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管理文章>语录5“自我改善”来自“自我分析”,而“自 我分析”则来自你的“洞察力和表现力”

语录5“自我改善”来自“自我分析”,而“自 我分析”则来自你的“洞察力和表现力”

详细内容

语录5“自我改善”来自“自我分析”,而“自我分析”则来自你的“洞察力和表现力”当看到再平常不过的现象时,你能从多少个角度去联想呢?
举个例子吧,我以前在公司的干部培训会上,曾经提问当时参加培训的员工:“当你看到放在手心的橡皮(再平常不过的现象)时,你会联想到哪些问题呢?什么都可以谈,请大家畅所欲言。”此时,大家都沉默了。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想都不会去想的问题”、“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你会发现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反应。这样的培训非常生动、有趣而且很有意义。
客户当然不会只问“你预想好的事情”。而随时都有可能“砰”的一下子丢过来一个让你吓一跳的问题。这时,一般的人都会保持沉默,即使对方说“大概说一下没关系”,大家还是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作答。此时你又会嘀咕:“万一说得离奇,不是要被笑话吗……”自我防卫心理开始行动了。所以说,在工作上如何去抓住某个现象、如何对看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现象加以描述,这其实是工作上不可欠缺的一门重要的知识性“技术”。那么,如果你看到“手心里的这块橡皮”,有个人突然问你同样的问题,你又会如何作答呢?比如说“是左手心还是右手心?手掌的大小?手的形状?橡皮的形状?颜色?味道?功能?材料?生产商?使用状态?放置的情况……”我想这些现象应该可以说上好几个小时吧。即所谓的:
① 对现状的分析(观察)能力
② 对分析事项的整理能力
③ 对分析结果的判断能力
④ 对判断结果的表现能力
这些都是进行“自我改善”的非常有用的手段。你不妨也在公司尝试一次这样的培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