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府环境下的公务员素质建设述评(一)
详细内容
摘 要:电子政府是信息化的代表产物,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政府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对电子政府的研究不断深入。总体观点在于电子政府既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也对公务员在意识、能力、知识、技能等素质的培养和开发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总结研究公务员素质建设对我国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行政管理手段的科学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子政府;公务员;素质;述评
1 电子政府的概念
《中国电子政府》的定义是:电子政府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割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美国于2002年12月颁布的《电子政府法》的定义为:电子政府是为了更好地为企业、公众、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提供政府信息和服务,为了改进政府信息和服务,为了改进政府的运作,应用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的过程。
不同定义之间的区别并不仅仅是语义上的差别,它们反映了政府制定战略优先考虑点不同。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我认为电子政府可以这样定义:电子政府是指各级政府部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开展办公决策、业务处理和公共服务等活动,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高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2 电子政府环境对公务员素质的挑战
2.1 电子政府对公务员生理和心理的挑战
电子政府主要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之上的。在完善的电子政府条件下,要求公务员能够熟练通过政府网络体系为社会提供信息和其它服务。这就给传统公务员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压力。
梁志琴在《构建电子政府:政府与公务员利益的一场博弈》中提到这样一种现象,公务员往往由于自己对新技术不熟悉常常担心“技术打击”,也可能因为自己不能够正确使用新系统而担心自己的威信。孙正兴在《电子政务原理与技术》一书中指出,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中上、下链之间权力界限不再像传统的科层制那样分明,这就可能给公务员,尤其是领导类公务员带来严重的“权力失落感”。
除梁志琴和孙正兴提出的问题外,我认为“帕金森定律”常常使一些有能力、态度积极的公务员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制和闲置,而对电子政府消极怠慢的公务员则利用计算机“打游戏”和“聊天”,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2.2 电子政府对公务员智力和能力的挑战
公务员是电子政府服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智力和能力是发展电子政府最重要的“设备”,是促进电子政府健康发展的核心力量。智力和能力应该包括这样几方面:新技术革命的意识和观念,计算机应用水平,科学管理方法,科学决策方法等。
陈聪在《论电子政务环境下的公务员素质建设》一文中提出电子政府是一种智能政府,是 “电子”与“政府”的结合体。一方面,电子政府是对政府自身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电子政府是以信息网络技术和通讯设备为载体建立的,强调信息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部教授汪玉凯在“电子政务知识体系”的大讨论中指出一个合格的政府CIO 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以下部分:必须是复合型的、跨行业的、跨文理的知识,要求既懂管理又懂技术,除了一般人文知识之外,还应该掌握管理、政务的业务领域、技术领域及领导领域等四方面的知识。
这两篇文章全面叙述了电子政府背景下的公务员应该具备的智力和能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尤其公务员是政府管理的主体,电子政府的出现对公务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3 电子政府对公务员信息素质的挑战
电子政府的主体是公务员,在信息素质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的必备素质,成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手段和必要技能的今天,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是电子政务顺利推进的关键。
林芳胜在《电子政务与公务员的信息素质》一文中指出,电子政府是传统政府的改革,单凭公务员的传统知识、经验和智慧进行管理和决策,已难以满足电子政府的要求,这就要求公务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任晓琮在《“公务员”与“电子政务工作者”》中说,政府要信息化,就要以政府为中心,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迅速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大量的网络概念,同时要收集成功建设经验,完备知识体系等,这些应成为一个公务员的基本工作技能。
信息素质是伴随信息化出现的,最终体现为人的素质。因此,它应以公务员为中心,而非以政府为中心。林芳胜全面论述了信息素质的内涵和提高措施,但缺少对现状的描述,《“公务员”与“电子政务工作者”》是对《电子政务与公务员的信息素质》的补充。
3 电子政府环境下的公务员素质建设
3.1 探索虚拟管理策略,寻求观念引导方法
电子政府的构建促进了政府虚拟组织的产生,虚拟组织打破了部门的界限和科层制的上下限制,冲击了传统组织体制的权威。因此,寻求适合虚拟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策略很有必要。梁志琴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两方面策略:一是要树立能力本位的理念,给能力高强的公务员予充分的肯定、使用与鼓励。二是要努力加强公务员在虚拟组织中学习、工作的各方面能力。孙正兴认为虚拟组织是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的动态联盟,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概念性原则,在一个流动和动态的环境中发现内聚力和构造组织。
梁志琴主要从公务员的角度探寻应对虚拟组织的方法,孙正兴是从虚拟组织的本质特征出发寻求应对途径。方法有异,但目的都是建立有效的虚拟政府,政府要围着企业和公众,把企业和公众真正作为客户,对其管理和服务。
无论是对电子政务产生抵触情绪,还是害怕“技术打击”和“权力冲击”都首先源自于他们没有认识到电子政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真理。李锡丽在《适应电子政务发展要求,更新公务员培训理念》一文中指出,政府在建设电子政府过程中,应首先在观念上给予公务员合理的引导,帮助他们调适由于推行电子政务而可能带来的“心理落差”。王伟丽在《电子政务的推广与人才培养》中这样说,各级领导干部要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重视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的同时,要重视量才使用,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