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企业非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一)
详细内容
在我国目前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财务指标占有很大比重。笔者通过揭示企业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优越性,借鉴平衡记分卡在非财务指标设计中的先进思想,结合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现实情况,提出建立我国非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路,并从市场、客户、技术创新、职员、内部经营以及社会对企业的综合评价等层面,对我国企业非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构建。
一、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1.可以更好地衡量企业的未来财务绩效。企业战略经营的成功、经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而这又有赖于企业持续不断的创新。非财务绩效评价是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评价,侧重于对企业未来财务绩效的衡量。这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2.有助于企业获得战略优势。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反映的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因素,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战略平衡记分卡被人们推崇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设计将企业经营绩效同企业的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Robert·S·Kaplan所说,战略平衡记分卡制度不仅来源于公司的战略,反过来也反映出公司的战略,实行战略平衡记分卡制度的公司不仅应看到战略平衡记分卡的表面现象,也应看到它的实质,看到战略平衡记分卡的目标和衡量手段背后的公司战略。
3.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立足于企业整体,强调企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最大化。例如,通过增加投入以提高顾客满意度、现有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潜在顾客的人数等,可以促使企业实现未来经营绩效的提高。另外,由于非财务绩效评价侧重于过程评价而非事后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及时、连续地对所要控制的项目进行跟踪监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绩效评价结果的时效性。
二、构建我国企业非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
1.客观性。企业非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运用的目的在于使各利益相关者能客观地了解企业。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具有全局观念,突出企业整体利益,区分影响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因素,加强对影响整体利益的不可控因素的预测分析。②考虑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这是因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不再单独依靠内部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因素,如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的状况、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等等。③充分考虑各绩效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度,以使得指标体系精练且评价内容全面。
2.战略性。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以分阶段的行动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的。具体来说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指标体系的设计应有利于长期目标的实现,使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②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具有环境适应性,不能一成不变,而应根据企业经营目标的变化做出灵活的调整。此外,企业经营必须实现观念的转变,在经营目标上应由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转向知识经济时代追求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3.竞争性。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竞争优势不仅体现为成本优势,也体现为技术、创新和人才优势。其竞争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从产品竞争向全方位竞争转变,多元化经营趋势日益明显;②从价格竞争转向综合能力竞争,注重其适应国内、国际市场能力的提高;③从产品竞争转向科技和人才实力的竞争;④从短期竞争转向长期竞争。这种竞争态势的不断转变,要求企业将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实力、竞争力等因素纳入其绩效评价体系,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4.相关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经营范围的拓展、竞争的全球化以及内部各因素和环节的联系日益复杂化,现代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树立“经营价值链”思想,因为其经营的每个因素和环节发生的问题都应该是创造价值的活动,都应该和价值相关,并将对企业绩效产生深刻影响。为此,只有将绩效评价工作融入企业战略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才能有助于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