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八年级历史试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练习题及答案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练习题及答案

详细内容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单元测评
一、选择题
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国政府往往在6月3日开始禁毒宣传月活动。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
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只要能准确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是发生在1839年6月3日,就可以直接选择正确答案为A项。这是一种以往事带今事的记忆方法,学习时要注意运用。?
答案:A
2.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
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
C.中国开埠通商D.领事裁判权?
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以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四个备选项中,只有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C
3.(2010安徽课改实验区模拟) 1856年初,一个英国商人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到广州经商?
B.在上海租地建别墅?
C.在杭州持刀伤了一名中国人,杭州法官拿他没辙?
D.从上海出发坐轮船去重庆销售英国商品?
解析:1856年之前,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而开放重庆为通商口岸是1895年的《马关条约》。?
答案:D
4.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选择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他的正确答案应是(  )?
A.《瑷珲条约》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中国近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掌握情况。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了我国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故A项是正确的。而《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辛丑条约》没有割地内容。?
答案:A
5.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军事组织不力B.清军装备落后?
C.英国“船坚炮利”D.清朝腐朽衰落?
解析:A、B、C三项都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但这只是表面现象。鸦片战争开始后,中国在军事上处于劣势。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一味妥协退让,都表明了清政府的腐朽落后是导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
答案:D
6.近代历史上最先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  )?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
解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而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的国家是英国,故答案是B项。?
答案:B
7.右图是一场战争后留下的建筑物残迹,它记录着列强在近代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结合图片的特点可判断此建筑物应是圆明园的残迹,结合教材内容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答案:B
8.进步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的思想是(  )?
A. “自强、求富”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民主、科学”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
答案:B
9.坐落在山东威海的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所纪念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甲午中日战争”,推断此人与这场战争有关。其中林则徐是虎门销烟;关天培是鸦片战争中的抗英英雄;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殉国,他殉国后,山东人民在黄海边的成山角之巅为其建祠塑像,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0.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
解析:材料隐含的条件“允许在通商口岸办厂”与《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是一致的,据此可推断这事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
答案:D
11.下列发生在1901年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D.《辛丑条约》签订?
解析:A项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B项《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C项《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D项《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
答案:D
12.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
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 “助剿”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内地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限制条件“完全沦为……工具”。根据清政府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判断,应是《辛丑条约》的签订,而上述所列选项中只有D项是《辛丑条约》中的内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下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及其历史影响,它们之间的发展顺序和因果关系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请按顺序把相关数字填入空格内。?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辛丑条约》 ⑥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⑧《南京条约》 ⑨《马关条约》?
解析:①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年;?②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即1901年后;③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⑤《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⑥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即1895年后;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即1842年后;⑧《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⑨《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据此可得出正确答案。该题也可根据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答案:③→⑧→⑦→①→⑨→⑥→④→⑤→②
14.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
(1)请就他们的英雄业绩拟写2~3句解说词。
(2)对比他们生活时代的中国和世界,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危机出现的原因。????
(3)他们的英雄事迹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你认为学习这种精神最好的行动是什么?
解析: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许多英勇抵抗外来侵略,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和积极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并为之奋斗的进步人士,对于他们各自历史事迹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结合他们的背景记忆他们的事迹,第(1)(2)问就解决了,答题时注意答案的简洁性。第(3)问考查了情感价值观,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此题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能围绕爱国主义精神、立志成才、建设祖国等方面谈出自己的体会即可。?
参考答案:(1)林则徐:民族英雄,领导禁烟运动,表现出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或积极倡导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邓世昌:民族英雄,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不屈,以身殉国。?
(2)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主义东来。?
(3)爱国主义精神。(或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等内容均可)行动:勤奋学习,练好本领,建设祖国。
15.阅读下列材料:?
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完成:
(1)“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
(2)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解析:林则徐禁烟只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一个借口,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想打开中国大门,进入中国内地倾销商品。明确了这一点,此题也就不难回答了。
参考答案:(1)不是。“危机加剧”的原因是英国坚持鸦片贸易,破坏中国的禁烟运动。?
(2)马士以为鸦片战争是“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实质是英国要侵略和掠夺中国。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材料三: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通州沿线的炮台,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
请完成:?
(1)材料一、二、三指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
(2)从这些条约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变化????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要结合三段材料的内容,联系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三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来分析。回答时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参考答案:(1)材料一、二、三分别指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它们分别是在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签订的。?
(2)三个条约的签订分别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7.阅读下列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
(3)针对中国19世纪末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解析:此题要求归纳19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解答时注意抓住时间限制“19世纪”及战争的特点“灾难性战争”,联系所学知识综合回答。第(3)问考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1)“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反入侵”的斗争有太平天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左宗棠抗击沙俄收复新疆的斗争等。
(3)略。(提示:可从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等方面来谈,也可从“落后就要挨打”等方面来谈)
18.假如你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人士,你能为因落后挨打而日益衰落的中国提出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吗?试阐述你的救国方案。(提示:内容可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综合和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特别是强调情感体验。这也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不必拘泥于答案,结合当时的背景,允许发表多种见解。?
参考答案:废除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学习外国先进军事技术;创办民族工业;改革教育制度,培养近代化人才;大力提倡民主、科学等。(此题为开放性题目,以上诸条,只要答对其中五条即可。除上述要求外,如答其他且言之有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