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有了CMM,还需要6sigma吗―“和我一起学6sigma”之二(一)

有了CMM,还需要6sigma吗―“和我一起学6sigma”之二(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的主题是6sigma的中心之一“软件业是否需要实施6sigma”,它论述了6sigma在软件项目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软件业目前流行的CMM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软件业发展的关系。本系列是作者在学习6sigma过程中,不断思考,用6sigma的思想联系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手记。

  关键字:6sigma――一种基于统计的管理法

  CMM――软件成熟度模型

  DMAIC――6sigma的主要模式之一,五个字母分别表示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

  在6sigma绿带的培训过程中,不绝于耳的是软件从业人员的一个困惑:“软件业已经实施了CMM,我们还需要6sigma吗?”

  这个消息对于不论是CMM推进组,还是6sigma推进组,确实是个好消息,这证明软件部门终于接受了CMM。两年前,CMM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个“洋物事”,当时没有人相信可以在我们的企业中成功推行,深入人心。而在今天,它已经溶入我们的日常工作,证明了企业推广CMM的成就不容置疑。同样,6sigma对于现在的我们还是个有些陌生的事情,但是有CMM的成功推进经验在先,我们有信心让6sigma成为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的思想方法、实践方式和企业文化。

  即使这样,我们还是首先要解释:软件为什么需要6sigma?有两个原因,其一,软件行业的目标与6sigma的核心思想完全一致:以客户为中心,追求卓越。其二,软件行业在产业划分中,属于服务行业的一部分,6sigma已经在服务行业大获成功,因此有理由相信它也能够帮助软件行业得到大幅度的发展。

  例如,一个软件项目遇到这样的问题:远程客户端和服务器同步所有数据总是花费时间很长;而且在此期间,客户端不对用户的任何操作做响应,用户感觉就是客户端死机。可是,如果不理它,过了半个小时之后,它自动返回消息,说同步成功了。你认为这是一个好的软件吗?不,实时性差,交互信息少,用户的反馈很不好。项目组收到用户抱怨之后,就开始定位原因,发现是服务器端的处理方式有问题,同步数据操作完全是串行操作,而且全部数据量又很大,导致这个操作的完成时间长达37、38分钟。这个问题在调试过程中就已经发现,测试组也在测试报告中特别指出其实时性差,但是在发布版本中为什么没有解决呢?因为在项目划分中,客户端的开发是一个项目,而服务器的开发是借用另一个项目的人员。对于这个操作耗时太长的问题,尽管客户端开发人员早就提出不满足用户的要求,但是服务器端的人员认为完成功能就可以了,实时性并不重要。双方的沟通没有效果,就造成问题一直摆到了用户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