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控制>对《财务管理》内部转移价格的再认识(一)

对《财务管理》内部转移价格的再认识(一)

详细内容

  摘 要:集团化下的大企业,各个责任主体分权管理,责任核算。相互之间提供劳务或转换产品以及责任结转时,为了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责与权,不可避免要引入内部转移价格。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应明确有关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原则。诸如:为何要有内部转移价格、内部转移价格制定方法以及内部转移结算方式等问题。

  关键词:内部转移价格;分权管理;责任会计

  Abstract:The group of large enterprises,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the various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and aounting responsibilities. Each other and providing labor services or conversion product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carried forward, in order to cl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entre and the right to select, inevitably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nal transfer pri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transfer price, should be clear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transfer pricing principles. Such as: Why should the internal transfer price, the internal transfer pr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and internal transfer of billing methods, and other issues.

  Key words: internal transfer prices;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for aountin
  
  本文从内部转移价格存在的背景、内部转移价格制定的原则、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以及内部转移价格的作用来一一探析,能使同学们释疑;同时借此呈文与同行探讨。
  
  一、内部转移价格存在的背景
  
   (一)集团化下的分权管理与责任会计
   大企业集团日渐增多,企业集团内部分、子公司趋多,管理层次繁多,组织机构复杂,而以往的集中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在此种情况下,现代分权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所谓分权管理,就是将生产经营决策权在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之间进行适当划分,同时将决策权随同相应的经济责任下放给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使其都能对日常的经营活动作出及时有效的决策,以便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实行分权管理,可以有效地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实行分权管理会使各分权单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决策自主权,这样有些分权单位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其他分权部门甚至企业整体的利益,从而使企业蒙受一定的损失。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而责任会计正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责任会计要求企业各责任中心加强独立核算。各责任中心之间常常转换产品或相互提供劳务和责任结转时,发生诸如此类事情时,它们之间应如何确定价格标准,成为了责任会计核算中的重要一环。由此,各责任中心之间转换产品或相互提供劳务和责任结转时,引入了内部转移价格,将各责任中心的权利与义务进行量化管理与核算。
  (二)外部市场价格与内部转移价格有别
  外部市场价格,是两个不相关联“买”“卖”双方通过讨价还价而确定的价格。双方是处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价格的高低往往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内部转移价格的”买卖”双方都存在同一个企业集团下,属于关联方,内部转移价格是在企业集团的指导下双方协商的结果。内部转移价格的变化,会使”买卖”双方的收入或内部利润呈反方向变化。也就是说,提高内部转移价格,一方面会增加“卖”方的收入或内部利润;另一方面会相应减少“买”方的内部利润或提高它的购买成本。但是,调整内部转移价格,”买卖”双方内部利润的一增一减,其数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从企业集团总体来看,内部转移价格无论怎样变动,企业利润的总数是不变的,变动的只是利润或内部利润在各单位之间分配不均。但是,内部转移价格为了简便起见而不能就用外部市场价格,这样,有利于上游责任中心,而不利于下游责任中心,往往会使企业集团顾此失彼,影响集团内部协同效应,对下游责任中心的积极性将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原则
  
  (一)全局性原则
  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应强调集团企业的整体利益。由于内部转移价格直接关系到各子公司经济利益的大小,各子公司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对自己不利时,会改变行为,从而偏离原定目标,或引起内部矛盾与冲突,使集团企业整体的协调性下降,进而影响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站在企业集团角度上,各责任中心应有时牺牲局部利益来维护企业集团的大利益。
  (二)自主性原则
  在企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认同各责任中心相对独立性,必须给予各责任中心相对独立的经营权,如生产权、技术权、人事权和理财权等,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也考虑各责任中心的意愿,以便在双方利益都得到体现。
  (三)公平性原则
  在企业集团的指导下,内部转移价格应当体现其真实性与公允性,尽可能体现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等价原则,高质高价,低质低价。如果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不合理,就会影响各责任中心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四)重要性原则
  企业需要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的对象往往成百上万,甚至更多。如果事无巨细,都制定一个详细、准确价格,不但不必要,而且也很难实施。因此,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应“大宗细,零星简”,对那些品种少,但价格大,耗用频繁的对象,尽可能地科学地计算,从严定价;对一些品种多,但价低量多,可以从简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