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外企业文化教育体系 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一)
详细内容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中国企业的商务活动,技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化,预示着我国已经完全步入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之中。在这种条件下,市场经济的特征日臻显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也必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日趋激烈的态势。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快捷传递的信息、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致使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前提下,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追求差异化战略,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企业文化的竞争上。企业文化是一种产生于企业,扎根于企业,与企业相互依存,依附于企业的文化,仅能生存和适用于企业这一空间的文化,即企业文化所包含的所有内容都离不开企业这个主体。因此,外资、合资和民族企业,其企业文化无不打上本土文化的烙印,具有浓重的本土文化色彩,而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国际化、本土化、多元化、人性化。因此,构建企业文化教育体系,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培养精通企业文化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不仅能主动吸纳外国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将其融合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中;而且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培育新型企业文化以及主动传播企业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企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
入世成功将带给中国企业无限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跨国公司大量涌入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在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进程中,企业文化的国际化、本土化急需大批既懂企业文化又掌握外语工具的专门人才。另外,中国企业的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实用性、专业性和层次性构成人才需求的主旋律,而企业文化是人才需求中的普遍要求,从求职者择业和企业用人两方面都要求外语人才了解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由美国、日本首倡, 80年代才传入中国,我们的民族企业在这方面急需加强。因此,加强外语人才的企业文化培训,使他们了解中外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差异,了解企业文化的传播方式、手段以及企业文化对企业重要性,无疑对迎接就业挑战是大有裨益的;另外,既懂企业文化又掌握外语工具的人才在国际间商务活动和技术交流以及文化交流中将发挥重大作用,并将大大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淡化专业,特别是淡化外语类专业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语言类专业的人才相对于其他学科专业的人才而言,他们学习掌握的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如果不掌握交流的内容,即简单的外语人才将陷入就业的困境,外语人才的就业优势将不复存在。针对这一现实,许多外语类专业加大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开设了跨专业课程。试图在加强语言能力的同时,使外语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成为外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其中有教育教学资源的问题,也有受教育者本身的问题。但是,建立企业文化教育平台,对外语人才施加企业文化培训则是切实可行的。在加强语言能力的同时,具备一定的企业文化知识,使之成为外语+企业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并进而在实际工作中拓展专业技能,逐步成为企业需求的人才。
三、企业文化教育体系的内容
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企业文化。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企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是什么?这是众多学者和企业家们十分关注并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企业文化教育的基本问题。总的说来,企业文化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1.企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由美国、日本首倡, 80年代传入中国。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人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统一,但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主要观点有:五因素说、文化总和说、群体意识说和精神现象说等。企业文化的内涵一般由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等四个层面构成。企业的物质文化又通过生产环境、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加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