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管制企业的行为及目标(一)
详细内容
摘要: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垄断性企业必须接受政府规范约束与管制,政府管制企业方法主要是经济管制。进一步完善管制方法,使得管制企业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能自觉地运行在企业利润与社会福利同时最大化的状态之中。
关键词:垄断 管制企业 管制方法
Abstract: Monopoly firms must be under the regulatory constraint from the government in the imperfect market, mainly economically. The government should perfect its methods of regulatory constraint to constrain the firms to maximize their profit and bring the social welfare to the utmost by way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s.
Key words: monopoly, Firms under regulatory constraint, methods of regulation
在任何经济体中,许多行业都存在垄断性企业,例如城市自来水、电力、有线电视、居民区的管道燃气等行业都由垄断企业提供生产和服务。这些产品与服务的价格既紧密地关系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对其他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对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都会有十分敏锐的影响。政府对垄断企业的管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 、管制企业及其行为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所有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都不受任何单个企业行为的影响,每个企业都在其所有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相等的条件下安排生产,以最大化企业利润;并且市场需求能完全消耗掉每个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同时,企业为了获得经济利润必须使自己的生产效率高于社会平均生产效率,或者说,该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必须小于其行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可是,现实经济远不具备完全市场竞争的条件,特别是存在相当多的垄断行业。垄断企业的行为必须接受政府或者行业的规范约束与管制,企业追逐最大利润的同时使得社会福利得到保证。如果垄断企业的行为不受社会福利代理人(政府部门)的约束与管制,那么企业为了追逐垄断利润将会持续地提高其产品价格,而没有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持续普遍而高企的垄断价格提高了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扰乱了稳定的经济秩序。
垄断性行业的存在源于自然或公共资源利用的排他性,竞争企业间的合谋(Stigler, 1964 ,1971),以及单个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等原因。为了经济地开发利用自然与公共资源而导致的垄断称为自然垄断。石油和矿业垄断属于自然资源利用的排它性,城市供水、电力和管道燃气垄断属于公共资源利用的派它性。不同的原因导致的企业垄断行为必须采用相应的约束与管制方法,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稳定的市场经济秩序。例如电水煤气等生产生活必须品的供应,往往一个城市或地区只有一家企业提供其中的一类产品或者服务,同一产品没有第二家企业在该地区参与竞争。社会福利最大化与保证某些行业的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使得这类产品与服务只能由垄断企业来提供。我们称这类提供水电管道燃气等生产生活必须品的垄断企业,即为了经济地利用公共资源而导致的垄断企业为(经济)管制企业。
对垄断企业行为的约束与管制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分别有行政的、法律的和经济的三类 。对于一个市场经济来说,虽然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依赖市场的力量自发地进行,行政与法律的约束对于垄断企业的行为管制是必不可少的。对管制企业的行为约束主要有价格,税收和投资的审批。我们称政府(或其代理人)对管制性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资本所得税、固定资本投资利润率和产品供应量等的约束行为为(经济)管制。
杨晓黎(2005) 认为自然垄断产品应有政府干预,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福利的平衡,提出自然垄断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于雪(2004) 提出准市政公共产品民营化,认为准市政公共产品要实现政府定价并兼顾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双赢。他们分别归纳了几类定价方法。价格管制执行简便,一旦价格能在较长时期稳定不变,这将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同时稳定的价格也有利于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但是,企业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要求企业有充分的自主定价权,价格管制不利于企业适时地进行投资与生产决策,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求和运行成本。当前世界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日益短缺的能源供应已成为人们调整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直接的价格管制在一个活跃的市场经济中将显得有碍于经济运行效率。事实上,直接的价格管制的基本依据还是企业的实际投资和运行成本,作为私人资本总是追求最大的经济利润。所以在市场经济中,直接的价格管制对于私人资本是不适宜的。
管制企业依据管制条件将采用相应的对策调整生产、投资规模和产品价格以获取最大利润。管制企业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产品价格和固定资本投资等生产要素的调整。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常常损及社会福利,对垄断企业行为的管制就是以保证最大化社会福利为目标,并使得管制企业获取正常的投资回报。因此,管制企业的有效运行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在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下,以合理的价格满足市场需求;另一个是企业要获取投资回报和经济利润。而这两者之间并不能自动地保持协调一致,垄断企业的管制理论就是在我们承认垄断存在的合理性的情况下,揭示使管制企业的目标与社会需求两者都能保持协调一致的前提条件和有效的经济管制方法。
二、 管制企业与社会福利
管制企业完全垄断了一个地区水电燃气等产品的供应。作为人们生活必需品,水电燃气的需求弹性非常小;工业生产对水电煤气的需求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不受管制的垄断企业没有确定的供应曲线,它可以任意地确定产品价格以达到最大利润,而不关心市场需求能否得到满足,过高的价格使得人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钱购买这类生活必需品,而同时花费在其他物品上的开支要减少,这样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不受管制的垄断企业进行经济决策,仅仅依赖于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MC=MR)这一条件。通常在这一条件下确定的产量低于市场需求,从而产生消费者福利损失。如下图1所示,三角形区域BEF就是消费者的福利损失,这是由于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低于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所致。
图2是当需求为生活必需品的情形,四边形GMNH为消费者福利损失,这是由于需求大于企业的最优供应量所致。当然这里我们总是假设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凹的。
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管制方法,使得垄断企业的生产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没有管制时一样有效而达到利润最大化呢?假如企业的生产函授能连续地任意调整,理论上来说这种有效性应该是有可能的。不过,管制下的经济有效性应该和没有管制时的经济有效性有所区别,因为两者的社会效果不同。这就是下面要讨论的管制与目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