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文化>组织的印象整饰与企业文化符号的表达(一)

组织的印象整饰与企业文化符号的表达(一)

详细内容

[摘 要] 以往的研究中,大家更重视个体的印象整饰。笔者以为,组织的印象整饰在企业文化的符号表达中,有着比个体整饰更加重要的作用。社会学著名学者戈夫曼的印象整饰理论,可以很好地说明企业文化表面层文化符号表达的过程。
  [关键词] 企业文化的层面 符号表达 印象整饰
  
  一、企业文化的层面与符号表达
  作为企业文化的奠基人,“埃德加·沙因(Edgar H. Schein)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实战派管理咨询专家,‘企业文化’一词被业界公认是由他“发明”的。”1986年,他又把企业文化划分为三种水平,我国学者凌文辁、郑晓明等将其译为:(1)表面层。系指组织的明显品质和物理特征(如建筑、文件、标语等肉眼可见的特质)。(2)应然层。位于表层之下,主要指价值观。(3)突然层。位于最内部,是组织用以应付环境的实际方式。”
  按照沙因的理论,企业文化经过长期的建设、维护与形成后,终将以明显的物理特征如建筑、文件、标语等符号的形式表达与他人面前。
  我国台湾学者在解释沙因的表面层文化时,将其命名为器物及创制(artifacts and creations),是指语言、典礼、制度、行为等有形文化,它是组织文化中最可见的部分。当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组织的价值、规范和期望时,往往可以由这些可以观察得到的人工器物和创造物来加以判读和推测。在这些器物与创制中,主要包括:
  1.语辞类的人造品。一是指符号、手势、标帜等,它们常可用来对外宣示组织的特质或理想,对内促进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及承诺感。二是与组织相关的典故,其中包含着组织所珍视的价值和行为规范;三是迷思的使用。迷思是传奇性的神话,以光耀组织并巩固主角人物的德行。四是术语的编制。通常组织成员发明一种新语言,只对该团体成员有用,此举一方面能加速组织成员的沟通,再方面可作为确认成员的手段。
  2.行为上的人造品。一是指仪式。仪式是一种精炼化的活动,颇具戏剧效果,在保持与传承文化方面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二是庆典。组织中另一种明显仪式是在成员地位的改变方面,许多机构常以豪华隆重的表扬典礼,展示公司对员工工作表现的认同。
  3.物质上的人造品。一是指组织的物质环境如建筑物,这些物理特征非常显著的人造品是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最明显符号;二是室内隔间及设计,家具的购买与摆放,装饰品的挑选与使用等,这些人造品会强调组织的审美与品味,是企业文化的典型体现;三是成员的服饰,以及公司为不同的员工配备的不同待遇,如高档轿车等,这些器物一是对内激发组织成员责任感与荣誉感的手段,二是对外表征企业的能力与水准。
  二、“剧班”的印象整饰与企业文化的符号表达
  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社会学著名学者戈夫曼的印象整饰理论认为,人生是个大舞台,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有如演员相互配合的演戏。其中,戈夫曼从戏剧舞台中借用来的另一个最为形象、妥帖的说明日常互动和印象整饰的词语是“剧班”。剧班指的是“在表演同一常规程序时相互合作的任何一班人。”在戈夫曼看来,不能将剧班视为个体表演者的简单相加,因为如果说个体表演者表现的只是自己的特征,那么剧班表现的则是成员间的关系和被表演的工作的特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剧班的表演是一种群体性的印象整饰。
  所谓印象整饰,即人们按社会剧本的需要(即社会期望的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互动对方的制约。因此,要使互动能够顺利进行,互动的双方都应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整饰。这种对自我形象的管理能力就叫印象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