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复习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详细内容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复习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对下面《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理解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了根本好转
B.新中国成立后,工业水平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C.我国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发达的工业国
D.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2.下列内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的是
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④相应的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3.下列“一五”建设成果中,属于重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见右图中的著作,你认为在这本著作中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A.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B.大会宣布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大会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5.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加入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的99%和私营
商业户的82.2%分别纳入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以上数据是对哪一项成就取得的总结
A.第一个五年计划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会运动D.“大跃进”运动
6.三大改造基础完成,标志着:
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③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废除④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7.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中国现代史中,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初步建立的重大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8.《五十年的回望(中共八大纪实)亲历者的记忆》这本书应该是写于
A.2002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
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急躁冒进的错误。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图片,可以见证“大跃进”的历史的有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0.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等“左”的错误在全国泛滥的原因有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③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1.下列的人物中,不同与其他人物的是
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黄继光
12.“文化大革命”之所以要加“双引号”,其含义是
A.表示引语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
13.下列的两张图片,会让我们想到建国后哪一重大事件
A.抗美援朝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
14.在“文化大革命”这十年的浩劫中,在漫长的黑暗中,总有那一点点星光,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下列属于这一黑暗中的点点星光的事件的有
①二月抗争②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③四五运动④“中央文革小组”成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二、读图简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其中15题7分,16题9分,共16分)
15.图说历史:“感受创业时代的英雄人物”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请回答:
(1)图1中的人物是谁?他的精神被誉什么精神?(2分)
(2)图2中的人物是谁?他最感动你的事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雷锋精神的?(3分)
16.在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有成功也失误,请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① ② ③ ④
请回答:(1)请根据图片信息说出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党和政府进行或实施的运动名称。① ② ③ ④ 。按时间顺序对这些图片所反映的事件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5分)
(2)在这些图片所反映的事件中,成功的有: ;失误的有: 。(2分)
(3)在党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成功与失败中,我们得到了哪些有益的教训和启示?(2分)
三、阅读判断题:(6分)
17.材料一:“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从1958年11月开始,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中的问题。中央多次提出调整经济指标,“压缩空气”,并着手解决经济工作中的问题。到1960年冬,随着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也被停止。1962年1月召开的7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材料二: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下列结论均是正确的。请你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如果该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中划上“√”,否则划上“×”。
(1)“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是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失误。
(2)“大跃进”运动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3)“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的。
(4)“文化大革命”中粉碎了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5)“文化大革命”是我国一直以来“左”错误发展的必然结果。
(6)我党是一个勇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自身错误的政党。
四、分析材料题(本题共两小题,其中18题12分,19题8分,共20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1956年~1976年的二十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曲折前进的时期。由于党对形势认识不清,一再发生失误。尽管如此,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教训。
请回答:(1)请说出党在这二十年间的两次重大失误,并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有哪些?从这些失误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6分)
(2)党在“1956年~1976年的二十年”里取得了哪些成就?(3分)
(3)在这二十年里,中国各战线上涌现了许多的英雄模范人物,请你举两例,并分别说出学习他们什么样的优秀品质。(3分)
19.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三大改造”简表
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走集体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等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目标是按照苏联模式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但也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8分)
方面时间形式目标结果
农业( )-1956年建立
结构,形成高度集中的
体制标志着 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影响了 的发挥
手工业( )-1956年
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6年公私合营、
等形式
五、探究题
20.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从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毛泽东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请回答:(1)“赶考”是什么意思?
(2)我们把毛泽东等人的考试题按“1949―1957”和“1958―1976”年两个阶段划分,请结合这两个阶段的情况,分别给打个分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D 5.B 6.C 7.B 8.C 9.B 10.A 11.D 12.D 13.D 14.A
二、读图简答题
15.(1)王进喜、“铁人”精神(2)焦裕禄。身患疾病,仍忘我工作;治理三害,呕心沥血等(答出一件即可)(3)雷锋精神是对党和国家无限热爱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精神。(4)我们的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自觉继承和发扬先辈们艰苦创业、廉洁奉公、奉献为民的伟大精神,争取早日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
16.(1)①“文化大革命”②“大跃进”运动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或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④农业合作化。排序:④③②①(2)成功:③④;失误:①②。(3):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应认清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健全民主与法制等。(言之有理即可)
三、阅读判断题
17.(1)√(2)√(3)√(4)×(5)×(6)√
四、分析材料题
18.(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原因: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对党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估计等。教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应认清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健全民主与法制等。(言之有理即可)(2)“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了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3)“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勤俭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
19.
方面时间形式目标结果
农业1953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单一公有制
计划经济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优越性
手工业 1953年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年赎买
五、探究题
20.(1)赶考意味着共产党人要面临执政和建设政权的新任务。
(2)第一阶段(1949―1957年)考试成绩较为理想,可以打90分。这一时期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发动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第二阶段(1958―1976)考试成绩不及格,1958年制定了党的建设总路线,在“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我国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还有“文化大革命”运动,国民经济发展起起伏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总体来说不如第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