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七年级历史试题>初一历史上册人教版中华文明的起源课后作业(带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人教版中华文明的起源课后作业(带答案)

详细内容

初一历史上册人教版中华文明的起源课后作业(带答案)

D.石器和骨器
2.元谋人生活的年代是
A.大约170万年以前
B.大约70万年至20万年以前
C.大约18000年以前
D.大约六七千年以前
3.下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反映了山顶洞人

A.懂得爱美
B.知道定居生活
C.注意防寒
D.开始种植
4.山顶洞人比北京人在用火进步的地方是
A.使用天然火
B.保存火种
C.照明、防寒
D.人工取火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
A.使用打制石器
B.过着群居生活
C.人工取火
D.保留了猿的特点
6.下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它说明河姆渡居民已经过着

A.游牧生活
B.定居生活
C.生活不稳定
D.与外地交换食品
7.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①血缘关系的结合 ②工具简陋粗糙 ③人们头脑简单 ④生活环境险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下列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状况的是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种植水稻 ③阶级逐步产生 ④挖掘水井 ⑤制造彩陶 ⑥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
9.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的工具有
①磨光的石器 ②木制耒耜 ③石刀收割 ④骨制箭头、鱼叉 ⑤简单的玉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10.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11.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淮平原
D.黄土高原
12.出现原始社会“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
B.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C.人们有觉悟,互相谦让
D.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1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于
A.公元前四五千年
B.公元前2070年
C.公元前1600年
D.公元前771年
14.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事件
①生产发展 ②阶级产生 ③贫富分化 ④私有财产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④③②①

二、填空题
15.北京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_______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_______。
16.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_______和_______技术,他们能走到很远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_______生活用品。
17.我国很早就出现原始农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和_______的国家。
18.半坡原始居民住在_______式的房子里,屋内有_______,供炊煮和取暖用。
19.相传,黄帝建造_______,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_______,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20.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漫长的_______到此结束,_______开始了。

三、连线题
21.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约18000年前元谋人建立了夏朝
约7000年前北京人制造彩陶
约四五千年前山顶洞人种植水稻
约170万年前河姆渡居民祖国境内最早人类
2070年前半坡居民在涿鹿大败蚩尤
约70万至20万年前炎帝、黄帝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约五六千年前禹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四、材料解析题
22.阅读右面毛泽东于1937年4月5日清明节派林伯渠从延安到黄陵县祭奠黄帝,写的祭文……

回答:
(1)祭文内容说明了什么意思?

(2)调查、走访、讨论一下,在当时的背景下,苏维埃政府毛泽东和总司令朱德派人去祭黄陵有何作用?

(3)至今,世界各地炎黄子孙仍到黄帝陵祭拜反映了什么?

23.读下图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

回答:
(1)这些动物与半坡原始居民有什么关系?

(2)半坡原始居民是怎样生活的?


第一单元活动课
故事会
有关原始社会时期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很多,在图书馆、书店里,或者一些小书摊上随时都可以看到。许多故事也流传在民间,只要去走访、寻找都能得到。作为活动课的故事会,就是要人人准备,个个参与,有条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编写。通过小组交流,推选到班级、年级、全校进行讲述或比赛。不仅能提高大家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提高大家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的好机会。为推动这项活动的开展,这里也提供几个小故事请大家选用。

尧舜兴禅让
在氏族社会里,部落联盟的首领,也要和部落所有成员一起劳动,并没有什么特殊权利。谁担任首领,是表明部落成员对他的信任,大家愿意在他领导下,祭拜天地神灵,进行生产劳动。
在尧年迈时,他想找一个人来继承他的职位,便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会上,有人提议由尧的儿子丹朱继承,大公无私的尧,断然拒绝,说:“这家伙性情暴烈,爱与人争吵生事,不配作首领。”又有人提出由共工继承尧位,尧也否决了,理由是共工为人奸滑,两面三刀,讨论未有结果。不久,尧发现了舜。
舜,纯朴善良,机灵通变,得到尧的赞赏。舜早年丧母,父亲是个分不清好坏的糊涂人。舜母死后,他又娶了个女人,生子叫象。夫妻百般宠爱象,而冷落舜。象由于父母宠爱,养成了冷酷的恶习。尽管如此,舜依然尊敬父母,疼爱弟弟。
尧很赏识舜的美德,决定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舜,又派人为舜修筑粮仓,把许多牛羊分给他。目睹尧对舜的器重,后母和象,又羡慕又嫉妒,费尽心机和他的父亲一起多次陷害舜。
一次,父亲叫舜去修补粮仓的顶棚。舜用梯子爬到仓顶,父亲将梯子搬走,并在下面放火,企图将舜烧死。舜此时沉着镇定,把随身带着的两顶草帽,举向头顶,然后纵身跳下,草帽凭借风力飘然着地,舜未受任何伤害。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舜的父亲和象让舜去淘井,象和父亲立刻搬来些石块扔到井里,想把舜活活埋死在井里,两人高兴地商议怎样去瓜分舜的财产。当他们走进家门时,却见舜已在家,坐在床边弹琴。原来,舜入井后,一边躲避石头,一边在井里挖掘通道,舜从中钻出飞快回家。
舜明明知道父母兄弟有加害之意,却能原谅他们,并一如既往的尊敬他们,爱护他们。舜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了父母兄弟。从此,他们再也不谋害舜了。
尧决定让舜接替自己的职位。接位后的舜,更加勤劳俭朴,与大家一道从事艰苦的劳动,过着愉快的生活,也获得了部落成员的尊重与信任。尧去世后,舜在各个部落首领的拥戴下,正式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

