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大气污染教案
详细内容
篇一:《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选修六《环境保护》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
2、掌握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原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3、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4、学会分析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重点:
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原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难点:
1、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
2、酸雨的危害及其防治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0世纪末,北京城市空气一度受到严重污染,在冬季频频出现四级污染指数,有时还发生五级污染。思考,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危害呢?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板书: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板书:2、大气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中,有些可以造成地方性大气污染,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有些还会造成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现在我们先来学习可吸入颗粒物。
板书:(1)可吸入颗粒物及其危害
原因:人的鼻毛、分泌物、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微米的粉尘过滤掉,只有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
板书:(2)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
<3>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3、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水生生态:使河湖水酸化,鱼类生长繁殖受影响,乃至大量死亡。
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板书<4>我国的酸雨
A、特点{大班大气污染教案}.
B、分布
酸雨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虽然在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出现酸雨的范围在日益扩大,目前,整个欧洲都在下酸雨,在北美东部和加拿大南部,酸雨也很严重,酸雨还席卷了包括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在内的亚洲,因此,酸雨是全球性大气环境污染现象。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们的产生于大气污染有关。{大班大气污染教案}.
板书: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大气污染的防治
课堂小结:本节重点讲述了大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和防治,其中重点以酸雨为例讲述了酸雨的成因、危害和防治的措施。学习完这一课后,大家可以留意你身边事物,哪些是对大气有污染的,当地政府有没有去治理?自己又有何看法?多些思考,通过身边的例子来领会这一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2、大气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及其危害
(2)酸雨
<1>概念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
<3>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4>我国的酸雨
A、特点
B、分布
二、大气污染防治
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大气污染的防治
篇二:《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案》盐湖五中邵晓红
篇三:《大气污染教案》高气压是空气压力比周遭环境高的区域,高气压内的空气会向附近气压较低的地方流动,所以其上空就不断有空气流进来补充,因而形成一股下降气流。在空气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水蒸气逐渐散掉,温度也逐渐升高,因此在高压中心附近,通常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低气压是「地面的空气上升到高空」通常地面的空气比较热,水分蒸发作用大所以湿度高〈水蒸气含量〉但由於热空气的含水饱和度比冷空气大,所以就算地面含水量多也不一定会饱和〈下雨时是100%〉当地上的地面的空气上升到高空后温度会急速降低,这时含水饱和度会降低但含水量不变,当含水量超出饱和时水蒸气〈气态〉会变回水〈液态〉或结成冰晶〈固态〉这就是云。而空气对水的支撑力比水的重力小时,水就会落下,在落到地面前没有蒸发,就成了雨。
1
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2)副热带高气压带: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故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
(3)极地高气压带:在地球南北两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接受的太阳光热也最少,终年低温,空气冷重下沉,地面空气多,气压较高,形成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它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印度在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气温高,气体受热上升,在低空形成低压。气体在赤道高空向南北两个方向散溢,在南北为30度左右下沉,在低空形成高亚,夏天,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向北移动,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形成控制天气的主要因素。
蒙古—西伯利亚是极地高压带的一部分,在海陆热力差异作用下形成。蒙古—西伯利亚是北半球冬季最寒冷的地方,大气冷缩下沉,形成北半球最强覆盖面最广的高压。是亚洲季风环流的组成部分,冬季亚洲大陆大气活动中心。高压中心位置在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压一带,春季东移,盛夏时消失。受高压控制区天气晴朗,严寒。其高压脊经常伸向我国北方,强冷的西北气流南下时常形成寒潮天气
先在一个高处空旷的地方放几个测风力、风向测量器;测最高温、最低温的测量器;测雨量的雨量器;还要分析卫星云图等
然后收集数据,处理数据,整合数据,制作天气预报图
最后就上报到各个媒体
天气学预报方法(或称天气图方法):是以天气图为主要工具,配合卫星云图、雷达图等,用天气学的原理来分析和研究天气的变化规律,从而制作天气预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制作短期预报。
数值预报方法(又称动力学预报方法):是利用大型、快速的电子计算机求解描述大气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组来制作天气预报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制作短期预
报,也可做中、长期预报。近几年还开始用来做气候预报。
统计预报方法:是采用大量的、长期的气象观测资料,根据概率统计学的原理,寻找出天气变化的统计规律,建立天气变化的统计学模型来制作天气预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制作中、长期预报和气象要素预报。
天气预报如何出炉?
