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富人物>严氏发家故事(一)

严氏发家故事(一)

详细内容

严介和,一个昔日的高中教师,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成功地抓住了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的几波机会1980年代下海并承包国企,1990年代承建政府基建项目,2000年之后大举收购国企,最后以125亿的个人财富高居2005胡润百富榜第二名。这个典型的中国式创富故事吸引了众多眼球,也留下了众多追问。

  10月12日,观澜湖2005胡润百富榜的推出,使一个名叫严介和的陌生人进入公众视野。他的典型的中国式创富故事吸引了众多眼球,其风头甚至超过了榜上第一富豪、靠电器连锁店发家的黄光裕。

  他算是暴富了,1990年代还是无名小辈,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富豪!一位严介和的旧相识如此评价道。

  45岁的严介和出生于江苏农村,当过高中教师,后下海,在南京以承包基建工程起家,1990年代后期开始大举收购国企,在百富榜上其个人财富从去年的15亿元飙升至今年的125亿元。他的个人发家史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并驾齐驱,亦因此令人瞩目。

  榜单甫一公布,严介和即在各家媒体上,谈论自己的创富经验。但三天后,吉林国资委、江西国资委先后宣布叫停严介和在当地的国企收购行动。紧接着,《第一财经日报》等数家媒体开始对严介和的真实财富表示质疑。而在其后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严介和的名字却没有出现。

  偏偏严介和不是个低调的人。10月28日,他穿着一身休闲运动装,在南京总部的办公室里向媒体宣布,欢迎媒体捅太平洋集团的漏洞。

  但一周后,当了20多天公众人物的严介和终于感到疲惫。他不得不约见记者对某些事情作出自己的解释,而他的部属也为此事忙个不停。

  这个过程似乎成了中国近几年来一种独特的现象。凡有新面孔跻身富豪行列,必引发媒体调查。而严介和之所以倍受关注,是因为其创富轨迹无不与地方政府有着密切联系,其大举收购国企的举动亦触动人们对去年郎顾之争国资流失大辩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