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九年级化学教案>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分子和原子导学案

详细内容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时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4.能从微观上认识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分类
【学习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
2.认识微观粒子的特征,并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和构成
【预习自测】
1.一滴水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 ┧,这些事实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而物质有热胀冷缩及三态变化,则说明分子之间有 ;在花园里能闻到花香,又说明分子 。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 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 ,
物质的化学性质也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 起了变化,首先是分子分解成 ,然后这些 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而原物质的化学性质也 。因此,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同种物质,分子相同,化学性质 ;不同种物质,分子不同,化学性质 。因为分子是 。
4.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例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是由 构成的;汞、铁、铜、氦气等物质是由 构成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而 不可分。
5.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一变化的过程;


6.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①把糖块放到水里,糖块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②气体容易被压缩,而液体和固体却难以压缩

③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④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比晒在阴冷处干的快

⑤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的高低

⑥加油站里的汽油储存在油罐中,但在加油站内仍要“严禁烟火”

7.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分类:
①同种物质的分子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不同。所以,混合物是由 构成的,
纯净物是由 构成的。
②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
单质的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的。
【达标导学】
一 分子
问题导入: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湿衣服在阳光下可以晾干;在花园中可以闻到花香等等。再如P49.实验3―2
演示实验3―2,我们可以看到杯中的水逐渐变成红色,说明品红在水中不断地扩散。
请问大家: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为什么在远处可以闻到花香?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够扩散呢?------为了解释上述这类现象,很多科学家和学者提出了物质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现在,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观察课本P50,苯分子的照片和硅原子的照片以及移动原子所得到的“中国”字样。
这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活动与探究二:微粒的特征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A.请考虑:水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水而不是水分子呢?
------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例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很多的微观粒子聚集在一起才可构成宏观物质。所以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探究氨分子的扩散―P50(活动与探究)
现象:①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②A杯中的液体变成红色,B杯中的液体不变色
解释:C杯中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进入A杯中,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B杯中没有氨分子进入,溶液不变色。-----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这说明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并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看课本图3―9
C.将20毫升的水和20毫升的酒精混合,测量混合后的体积
------混合后的体积小于40毫升,这是为什么呢?
类似的道理,大家想一想:把1升黄豆和1升的芝麻均匀混合,其体积还是2升吗?为什么?
------小于2升,因为黄豆粒之间有间隙,混合后总探体积会变小。因此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并且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液体、固体时分子间的间隔较小。物态变化、热胀冷缩等都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
问题思考: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
----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之间都有间隔。水受热时,分子运动加快,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从液体变成了气体。
二 微观理解物质的变化
讨论:P51
①从分子的角度看,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因此该变化为物理变化;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新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有新物质生成,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②在这两个变化中都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不发生变化,原子只是重新组合。
分析总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没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原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再保持。可见: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同种物质,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类的物质,分子不相同,化学性质也不同。
所以: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问题思考:试简述“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分析理解: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原子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不发生变化。可见: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原物质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的分子。
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如汞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原子
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可分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相同点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都在不断地运动着 ③微粒间都有间隔 ④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 ⑤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联系
分子 _――――――→原子
问题讨论:分析图3―11, 图3---12,图3---13,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课堂训练】:P56 习题1――5
【达标测试】
1.下列物质中只含一种分子的是( )
A.冰块 B。糖水 C。酱油 D。白醋
2.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是( )
A.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B 大米磨成面 C 加热水产生水蒸气
D.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逐渐变小至消失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 分子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D.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间去
4.有关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原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C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D.原子很小,不可以再分
5.下列对过氧化氢(H2O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 B 它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它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D 它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
6.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这一事实说明 ;站在桂花树旁能闻到怡人的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7.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8.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同种分子性质 ,不同种分子性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若由 构成就是纯净物,若其 构成就是混合物,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它的分子本身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本身 。
9.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和
生成的新粒子是 和 。该事实证明,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而
则不能再分。
10.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①酒精、汽油等储存时,必须塞紧瓶塞
③冰和水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④把糖块放到热水里比放到冷水里溶解的快

1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两种变化在本质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