宁夏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贾宏元介绍,先收集气象资料,包括来自高空的探空资料和地面的观测资料,以及卫星云图、雷达等遥感、遥测资料。
然后由电脑对这些数据分析、处理,预报员再根据经验、规律分析,综合以上要素,做出判断。
天气预报为啥不准?
贾宏元解释,一是目前的观测能力有限;其次是影响大气活动的因素太多。大气的运动规律,人们又没有完全把握,只能根据经验判断,变化多端的大气活动加上有限的经验,所以会出现误报的情况。其中,最不好预测的是夏天雷阵雨天气。
啥时才能人工降雨?
“降水需具备三个条件:充足的水汽、上升的气流及足够的凝结核。当前两个气象条件都具备时,人影中心发射的碘化银凝结核就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其形成降水。”宁夏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田磊说,同样的原理,气温低的情况下,就形成人工降雪。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探)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准确地预报天气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探)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准确地预报天气一直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看云识天气→根据物像来推测天气→→单站预报→天气图预报→应用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用计算机进行天气预报。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天气预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按预报时效可大致分为:临近预报(1~2小时)甚短期预报(2~12小时)短期预报(12~48小时)中期预报(3~10天)长期预报(10天以上)等;
天气学预报方法(或称天气图方法):以天气图为主要工具,配合卫星云图、雷达图等,用天气学的原理来分析和研究天气的变化规律,从而制作天气预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制作短期预报。
数值预报方法(又称动力学预报方法):利用大型、快速的电子计算机求解描述大气运动的动力学方程组来制作天气预报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制作短期预报,也可做中、长期预报。近几年还开始用来做气候预报。
统计预报方法:采用大量的、长期的气象观测资料,根据概率统计学的原理,寻找出天气变化的统计规律,建立天气变化的统计学模型来制作天气预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制作中、长期预报和气象要素预报。
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
天气预报作为科学还很年轻,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由观测资料的疏密决定。而我国现在的探空观测站一共只有100多个,折合每200多公里才有一个探空观测站。观测站就像是一张网中的点,网络越大、点越少则点与点之间的空隙也就越大,出现漏报、误报的几率也就越高。我国地域辽阔而天气观测的资金有限,所以出现漏报、误报也就在所难免。
现代天气预报有五个组成部分:
收集数据
最传统的数据是在地面或海面上通过专业人员、爱好者、自动气象站或者浮标收集的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世界气象组织协调这些数据采集的时间,并制定标准。这些测量分每小时一次(METAR)或者每六小时一次(SYNOP)。
使用气象气球气象学家还可以收集上空的气温、湿度、风值。气象气球可以一直上升到对流层顶。
气象卫星的数据越来越重要。气象卫星可以采集全世界的数据。它们的可见光照片可以帮助气象学家来检视云的发展。它们的红外线数据可以用来收集地面和云顶的温度。通过监视云的发展可以收集云的边缘的风速和风向。不过由于气象卫星的精确度和分辨率还不够好,因此地面数据依然非常重要。
气象雷达可以提供降水地区和强度的信息。多普勒雷达还可以确定风速和风向。
数据同化
在数据同化的过程中被采集的数据与用来做预报的数字模型结合在一起来产生气象分析。其结果是目前大气状态的最好估计,它是一个三维的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的表示。
数据天气预报
数字天气预报是使用电脑来模拟大气。它使用数据同化的结果作为其出发点,按照今天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结果来计算大气随时间的变化。由于流体力学的方程组非常复杂,因此只有使用超级计算机才能够进行数字天气预报。这个模型计算的输出是天气预报的基础。
过去气象学家必须自己做处理工作,今天24小时以上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多种不同模型后对其结果进行综合。气象学家还必须分析预报出来的模型数据来使最终用户能够理解它。此外天气预报的模型一般分辨率不是特别高。当地的气象学家还必须通过当地的经验在涉及地区性的影响,使得当地的天气预报更加精确。不过随着天气预报模型的不断精密化这个工作量越来越小了。
展示
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天气预报的展示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只有知道最终用户需要什么信息、如何才能将这些信息易懂地传达给最终用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篇四:《《大气污染》参考教案》九大气污染
教学目标
1.学会在网页中插入Flash影片并设置属性;
2.学会链接视频文件;
3.学会设置外部链接,链接到外部网站或电子邮件。
4、呼吁更多的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
教学重点:在网页中插入Flash影片并设置属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师:空气是宝贵的资源。空气受到污染,会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发育、工农业生产及全球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大气污染,是目前全球性的中心问题,它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条件。
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几个大气污染的例子?
