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虚拟化经营与现代服务业发展(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企业虚拟化经营本质是各企业之间对功能进行分工和交换的过程,交换的对象是企业运行功能,运行功能作为商品时,其本质与服务产品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企业之间交换的运行功能的本质属于服务产品。因此,当企业的某些功能通过分工,形成了集中并逐渐成为一些专业化企业的固定产品向社会提供时,现代服务业便从工业中分离出来。因此企业实施虚拟化经营可以加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词:虚拟经营服务业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兴起,是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分工细化导致制造业的集群化和规模化。企业虚拟化经营实质是一种社会分工,最终改变了产业的组织形式,使企业资源的配置从垂直整合走向虚拟整合,进而推动了外包、第三方物流等市场的发展。制造业运用社会分工对资源进行整合,其趋势必然会对采购、物流、产品设计和咨询业产生大量的需求,由此直接派生出现代服务业。
企业虚拟化经营实现了现代服务业从工业中分离
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工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工业(主要是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产业,企业虚拟化经营过程便是这一分离过程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服务业主要来源于现代工业
现代服务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为“非工业化”和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结果,现代服务业的母体产业主要是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中一个非常大的成分是在现代工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如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产品的设计、生产的信息化服务、金融和保险、产品的现代物流、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服务、企业的管理和法律咨询、企业账户的会计和审计、产品的广告与推广、产品的国际贸易业务等等。
(二)企业虚拟化经营促使现代服务业从工业中分离
根据企业虚拟化经营的定义我们知道,由于企业在自身特定的业务经营活动中所掌握的运行功能不齐全,或者功能不充足,企业自身无法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必须与其他企业合作,通过合作,与别的企业共享这些企业所拥有的运行功能。企业虚拟化经营在本质上是各企业之间对功能进行分工和交换(协作)的过程,而交换的对象便是企业某种运行功能,这种运行功能作为商品,其本质与服务产品的本质是一致的,也就是在企业虚拟化经营过程中,企业之间交换的运行功能其本质属于服务产品。这样当企业的某些功能通过分工,形成了集中并逐渐成为一些专业化企业的固定产品向社会提供时,现代服务业便从工业中分离出来。
企业虚拟化经营是形成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途径
现代服务业是在制造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蓬勃兴起的,企业虚拟化经营正是形成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工业性服务业的主要途径。
(一)企业虚拟化经营加速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企业虚拟化经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离和形成过程,加速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现代制造业的产业链条大部分环节具有服务业的性质。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于现代制造业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之中,从制造业完整的产品制造流程和系统看,以营销策划、技术研发、现代物流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造流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系统,这个系统能够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营销与服务各种功能的运作。从产业链的组成上看,链条上的各环节按照目前归属于制造业或者服务业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典型制造业的链条环节,如产品的制造、质量控制、企业的行政管理等;第二类,典型服务业的链条环节,如风险资本、法律服务、会计服务、保险等;第三类,介乎于制造业或者服务业之间的链条环节,这些环节也可能归属于制造业,也可能归属于服务业,即这些业务(功能)制造企业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交给专业化的服务性企业去做。很显然这些产业链条大部分属于服务业范畴,而且经济越发展,社会分工程度越高、越精细,服务业属性的链条比重就会越大。
2.企业虚拟化经营提供了将具有服务性质的功能转向服务业的平台。企业实施虚拟化经营,这种模式运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以功能为对象的分工及合作的过程,首先企业要将经营业务所需的所有运行功能分成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两类,企业仅保留自己少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运行功能,将那些自己不擅长的功能(业务)外包出去给专业化的公司去做,即在外部市场(功能交换市场)上购买专业化服务来整合自身的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进而企业更加聚焦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而相关与之合作的专业性外包公司也能提供更加专业、优良的服务,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这是一个双赢乃至多赢的模式。这对于传统的实体企业而言,许多属于企业内部带有服务性质的运行功能便通过虚拟化经营转变成为服务产业。从这个角度讲,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都是通过企业虚拟化经营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因此企业虚拟化经营引发和加速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形成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途径。
(二)企业虚拟化经营将一些非服务业“软化”成为服务业
由于企业虚拟化经营将企业的运行功能作为产品进行交易,而功能作为产品其属性基本上属于服务产品,这样事实上也确定了各个合作企业的生产性质及产业归属,其中原本就属于服务业的企业自然还属于服务业,那些原本不属于服务业的企业,也使其带有了服务业的性质,即通过企业虚拟化经营导致传统制造业转化为现代服务业。如目前虚拟经营最著名的案例美国的耐克公司,在生产耐克鞋时,自己只生产其中最为关键的耐克鞋的气垫系统,而其余全部鞋的加工业务几乎都是由外部的具有制鞋加工能力的企业提供,当这些具有制鞋加工能力的企业自己生产鞋时,他是典型的制造业企业,但该企业在与耐克公司合作后,此时企业向耐克公司提供的(也是这类企业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仅是制鞋的加工能力,或者说提供的是企业的一种运行功能,而不是鞋的本身,因此该企业便具有了服务业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