黄帝战蚩尤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大约在4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黄河一带。众多氏族和部落首领中,最有名的一个部落的首领。
以黄帝为首的部落,最初住在我国北方姬水附近,以后迁到涿鹿,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传说,黄帝时代有许多创造发明,如造字、养蚕、造船、占卜等等,显然是黄帝已成为当时各族共同信奉、推崇的始祖。
炎帝,号烈山氏,一作厉山氏,姜姓部落首领,原来住在我国西北方姜水一带。后向东发展到中原,以后逐渐衰落。古书《国语》中,还有黄帝与炎帝是兄弟的说法。
与黄帝同时的,还有一个东方九黎部落,其首领叫蚩尤。传说凶猛骠悍的蚩尤有81个兄弟,个个人面兽身,铜头铁额,以沙石为食,力大无穷。这个部落以铁制的刀戟为武器,常常霸占周边部落的属地,掠夺财产。
一次蚩尤侵占炎帝的地盘,炎帝进行反抗,结果一败涂地。炎帝逃出重围后,向黄帝求救。黄帝早已对蚩尤恨之入骨,便联合其他部落,在涿鹿与蚩尤决战。
黄帝正义在手,人马众多。神话中还说他平时驯养了一批熊、虎等六种凶猛的野兽。战斗需要时,将它们放出囚笼,驱来助战。蚩尤部下虽然凶狠,但抵挡不住黄帝声势浩大的攻击和野兽的撕咬。战争中,蚩尤请来风雨雷神相助,搅得昏天黑地、风狂雨骤;黄帝请来神女助威,驱散乌云暴雨,还有一只神龟跃出河面,背着一张地图,指引黄帝追杀蚩尤,黄帝大获全胜。
打败蚩尤后,黄帝声威在各个部落中大大提高,各部落拥戴黄帝为大家共同首领。

父系氏族形成中的奇特风俗
大汶口原始居民是处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是处于母系氏族时期。在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里,男子急于通过各种方式取代女子地位而成为主体,而女子则通过各种方式反对和阻挠,而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便形成了一些特殊的习俗,下面介绍的几点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产翁制”便是这一历史阶段的特殊产物。现今云南大理以西,有一个元朝时称卡丹丹的地方,这里的孕妇一经分娩,就马上起床,把婴儿洗干净包好,交给丈夫,由丈夫负责护理婴儿的一切,需要40天,亲戚朋友都来向他道喜。妻子除了管理家务外,还要照顾丈夫的生活,给孩子哺乳。这种由丈夫代妻子坐月子的奇特风俗叫“产翁制”。这种风俗在印度、泰国、非洲、南美一些地区也有发现。我国宋代南方的僚族和越族的产翁制风俗就很典型。《太平广记》对此就有详细的记载,中国还曾有一幅古画也描绘了这一奇特风俗,可惜此画被英国抢去,现存于伦敦维多利亚和亚尔伯特博物馆。
将女子抱到男方家的抢婚风俗,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至今在世界上一些民族中还存在着。我国贵州省的布依族就有这种抢婚的风俗。
当地布依族的妇女在夫家拜堂后不住夫家,而随着送亲来客当日返回娘家;有的虽在夫家住几天,也不与新郎同行、同宿,而与“伴娘”同宿。回娘家后要待一二年才回夫家。在这期间,夫家要设法将一顶用竹笋壳为架,由布扎成的“假壳”帽强行戴在新娘头上,新娘才能服服帖帖地到夫家居住。这种仪式,一般由新郎的母亲、嫂嫂或亲戚中的两个女子完成。他们携带一只鸡和“假壳”帽,悄悄地隐藏在新娘家附近,等新娘出来,乘其不备,突然抱住,强解其发,给她戴上“假壳”帽。如不解发,戴上帽也不算数,还要改日戴。新娘被强行戴上帽后,都要大哭一场 ,表示在娘家生活结束了。
在非洲,这种抢婚风俗比较普遍。非洲西部的卡布列族是男方派几名身强力壮的帮手到姑娘家,潜伏在门外窥视、等候。当姑娘出门时,小伙子将其拦腰抱住便跑,姑娘大声喊叫或嚎哭,以示反对。到男家婚礼后的头几天,新娘需绝食,不与丈夫同居,表示“抗议”。
非洲肯尼亚吉库尤族的“抢婚”,是在举行婚礼这一天,男方的姐妹们到女方观察新娘的行踪,新郎带上几位好友到新娘家。进家后,一人捏着鼻子发出一种怪叫声,新娘听到立即跳出来,被新郎家去的人捉住,架起来就往新郎家跑,新娘假装反抗,喊叫哭泣,双方妇女也假装争夺,对打。婚礼后,新娘在洞房里还要“悲歌”,以示不愿与父母离开的心情。

参考答案
一、1.C 2.A 3.A 4.D 5.C 
6.B   7.D 8.A 9.B 10.D
11.A  12.D 13.B 14.C
二、15.群居 原始社会
16.磨制 钻孔 交换
17.水稻 粟
18.半地穴 灶坑
19.宫室 舟车
20.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三、21.

四、22.(1)从祭文的前八句看主要说明毛泽东对黄帝的功绩的赞颂与崇敬。
(2)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一直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毛泽东在这时派人去祭黄帝陵,也向世人表示:同是炎黄子孙,在民族存亡的时刻,全国人民应当团结抗日,一致对外,才是正确态度,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
(3)至今,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仍到黄帝陵祭拜,说明了黄帝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3.(1)从彩绘图案中的鱼和鹿的形象,可知半坡原始居民还过着捕鱼打猎的生活,用以作辅助食物。
(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他们使用的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开垦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粟,用石刀收割庄稼。家里还养猪狗等动物,吃的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等,使用着自己烧制的彩色陶器。穿的是自己纺线织布做的衣服,过着定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