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二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课程名称:

生态系统的结构

授课章节:

第5章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生么是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的种类。

2. 让学生学会知道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有哪些成分。

3. 通过对营养级能量流动的理解,让学生明白越是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导致能量浪费越严重。

4. 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内容,在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对食物链食物网的认识,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是如此重要。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种类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食物链与食物网。

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食物链食物网及营养级。

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生态系统的分类

1. 自然生态系统

I海洋生态系统 II森林生态系统 III湿地生态系统 ……

2. 人工生态系统

I城市生态系统 II农田生态系统 ……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1. 组成成分

I外界环境 II生产者 III消费者 IV分解者

三者之间的关系

2. 食物链和食物网

I食物链 :营养级 概念

II食物网 概念

习题、作业:

1. 下列生物哪个不是消费者。 ( )

A 蛇 C 蚯蚓

B 猫 D 蛔虫

2.一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产者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B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C 食物网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只猫的食物为40%米饭,60%鱼。(该鱼吃草长大的)试求这只猫长了1kg至少需要多少绿色植物?

教学后记:

(教学总结)

本章内容比较零碎,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比较多。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充分做好准备。这一节内容理解性比较强,课本只补过短短五页书,但联系方面非常广,既有生态系统的类型,又有系统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光考记忆是绝对不行的。首先应该指出本节的重点很难点;其次,举例说明,利用身边的环境很生物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生动地理解记住;最后,让学生做些例题,在做题中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

教学内容:

(过程设计)

1.引言的教学设计;

结合复习群落的演替,指出群落与环境的关系引出题目。

2.指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黑板上板书;

生态系统:由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3.提问学生,让学生来回答;

动物园里饲养的各种动物,栽了各种植物,一个动物园里面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生态系统吗?全部动植物能?为什么?学生回答后进行分析说明。

4.举例子,巩固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一个池塘里面的所用生物和非生物以及阳光就够成一个生态系统。等等,举两三个例出来。

5.由例子点出生态系统的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6.总结个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共同点,指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组成成分: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三者之间的关系,生产者将不能被生物利用的能量转为能够让生物直接利用的能量,分解者将动植物的排泄物急尸体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物质的运输和能量的流动,对植物的授粉和种子的播种也有作用。

7.举例提问,让学生明白各种生物是属于生产者,消费者还是分解者;

蚯蚓是消费者吗? 蓝藻是分解者吗?为什么?总结学生的回答,分析说明。

8.列出食物链上的营养级的图片给学生看,引出食物链和营养级;

食物链(捕食链)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指出高中阶段的食物链是指食物链。

9.提问,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想一想,是为什么?

帮助学生解答:能量由上一营养级流到下一营养级一般只有10%――20%,如果超过五个营养级,生态系统将会崩溃。

10.示出食物网的图片,给学生想象的空间,问学生从中看出什么?

提示多条食物链之间相互交叉的动态情景,最后说出食物网,并在黑板上写出食物网的概念: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11.提问,如果某一食物网只有一两条食物链,那么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导致什么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相关。

12.总结全节内容,将大纲和重点难点再次提出,布置作业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