林中。他如醉如痴地望着,心中不尽惆怅起来。二十多岁的了,正是情窦初开、风华正茂的时节,却还被父亲关在家里读子曾经曰过,心里很惆怅。心乱如麻的想着,却又理不出头绪来,感到心情很压抑。他无精打彩地地走出人群,来到一个避静的高坡上,对着远方使劲地大吼起来。吼够了,浑身轻松了许多。这时,从远处隐隐约约地传来悠扬的歌声。
那歌声如小溪流水,又恰似陈酒飘香,历山听得如醉如痴,歌声停了他还在愣神。良久他才醒悟过来,清了一下嗓子对唱起来,在这一唱一和中,两人都对对方产生了好感。从那以后他俩经常相会,憧憬着幸福的未来。然而,固执的父亲坚决反对历山同明湖姑娘在一起,这让历山感到十分的痛苦。历山望着那粗粗地铁链子,牙齿咬得咯咯直响。突然,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声竭嘶底地吼叫着明湖姑娘的名字,这声音如山崩地裂、惊天动地般的在夜幕笼罩的大海上空回响。这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他挥动双臂又大吼一声。刹那,乌云滚滚,电闪雷鸣,随着一声巨响,铁链子发出一道金光断裂开来。历山腾空跃起,呼唤着明湖姑娘的名字,乘着微微地晨曦向济南方向飞去......
他俩终于结合了。为了不忘桃花岛上的情结,他们在千佛山北麓种下了一片桃树。所以,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情人们总爱去春游,就是从那时兴起的。秋天,当你从大明湖北岸轻轻走过,就能看到千佛山的倒影,到现在他们还形影不离。椐说,他们生了九个孩子:大儿子华山、二儿子鹊山、三儿子马鞍山、四儿子金牛山;大女儿药山、二女儿栗山、三女儿匡山、四女儿标山、小女儿凤凰山。不知多少年过去了,他们化成了九座秀丽的山峰,成了著名的“齐烟九点”。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云径禅关坊。此坊也是一木质牌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坊上正面刻有“云径禅关”,背面刻有“峰回路转”。相传原字为清道光年间王观成题写,1972年维修时“云径禅关”改为现代书法家黄立孙书写,“峰回路转”改为山东省博物馆姜守迁书写,两人是济南书法高手。“云径禅关”其含义是说,寺院高耸,云雾弥漫,风吹着清云,回绕禅门,到寺里拜佛,必须经过此坊,游人至此,已进入仙境,到达佛门净地,也就是到了大彻大悟的关键,需静静心,诚心诚意烧香拜佛。背面“峰回路转”则是出自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借以形容此处地势峻峭,山峰曲回,道路弯转。而在此又一语双关,暗示人们要超脱红尘,走出苦海,回头是岸。
过牌坊,迎面墙壁上嵌有乾隆御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公元1748年)游览千佛山所题的一首风光诗,题作《千佛山极目有作》,诗中主要描绘了千佛山秀丽的景色和千姿百态的石佛造像。
爬上这段台阶,我们就来到了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兴国禅寺。兴国禅寺最初建于隋朝,当时被称作“千佛寺”后唐贞观年间扩建,改名为“兴国禅寺”。大家看寺门上额嵌有已故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兴国禅寺”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