二、设计网页结构图,参考P43,主要是二级页面设计。
三、展示设计优秀网页结构图,进行合理的评价。
四、网上搜集下面的资料
大气污染的简介、实例、图片和视频资料,整理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
五、共享资源
第二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利用自己设计的网页结构图,进行制作网页。
二、制作网页。
1、学生按P41提供的内容,自学,完成制作。2、教师演示:
A.在网页中插入Flash影片并设置属性;B.设置外部链接,链接到外部网站或电子邮件。
注:FrontPage为我们提供了简单的插入Flash影片的方法,如果插入网页的Flash不能正常显示的话,提醒检查插入的是不是swf格式的文件,因为在FrontPage中插入的Flash影片文件只能是swf格式的。
三、欣赏网页
四、交流
1/1
篇五:《大气污染教案》第三章第二节大气污染
一、引入
1、介绍大气圈阐述大气污染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2、大气污染的概念
3、按照污染的范围,可将大气污染分为三种类型:
(1)局地性大气污染:较小空间尺度内的大气污染问题,本范围内的控制措施即可解
决局部污染。
(2)区域性大气污染:跨越城市乃至国家的行政边界的大气污染,需要通过各行政单
元间相互协作才能解决。
(3)全球性大气污染:涉及整个地球大气层的大气环境问题。
二、大气污染及污染物
1、大气污染源分类
天然源: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物质的场所。
1)火山喷发:排放出SO2、H2S、CO2、CO、HF及火山灰等颗粒物。
2)森林火灾:排放出CO、CO2、SO2、NO2、HC等。
3)自然尘:风砂、土壤尘等。
4)森林植物释放:主要为萜烯类碳氢化合物。
5)海浪飞沫:颗粒物主要为硫酸盐与亚硫酸盐。
人为源: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1)燃料燃烧
2)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
3)交通运输过程中排放
4)农业活动中排放
一般而言,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2、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按其来源一般可分:
一级(原生)污染物,即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的;
二级(次生)污染物,是由一级污染物在大气中进行热或光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后者往往危害性更大。
按其存在状态则可分为:
颗粒物:粉尘:粉径介于1.0~100μm之间的颗粒{大班大气污染教案}.
降尘:粒径大于10μm的微小颗粒(自然沉降)
飘尘:粒径小于10μm的微小颗粒(漂浮)
烟尘:粒径一般为0.01~1μm左右。
云尘:粒径小于0.25μm的颗粒。
飞灰:飞灰系指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飞出的分散较细的灰分。
黑烟:黑烟一般指由燃料产生的能见气溶胶。
雾:雾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工程中,雾一般泛指小液体粒子悬浮体气态污染物:一次污染物:硫氧化物(SOx):主要是SO2和SO3;
氮氧化物(NOx):主要是NO和NO2;
碳氧化物(COx):主要是CO和CO2;
碳氢化合物(烃)(HC):分为甲烷烃(85%)和非甲烷烃;
卤化物:主要有卤代烃、氯化物和氟化物;
二次污染物:主要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汽车排放的大量氮氧化物或挥
发性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伦敦烟雾(是由于燃煤导致的大量煤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与在化学反应作用下形成的硫酸、硫酸盐等混合物形成的酸性烟雾)
3、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重金属和大气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三、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1、煤烟型污染物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燃氮氧化物:燃烧过程中形成氮氧化物,由燃料中固定氮生成
热氮氧化物:由空气中氮气在高温下通过原子氧和氮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
不完全燃烧产物主要为CO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大班大气污染教案}.
