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控制>加强收支预算管理,促进交通事业健康发展(一)

加强收支预算管理,促进交通事业健康发展(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加强收支预算管理是交通财务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加强收支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一个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交通事业 财务管理 收支预算管理
  
  近年来,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建设了一批高等级公路,使公路运输制
  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有效缓解。但是由于公路建设资金巨额投入,交通部门特别是基层交通部门收支失衡现象日趋明显,债务包袱沉重,资金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加强收支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一个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交通部门收入支出预算管理的现状
  
  基层交通部门预算收入主要是交通规费收入。根据收入预算级次不同,交通规费收入分为省级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两部分。养路费、客货附加费、省管普通路通行费和运管费20%部分属于省级财政收入。业主收费公路通行费、路政、运管等部门罚没收入、公路工程定额费、公路质量监督费、80%运管费等属于地方财政收入。
  
  二、目前收支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超编现象严重,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目前,交通管理体制财权与人事权分离,财权属于上级主管部门直线管理,即“条”管理,而人事权属于地方政府管理,即“块”管理。这种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造成了基层交通部门人员超编严重,经费开支控制不力。一些单位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矛盾,甚至靠上路罚款维持,这严重损坏了交通系统形象,同时也容易滋生贪污腐败问题。大量的经费用于养人了,势必会挤占事业发展资金,不利于交通事业发展。
  2.公路养护、大中修资金超支、挤占、挪用现象严重
  河北省公路养路费管理和使用办法规定,用于养护工程方面的费用比例,不低于养路费总支出的80%。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这一点,资金超支、挤占、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3.生产经营单位未走上市场良性发展轨道,持续经营困难
  交通部门企业化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较多,他们占有交通部门大量的资产,拥有交通系统人力资源、工程资源的优势。但是由于体制、观念、管理方法等原因,大都经营不善,在很多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竟争,生产经营比较困难。
  4.财务管理水平和观念落后,不利于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交通系统的资金在内部运行,交通系统财务管理封闭落后,注重货币、实物资金的管理,而忽视资本的管理和长期收支的平衡;注重静态管理,而忽视动态监控;注重事后核算,而忽视事前控制、事中监管和绩效评价。因此,财务工作也常常给人一种只是做做账的感觉,至多是按照计划编制预算拨付一下资金,没有起到财务监督的作用。
  5、缺乏预算管理观念,不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
  交通部门的资金管理模式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无论是资金的收缴和使用、拨付都体现着很强的计划体制的特点,计划部门负责资金分配,资金的使用只需计划部门审批就可以付诸实施,具有较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以公共财政政策为导向的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将交通部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体系,收入支出需要编制部门预算,经过人大审议批复后执行,具有较强的刚性,资金支付要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想花钱关口多了,不方便了,因此感到不适应,甚至个别单位对财政改革有抵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