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力论文>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一)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一)

详细内容

摘要:从路面施工技术角度分析路面不平整的成因,包括施工过程中路基、基层、面层各项施工工艺对面层平整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 平整度 影响因素 处理方法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路面等级与行车速度的提高,人们对行车的舒适程度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平整度是评价道路工程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已成为道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我市沥青路面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坑凹、波浪、碾压车辙、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就此现象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路面不平整原因分析
  
  (一)路基不均匀沉降
  路基填料不好,路基压实度未达到要求,没有按要求分层填筑,分层碾压,路基自然沉降时间过短,导致路面的不均匀沉降。此外路基防护、排水不完善,也会引起路基变形。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往往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表现,但对远期平整度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二)路面基层不平整
  目前我省基层的施工主要采用水泥稳定类基层,施工中由于条件限制,很少用厂拌机铺的施工工艺,多采用铲车集中拌和、平地机整平作业,高程、厚度难以控制,并且反复找平表面容易离析,除了施工工艺的影响外基层材料粒径、混合料的施工含水量的控制也十分重要,控制不当也会使基层平整度降低,造成路面平整度的先天不足,致使沥青混凝土面层厚薄不均。这些足以说明基层不平整对路面平整度有着严重影响。
  
  (三)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制不当
  1.矿料粒径过大
  粒径过大,摊铺机的熨平板会带动大粒径碎石,在表面拉出一条小沟,或稍移动位置,在大粒石后形成空洞;同时粒径越大,混凝土越容易产生粗细颗粒离析现象,这些现象都直接影响铺筑层的平整度。
  2.混合料配合比不准确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黏弹性材料,其强度和模量会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若沥青用量过多或矿料级配过细均会使沥青混凝土的热稳定性下降,从而产生辙槽和壅包;相反,沥青用量过少,沥青和矿料之间的黏结力不够,路面松散程度大,不易碾压成型。
  3.混合料拌和温度控制不当及拌和不均匀
  拌和时料温偏高,造成沥青老化,影响沥青与矿料的黏结力;料温偏低,或拌和时间偏短,拌合不均,易出现花白、离析现象,会大大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用使用性能。
  
  二、提高路基、基层及路面平整度的方法
  
  (一)路基填筑前原地面处理
  高填方路段填筑时应首先进行原地面处理。当填筑高度不小于1.0M时,应注意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杂草全部挖除。若基底的表层土系腐殖土,则须用挖掘机或人工将基表层土清除换填,厚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不小于30CM为宜,并予以分层压实。如发现草炭层、鼠洞、裂缝,应更换符合条件土回填,并按规定分层填筑分层进行压实,防止路基沉降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