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哲:野心、神秘及其儒家精神(一)
详细内容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整个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全世界万万兆亿的资金被一只无形的手控制,这些钱流到哪个国家就给哪个国家带来幸福、快乐,这些钱流出哪个国家,就给哪个国家带来灾难、痛苦。7月初,马明哲在接受《中国企业家》等几家媒体采访时,引用8年前读过的畅销书《松绑的市场》中的这段话,来谈及他在平安IPO路演路上的一大感受。
你得承认,他很有感染力。在媒体面前,马明哲热情、温文尔雅而又认真,如果记者的问题又多又长又复杂,他会拿出笔记下来,然后一个不落一一回复,不论多么细小的问题;如果实在难于回答,他会说明原因为什么;如果碰到不太了解保险行业的记者的提问,他愿意用最浅显的语言向你普及保险知识。这一切和此前由于他基本上不接受记者采访而被附着上的冷漠色彩形成强烈反差。
他这次出场,仅是因为平安完成了本年度亚洲区域最大一笔IPO,可以说是破了他的历史纪录,他首次面对媒体侃侃而谈,长达两个小时。由此可看出,他的确是那种为了平安能放下自我的人。上一次他面对媒体接受采访是为了推销平安的PA18网站,那时是在IT泡沫泛滥时,他必须要为PA18揽取曝光率。而心底下,他始终是抗拒曝光的商人。在本次采访的尾声,他仍然固执己见,说他今后还是会低调应对媒体,而理由居然是平庸之极的理由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
这显然不应是他的真实想法。和中国金融企业那些官味十足的企业家相比,48岁的马明哲应该是最具激情和创造力、表现力的人物。
但是,即使在马明哲的声声言笑下,你仍可感觉到他不怒而威及某种神秘感,他在和他喜欢的古典音乐之间,有某种共通。
马明哲初涉金融界,正值风生水起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金融业大一统格局即将被打破的前夜非银行金融机构出现,专业银行开始分化。同样,门槛并不高的保险业需要出现新生力量,以打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统天下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