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化肥2012年中考化学题归类整理(附答案)
详细内容
盐 化肥2012年中考化学题归类整理(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2012•宜宾)
(2012•重庆)在A+B 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D
A.HCl和NaOH B.CO2和NaOH
C.H2SO4 D.H2SO4和BaCl2
(2012•泰安)钾肥能提高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小明家的水稻出现了倒伏现象,应施用的肥料是( )D
A.Ca(H2PO4)2 B.NH4H2PO4 C.CO(NH2)2 D.KCl
(2012•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2012•雅安)以下几种常见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B
A.硫酸钾(K2SO4 ) B.磷酸二氢钾(KH2PO4 )
C.磷矿粉[有效成分Ca3(PO4)2 ] D.尿素[CO(NH2)2]
(2012•连云港)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D
A.HCl、Ca(OH)2、NaNO3 B.NaCl、K2CO3、H2SO4
C.HCl、BaCl2、CuSO4 D.KNO3、NaOH、Na2CO3
(2012•广州)下列物质不可作为钾肥施放于土壤中的是( )A
A.氢氧化钾 B.硫酸钾 C.硝酸钾 D.草木灰
(2012•泰州)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
试剂1试剂2 温度/℃溶解后
温度/℃静置后
温度/℃试剂3 温度/℃混合后
温度/℃
0.5gNa2CO310mLH2O 20.023.320.010mL HCl(20%) 20.023.7
0.5gNaHCO310mLH2O 20.018.520.010mL HCl(20%) 20. 020.8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Na2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B.NaHCO3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更多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2012•苏州)能证明“CaCO3并非绝对不溶于水”的实验事实是( )D
A.向少许CaCO3粉末加人NaOH溶液充分振荡.无明显现象
B.向少许CaCO3粉末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振荡,粉末消失且有气泡产生
C.向2颗蚕豆粒般石灰石固体加人3 m I.蒸馏水,滴人酚酞试液片刻内不变红
D.向少许CaCO3粉末加人3 m I.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酚酞试液即变红
(2012•乐山)下列物质间的每一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C
A.CuO→Cu→CuO B.NaOH→H2O→NaOH
C.O2→Fe3O4→O2 D.Fe→FeCl2→Fe
(2012•潍坊)科学施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C
A.K2CO3 B.Ca(H2PO4)2 C.NH4HCO3 D.K2SO4
(2012•株洲)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D
A.银和稀盐酸 B.铁和硫酸锌溶液 C.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 D.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2012•宿迁)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C
A.KCl B.Ca(H2PO4) C.NH4NO3 D.Na2SO4
(2012•滨州)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D
A.CO(NH2)2 B.KCl C.Ca(H2PO4)2 D.KNO3
(2012•北京)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A
A.钾肥B.磷肥C.氮肥D.复合肥
(2012•北京)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C
A.一定在碳酸钠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D.可能有氢氧化钙
(2012•湖北恩施 )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C
A.NaOHB.Ca(OH)2C.NaHCO3D.NaCl
(2012•百色 )小珍家种植的玉米有倒伏现象,这是缺少某种营养元素的症状。据此,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C
A.尿素 B.磷酸钙 C.氯化钾 D.碳酸氢铵
(2012•德阳)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B)
A.NaCl BaCl2 Na2CO3 B.KNO3 HCl CaCl2
C.H2SO4 FeCl3 NaNO3 D.NaOH HNO3 NH4NO3
(2012•佛山)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
A.CaCl2、Na2CO3、KNO3 B.NaNO3、FeCl3、HCl
C.NaCl、Ba(NO3)2、NaOH D.(NH4)2SO4、NaOH、Na2CO3
(2012•株洲)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NH4Cl、 Na2CO3 、BaCl2 、CuSO4 、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组成,小东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没有闻到氨味;