燃烧产生的SO2在大气中会氧化而生成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是环境酸化的重要前提物,也是大气污染的主要酸性污染物。因此,当一次性污染物主要为SO2和煤烟时,二次污染物主要是硫酸雾和硫酸盐气溶胶。硫酸无污染一般发生在冬季,尤以清晨为重。
2、酸沉降
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组分通过降水(如雨、雾、雪)等方式迁移到地表,或含酸组分在气流的作用下,或者通过重力沉降直接迁移到地表。前者即是湿沉降,后者是干沉降。酸沉降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区域性环境问题之一。
酸雨(pH<5.6)重酸雨(pH<4.5)
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是酸沉降的重点地区。
酸沉降的形成与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有关。酸沉降的影响:①酸雨能破坏农作物和森林,一致土壤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导致钙、镁、钾等养分淋溶流失,是土壤日益酸化、贫瘠化②酸雨的腐蚀能力很强,能大大加速物质的腐蚀③酸沉降加速湖泊的酸化,影响湖泊生态功能和渔业生产④酸雨对人体健康也产生危害作用,土壤、湖泊和地下水酸化后,由于金属的溶出,对饮用者会产生危害⑤含酸的空气是多种呼吸道疾病增加,特别硫酸雾微粒侵入人体肺部,可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疾病导致死亡。
酸沉降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大气污染。
3、光化学烟雾
在一定的条件子(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湿度等),NOx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许多二次污染物。这种由反应物和产物生成的高氧化性的混合气团,称为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典型的二次污染,一般出现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晴天,最易发生在中午或下午,夜间消失。是一种区域性污染问题。机动车尾气是光化学烟雾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4、室内空气污染
人在每天的24小时中,平均有22小时是在室内活动,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将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室内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多达数千种,其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比室外绿化区的含量多20倍,特别是那些刚完工的新建筑,含量多20~100倍。
由于室内装修而引发的室内空气质量造成人体健康危害的问题,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来自装饰材料的甲醛、挥发性有机物、放射性元素氡以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等。
四、大气污染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①大气颗粒物:颗粒大小决定沉积于呼吸道中的位置;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决定在沉积位置上对组织的影响。②二氧化硫:SO2进入呼吸道后,部分被阻滞在呼吸道上。进入血液的SO2仍可随血液循环抵达肺部产生刺激作用。③CO:严重阻碍血液输氧,引起人体缺氧,发生中毒。④近地面臭氧:伤害黏膜系统,强烈刺激眼睛,同时对鼻、咽喉、气管和肺也有损伤。⑤大气中的铅(Pb)::Pb是生物体酶的抑制剂,进入人体中的Pb随血液分布到软组织和骨骼中。轻度Pb中毒的症状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消化不良;中度中毒出现腹绞痛、贫血及多发性神经病;重度中毒出现肢体麻痹和中毒性脑病例。
2、对植物的危害
①损害植物酶的功能组织;②影响植物新陈代谢的功能;③破坏原生质的完整性和细胞膜;④损害根系生长及其功能;④减弱输送作用与导致生物产量减少。
3、对材料的危害
①SO2与其他酸性气体可腐蚀金属、建筑石料和玻璃表面,还可使纸张变脆、褪色,使胶卷表面出现污点、皮革脆裂并使纺织品抗张力降低。②O3及NOx会是染料与绘画褪色。③光化学烟雾对材料(主要是高分子材料,如橡胶、塑料等)也会产生破坏作用
4、其他影响
对水循环的影响:导致降水规律的改变。影响凝聚作用与降水的形成,有可能导致
降水的增加或减少。
对工业的影响:一是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工业材料、
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腐蚀;二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农业的影响:酸雨可以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
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严重的酸雨会使森林衰亡和鱼类绝迹。
温室效应及臭氧层空洞
五、中国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及趋势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未来趋势的特征:
1.城市空气质量不容乐观
城市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和SO2浓度有所下降,NOx浓度总体稳定,传统煤烟型污染程度有所减轻,但总体来看,空气质量的形势还是很严峻的。
2.区域性大气污染继续加重和蔓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机动车保有量继续增长,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大气污染呈现煤烟型污染和光化学烟雾相叠加的大气复合型污染特征。
随着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和迅速崛起,这些地区的煤烟型大气污染可能向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共存的大气复合污染转变,使得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蔓延。
3.酸沉降污染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影响我国
我国能源需求强劲,而且一次能源长期依赖煤炭。因此,总体上酸沉降的问题始终居高不下,局部地区出现缓解的同时,发生重酸雨的地区没有显著减少。
4.有毒有害污染物对公众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篇六:《让空气更干净│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2.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让空气更干净
2.物质:棉花、香烟、瓶子。
活动过程
一、了解空气遭受污染的情况
1.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可是现在空气质量发生了变化。
请小朋友们认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事情对空气有没有影响。
2.课件演示
(1)满天飞扬的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