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2课时)学案
详细内容
第1章 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2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延长材料使用时间,减少资源消耗的措施,特别是铁资源的保护;
3、了解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重点】1、了解延长材料使用时间,减少资源 消耗的措施,特别是铁资源的保护;
2、了解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难点】1. 铁生锈实验总结出铁生锈的条件
2.铁资源的保护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①碳酸氢铵是 色固体,将少量的碳酸氢铵固体放入足量的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现象是
,说明碳酸氢铵 溶于水。
②取少量的碳酸氢铵固体放入蒸发皿中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 。说明碳酸氢铵 易分解。
③若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加热碳酸氢铵,可以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是
。
(提示: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思考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物有哪些?
思考2: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将导管从 烧杯 中取出,
还是先熄灭酒精灯?为什么?
小结:加热碳酸氢铵的文字表达式为
【新知导学】:
化学帮助我们 物质;
化学指导人类 资源;
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 。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空气中的氮气资源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4页理解氮气的性质与用途
空气中的氮气很 ,在常温下很 (难或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氮气用途有 、 、 、
2.延长材料使用时间,减少资源消耗。
活动二、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
阅读教材P5,观察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据估计,世界上每年都有将近总产量 钢铁锈蚀,造成巨大
经济损失。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叙述图中实验现象
,
解释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结论:铁在 作用下易生锈,铁与_________ 溶液接触后更易生锈。
拓展:(1)上述实验为什么用红墨水?你还能设计出其他原理相同的实验吗?
(2)应该如何防 止铁生锈?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活动三、阅读教材P第6~7页,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历史学家有时以一种新材料出现划分时代:
如 时代、 时代、 时代、 时代。
在古代,我国的化学工艺就已有相当的成就例如, 的制造; 冶炼与应用 发明, 烧制都是举世闻名的。我国在 代会制青铜器
2.化学的发展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化学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 ,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 。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日常生活中使用哪些措施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2、食品包装袋中充有 氮气,其原理是什么?有的充的是二氧化碳,你有办法鉴别
出到底充的是哪种气体吗?
四、自检、反馈与巩固
【当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的是 ( )
A.青铜器的制造 B.火药发明
C.瓷器的烧制 D.蒸气机的发明
2.中国的居民有使用铁锅的习惯,认为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世界大力推广。
其主要原因是 ( )
A、价格便宜
B、生铁中含其它物质
C、后的食物留有人体需要的铁
D、保温性特别好,不容易变
3.熟记 下列符号:
铁 锰 钾 硫 钛
硅 石英 葡萄糖 铜 锡 氦气
【课后训练】
1.下列关于氮气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
A、氮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B、豆科植物能直接把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物质
C、氮气化 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与许多物质都不反应
D、氮气很重要,能供给动植物呼吸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利用化学,人类可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利用化学可以研究和开发新能源
C.研制疫苗的过程中,化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化学产品在设计、制造、应用以及回收处理时,对环境没有或产生尽可能小的副作用.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内涵的是 ( )
A. 某冶炼厂将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B. 执法部门将收缴的假冒伪劣商品焚烧
C. 使用含磷洗衣粉 D. 开发新型燃氢汽车
4.生态旅游是指: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对于如何将传统旅游向 生态旅游转化,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新增长点,下列建议或认识不合理的是 ( )
A.要求旅客将垃圾分类放置
B.重点古建筑和自然景观要适当控制日接待游客量
C.提供使用以电力或太阳能为 动力的汽车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
D.将收集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倒入河流,以减轻当地的污染
5.吸烟有害健康,请举例说明吸烟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