②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到适量的水中,出现白色浑浊,静置后,上层清液无色;
③小心倒掉上层清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由以上实验可推断:
(1)这包白色固体中肯定存在 ,肯定不存在 ;
(2)写出②中出现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1)Na2CO3和BaCl2 CuSO4和NH4Cl
(2)Na2CO3+BaCl2=== BaCO3↓+ 2NaCl
(2012•南京)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 (NH4C1)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 ;B :C 。
(2)如果实验II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 (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由实验和查阅资料可知,。人们在施用铵态氮肥时,若遇到碱性物质,会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氨气,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碱雨”中碱的化学式为_____。
(1)尿素 碳酸氢铵 氯化铵(2) 无 (3) 能 (4) NH3、H2O
(2012•泸州)有A、B、C三种化合物,已知A是强酸,B是硝酸盐,C是强碱,它们都溶于水,能发生以下反应,B、C混合,生成蓝色沉淀;A、C混合,生成难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是推断:B的化学式为 Cu(NO3)2 ,C的化学式为 Ba(OH)2 ,E的化学式为 BaSO4 。
(2012•日照)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必需有 ;
使用托盘天平进行称量前,应先检查 。
(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饱和石灰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为探究上述反应后滤液中的溶质成分,甲同学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
有气泡产生,则滴加盐酸前滤液中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 ;滴加盐酸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普通漏斗、玻璃棒(1分,少答、错答不给分) 天平是否平衡(1分)
(2)Na2CO3 + Ca(OH) 2 == CaCO3↓+ 2NaOH(2分)
(3)碳酸钠、氢氧化钠(2分,写化学式同样给分,少答、多答、错答不给分)
NaOH+HCl== NaCl+H2O,Na2CO3+2HCl== 2NaCl+H2O+CO2↑(4分,每个2分)
(2012•连云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物质溶解性(室温)
OH-SO42-CO32-
Mg2+不溶微
Ca2+微微不
Ba2+溶不不
⑴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用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杂、精制。则加入试剂合理的顺序为 、盐酸(只写一种)。加盐酸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
⑵制碱原理为:NaCl + CO2 + NH3 + H2O = NaHCO3↓+ NH4Cl,该反应原理可看作是由①CO2 + NH3 + H2O = NH4HCO3和②NaCl + NH4HCO3 = NaHCO3↓+ NH4Cl两个反应加合而成,则的反应类型为 。
⑶X的化学式为 。
⑷Y是滤液中最主要成分,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 ,Y的化学式为 ,写出Y的一种用途 。
解:(1)加入碳酸钠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除去溶液中的Ca2+、另一个是除去过量的氯化钡,所以加入的碳酸钠必须排在氯化钡的后面,所以顺序是NaOH、BaCl2、Na2CO3;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反应物是盐酸和氢氧化钠,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反应物是盐酸和碳酸钠,生成物是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即可;
(2)根据CO2+NH3+H2O=NH4HCO3可以将NaCl+CO2+NH3+H2O=NaHCO3↓+NH4Cl这一反应物中的CO2、NH3、H2O用NH4HCO3代替,所以产物是通过相互交换成分得到的,属于复分解反应;
(3)碳酸氢钠煅烧生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所以X是二氧化碳;
(4)根据NaCl+CO2+NH3+H2O=NaHCO3↓+NH4Cl,由图示可知过滤后的产物是碳酸氢钠和滤液,所以结合前面的方程式可知滤液是氯化铵溶液,所以Y是氯化铵;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又因为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且氨气在前面已经用过,所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氨气;氯化铵可以用来做氮肥.
故答案为:(1)NaOH、BaCl2、Na2CO3;NaOH+HClㄔNaCl+H2O;Na2CO3+2HClㄔ2NaCl+H2O+CO2↑;(2)复分解反应;(3)CO2;(4)氨气;NH4Cl;制取氮肥.
