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竞争对手 认清自己的管理思维(一)
详细内容
什么是最好的管理方式?也许没有人会说有一定的模式。但是,经常有人认为在商业并不发达的中国,在管理模式上是需要向西方学习的。可是,最近的一项大学研究表明,中国开放20多年来,引进了外国的资金,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但是从管理模式上来说,引进的并不算成功。
尽管如此,中国还是有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还越长越大,甚至把生意做到了海外。为什么管理方式可以不完全照搬西方模式也可以成功,而那些完全照搬西方管理模式的企业会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呢?
实际上,管理不只是工具,也不只是方法,而是文化。管理的方法,不仅会改变人的生活,而且会影响人的思维。轻易接受他人的管理方式,迟早会被同化。在外国企业服务久了的中国人,时间长了越来越不像中国人,即是习惯于外商的管理方式导致的结果。
常常有人问起,为什么有中国式、美国式、日本式管理的区别?答案其实十分简单:因为彼此的思维不相同。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维,表现为中国人的管理行为,因此产生独特的中国式管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
美国哈佛大学最近采纳了一些中国式管理的案例,提供给各国学者做个案研究。结果大家的结论是,这些成功的公司,并不完全模仿美国人或者是日本人的管理模式,而是能够结合中国人的本土情况,走出中国特色的管理道路。其实就是用中国人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活学活用现代化管理的具体成果。
中国的这些成功企业能不能持续发展,现在还不能下定论,但是一些管理研究者却已经开始研究中国式、美国式、日本式管理思维的区别。我国台湾地区的管理大师曾仕强认为,如果中国人并没有认真地搞清楚自己的成功之处,就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并传承下去。于是曾先生的研究成果《管理思维》在近期问世,并在大陆地区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曾先生在其《管理思维》一书中采用的研究办法很简单,就是把中、日、美三国的这三种和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管理思维,做一番深入的比较,相当于中国人跳出来自己看自己,自然客观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