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程论文>谈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谈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详细内容

现代城市居民在居住理念上有了全新的转变和发展,对居家健康的重视,使人们的居住意识及居住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各种顺应人们居家要求的生态绿色住宅.水景住宅和高尚住宅小区也应运而生,住宅建筑设计正面临一场绿色生态革命。 一、生态住宅的涵义 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它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同时,绿色生态住宅立足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课题,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如建材.水等).减少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它的实际释义为: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与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其本质可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
二、住宅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分析
1.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
建筑大师赖特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 ,他所遵循的设计原则是设计作品与其时 .其地环境融为一体,他认为建筑始终影响着周围环境与使用者的生活,当建筑师把一个新的元素——建筑体引人周围的环境中,而这个环境本身已经处于长期的平衡之中,因此建筑师对建筑周围的环境应从生态上注重人与自然 .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从空间环境上 ,绿色生态要满足人的活动要求,提供充分的空间环境是营造 以人为本居住区的基本条件。建筑风格一致 .色彩协调 .构件有序等良好的视觉环境应以追求宁静典雅为主 ,建筑单体设计应以简洁明快.和谐为主 ,平面设计必须注意视觉的干扰,以保证住户的私密性。而电话 .电视等线路最好铺设在地下 ,避免影响空间景观。从人文环境上要体现邻里交往 .方便老人和残疾人 .安全措施以及住区活动等功能的要求 ,创造一个适合居民生活 .休闲 .社交的环境 ,巧妙地配合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居住区的文化环境要达到陶冶情操的要求。住区 内的公建 .小品绿化 .建筑形体均要具有文化品位,使人们感受到一种高雅的文化环境氛围。
2.居住建筑节能与新技术的应用
能耗最低且运行费用最低的生态建筑设计应通过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来获得。如何降低居住建筑常规能源 的消耗和增加建筑物对太阳能的利用 ,是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降低建筑全年能耗,积极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可再生资源 ,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和对空气环境的破坏。尤其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而言 ,要充分利用 自然资源 ,降低对日益紧缺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明显地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传统的基于自然资源的建筑设计方法。
(1)建筑主体节能
绿色住宅建筑主体设计时,主要通过对建筑各部位的结构构造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及一些新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选择,来更好的节约能源 ,改变微气候。建筑主体包括:屋顶 .墙体.楼板 .体形.热工等。屋顶在居住建筑中除了起围护作用外,主要还表现在它对风 .降水 .日照等气候因素的影响作用 上,屋顶的设计主要通过造型构造和材料选择设计达到节能的效果。如在寒冷地区屋顶设计主要考虑保温 ,屋顶内部采用重型结构以便稳定温度,常把绝热层设置在重置构件外(冷)的一侧。
建筑外围护墙体的设计除了适应气候条件做好保温 .隔热防潮等措施外,还应体现在能够改善微气候条件的特殊构造设计上 ,像寒冷地区的夹芯墙体设计,被动式太阳能房中的各种蓄热墙体设计,还有在墙体中设通风口等措施,均能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建筑门窗设计对住宅节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来调节建筑室内的通风 .采光及空气质量 .门窗设计合理,冬季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取暖,夏季将门窗打开 ,使空气对流 ,形成良好的通风效果 。另外,建筑物的外形.楼板.热工的设计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着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
(2)合理选用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随着科技的发展 ,大量的新型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 到居住建筑设计中去,像新的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在墙体 .屋顶中的应用都达到了很好的保温 .防潮效果 ,新型透光隔热玻璃在门窗中的应用起到了更好的透光.隔热效果。另外,像透明的热阻材料(TLM)组合墙.吸热中空玻璃.低辐射.热反射中空玻璃,都具有极好的保温 .隔热性能,像太阳能光 电玻璃及太阳能电力墙等材料都具备获取大量的阳光,产生更多的能量 ,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如装饰.保温 .发电 .采光等是未来生态建筑的复合材料。 3.居住建筑的空间与室内环境 合理的空间设
计应在充分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分隔,以改善室内保温 .通风.采光等微气候条件。在平面设计中,不同的室内分隔会对室内空间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在北方地区住宅设计中,常将住宅使用频率较少的房间如厨房.餐厅.次卧室等房间布置在北侧,以保证使用合理 的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反映追求自然 .崇尚科学的生态思想。室内环境质量包括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 .光环境和声环境四个方面 ,室内环境质量应以满足居住者健康.舒适生活的基本要求为前提,通过创造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来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充分利用天然光资源合理进行住宅的人工照 明设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住宅楼内外噪声的控制,重视住宅建筑本身的防噪声设计,合理选择建筑构件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必要的隔声性能 。节约 能源 ,提高住宅的声.光 .热环境质量 ,为居 民提供一个满足生理 .心理.卫生要求的居住环境。
三、发展生态建筑的意义
以住宅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建筑业,目前正处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换的重要时刻,建设生态住宅是建筑品质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建筑也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建设生态建筑意味着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以及建成后使用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将发生一场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生态平衡为内容的深刻变革。住宅建筑面大.量广,影响深远,发展生态住宅是建筑绿色化.生态化的重要内容。
发展生态住宅,坚持以人为本。虽然国际上对生态住宅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标准也不尽相同,但国际上公认有三大主题,即: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与融合。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态住宅,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发展生态住宅,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所谓“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据此定义,“健康住宅”不仅仅是“房地产住宅+绿化+社区医疗保健”,而是指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声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都必须以人的健康为根本。生态住宅即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序地循环转换,获得健康的居住环境。
发展生态住宅,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们购房关注的焦点,从最开始的面积.地段.房型,转变为现在的生态型,这也反映了人们对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渴望。在住宅建设中引入生态理念,就要强调人类的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既要改造自然,更要尊重.遵循自然规律,从而实现人居环境和自然系统良性互动的循环关系。
参考文献:
[1] 师立德,倪茜.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4) .
[2] 曾进. 浅谈绿色生态住宅的设计[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1) .
[3] 许志敏,彭铖.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理念[J]. 中国住宅设施, 2009,(07) .
[4] 田锦霞,于永君. 浅谈生态住宅的室内绿化设计[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3) .
[5] 农晓英. 住宅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元素[J]. 陕西建筑, 20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