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一物理教案>2014-2015高一物理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和课件

2014-2015高一物理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和课件

详细内容

物理•必修1(人教版)

第三课时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水平测试
1.(双选)下列说法中的“快”,哪些不是指速度较大(  )
A.从高速公路走,行驶比较快
B.刘翔的起跑是比赛选手中最快的
C.运用ABS技术,汽车能很快停下来
D.某客机能在20 000 m高空飞行得很快

解析:B、C选项指时间短,而不表示运动的快慢.
答案:BC

2.(双选)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
C.物体做单向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答案:AC

3.下列各情况中,人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某人向东走了2 m,用时3 s;再向南走2 m,用时3 s的整个过程
B.某人向东走了10 m,用时3 s;接着继续向东走20 m,用时6 s的整个过程
C.某人向东走了20 m,用时6 s;再转身向西走20 m,用时6 s的整个过程
D.某人始终向东运动,且任意1 s内的运动轨迹长度都是3 m

答案:D

4.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赶往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又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大,并且二人骑车的速度均比跑步的速度大.若某人离开A地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函数关系用函数图象表示,则甲、乙两人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四个函数图象中的(  )

A.甲是①,乙是②    B.甲是①,乙是④
C.甲是③,乙是② D.甲是③,乙是④

答案:B

5.(双选)3个质

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它们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
C.到达M点时的瞬时速率 一定是A质点的大
D.3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解析:3个质点运动的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平均速度相同,A选项正确.由于B质点做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方向与瞬时速度方向相同,B选项正确.3个质点运动的路程不同,运动时间相同,平均速率不相同,D选项错误.不知道具体的运动情况,无法判断到达M点时哪个质点的瞬时速率大,C选项错误.
答案:AB

6.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与运动时刻的对应关系见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刻/s01234567
位置/m01234567

A.质点3.5 s时刻的瞬时速度大于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
B.质点的瞬时速度不变
C.质点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第4 s内的平均速度
D.质点前5 s内的平均速度是1 m/s

解析:瞬时速度无法求得,故选项A、B均错.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v-3=Δx3Δt3=11 m/s=1 m/s,v-4=Δx4Δt4=1 m/s,故C错误.前5 s内平均速度是v-=ΔxΔt=55 m/s=1 m/s,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7.(双选)汽车以36 km/h的速度从甲地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用了2 h,若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用了2.5 h.设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汽车返回时的速度为(  )
A.-8 m/s B.8 m/s
C.-28.8 km/h D.28.8 km/h

解析:甲、乙两地的间距Δx=v1Δt1=36×2 km=72 km.返回速度v2=-ΔxΔt2=-722.5 km/h=-28.8 km/h=-8 m/s.
答案:AC


素能提高
8.用同一张底

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 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

解析:平均速度v=ΔxΔt=6-1×10-20.3 m/s=0.17 m/s,C项正确.
答案:C

9.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亚运百米飞人”劳义获得了男子100 m短跑项目的冠军,成绩是10.24 s.在比赛过程中,他起跑后先加速,经过3.10 s跑过18.0 m时速度达到最大,此后保持该速度匀速运动直到终点.求劳义在100 m比赛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劳义百米比赛成绩10.24 s,
故平均速度v-=st=100 m10.24 s=9.77 m/s.
劳义匀速运动位移大小s0=100 m-18 m=82 m.
匀速运动的速度v0=s0t0=82 m10.24 s-3.10 s=11.48 m/s.
答案:9.77 m/s 11.48 m/s

高速摄影和频闪摄影

人们称摄影为瞬间艺术,但只有当高速摄影出现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瞬间摄影.普通闪光灯发光时间可达12 000 s.这对于拍摄体育运动等素材是足够用了.然而子弹飞行的速度少说数百米每秒,要想抓拍子弹运动的瞬间.曝光时间要用百万分之一秒的数量级.后来人们开始使用激光光源以达到在更短时间中发出更强烈的照明,才能清楚地将它的影像凝固在底片上.
高速摄影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在汽车的快速碰撞实验研究中,人们先把碰撞过程拍摄成电影,然后以很慢的速度放映,以便观察在碰撞期间车身如何变形,从而发现薄弱部位.又如,某些昆虫具有令人惊叹的飞行技巧.如在急速飞行过程中急剧减速,悬空停住,以不超过其身长的半径转弯等等.借助高速摄影技术,可以对它们运动过程的振翅情况进行研究.
高速摄影甚至在绘画艺术中也发挥作用.以前谁也没有清楚地见过奔马的四只蹄子到底是如何摆动的,以至于画家们一直凭主观感觉去画奔马.借助高速摄影技术,人们才对此有了正确的认识.
闪光频闪摄影是借助电子闪光灯的连续闪光.在一张底片上记录运动物体的连续运动过程的摄影技术.频闪摄影的关键器材是电子频闪灯.当电子频闪灯充足电以后,就可以像连发手枪一样,一次接一次地频繁闪光.闪光频率越高,底片的曝光次数越多,在照片上出现的影像也越多.高频电子频闪灯每秒钟闪光次数可达上百次.
用电子频闪光灯拍摄频闪照片应选择一个黑色的背景,被摄者距离背景尽可能远些,以避免频闪光照亮背景,或者在画面中出现影子.从而影响主体效果.如果主体距离背景比较近,最好使闪光灯与被摄动体形成侧光和侧逆光的照射角度,被摄物体也最好有明显的轮屏线条,从而防止影像与背景的色调混杂.相机与被摄者的距离要近一些,这是因为设定频闪后,闪光指数会下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