(2012•广州)某校科技节的实验比赛中,老师先向大家展示了KN03、CaC03和CaCl2三瓶白色粉末,然后取一些KN03固体于研钵中,接着用一纸板挡住同学们的视线,告诉大家打算继续取CaC03、CaCl2在研钵中混合。过一会儿老师拿开纸板,向同学们展示研钵中的白色粉末。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判断老师是否取了CaC03、CaCl2于上述研钵中。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提供的试剂有:稀HNO3,、蒸馏水、Na2CO3溶液、AgNO3溶液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师取了CaCO3
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师取了CaCl2
(2012•菏泽)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通过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如下所示(反应条件略去):① A → B + M ② B → M + N ③ C → M + P ④ D → M + Q
在生成物中N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P是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Q的水溶液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试推断(用化学式表示):
(1)A是 B是 C是 D是
(2)写出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Q的水溶液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
⑴H2O2 H2O HgO KClO3 (2) 2H2O 2H2↑+ O2↑
KCl+AgNO3 =KNO3 +AgCl↓ 复分解反应
(2012•资阳)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1)合理使用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填序号)_________;
① 尿素[CO(NH2)2]② 硫酸钾[K2SO4]
③ 磷酸二氢铵[NH4H2PO4]④ 硝酸铵[NH4NO3]
(2)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适应酸碱性不同的土壤。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6,该土壤为(填“酸”或“碱”)_________性土壤。
(3)可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锅炉里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盐酸选用适
量而不是过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铜仁)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 (填化学式)。
(2)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 。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2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 , 化学方程式: 。
(1)Ca(OH)2 或 CaO
(2) I.溶液变红II. CO2+2NaOH Na2CO3+H2O III. C
(3)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CuCl2 + Fe FeCl2 + Cu
(2012•盐城)某兴趣小组对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两种粉末进行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名称食用纯碱食用小苏打
主要成分Na2CO3NaHCO3
酸碱性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显碱性
热稳定性受热不分解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
[实验探究]
(1)探究两者水溶液酸碱性的差异
小明分别向等浓度的两种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两者都变 ▲ 色,但食用纯碱溶液中颜色更深,由此推测可能 ▲ 溶液碱性更强。小欢认为要比较两种溶液的碱性强弱,可直接用 ▲ 进行测定。
(2)验证两种粉末的稳定性
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 ▲ (填“甲”或“乙”)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 ▲ 。
(3)测定食用纯碱粉末的纯度
取食用纯碱粉末试样,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定。
数据记录如下:
称量项目称量时间质量/g
试样11.0
装置+稀盐酸160.0
装置+稀盐酸+试样反应开始后20s167.0
装置+稀盐酸+试样反应开始后30s166.6
装置+稀盐酸+试样反应开始后90s166.6
(5)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 ▲ g。
(6)通过计算确定食用纯碱粉末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③ 如果测得的结果比实际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 ▲ 。(答一种即可)
(1)红 食用纯碱(或Na2CO3) pH试纸 (各1分)
(2)乙(1分) 2NaHCO3△Na2CO3+CO2↑+H2O(2分)
防止加热时小苏打(或NaHCO3)粉末进入导管(1分)
(3)①4.4(1分)
②96.4%(1分)
③稀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随CO2气体排出,从而导致所测纯度偏大。(或水蒸气随CO2气体排出,从而导致所测纯度偏大)(1分)
(2012•潍坊)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
【知识回顾】
1.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
【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________。
【探索发现】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3+2HCl=2NaCl+H2O+CO2↑为例,反应实质:2H++CO32-→________________。
【总结规律】
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迁移运用】2Na++SO42-(1分,漏掉系数2不扣分)
【探索发现】(1)NaOH+HCl=NaCl+H20(2分)
(2)BaCl2+Na2SO4=BaS04↓+2NaCl(2分),Ba2+和SO42- (1分,只写一种不得分)
(3)H20+CO2↑ (1分,只写一种不得分)
【总结规律】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减少(1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即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