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氧化铝、电解铝生产技术探析(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铝冶炼;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介绍了氧化铝、电解铝的冶炼技术,并阐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动向。
我国的铝冶炼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06年氧化铝产量达429万t,铝锭283万t,我国已成为世界铝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这一成绩的取得,与科技的贡献是不可分的。
一、氧化铝生产技术
我国铝土矿资源绝大多数为一水硬铝石,由于我国铝土矿资源的这一显著特点,国内氧化铝生产大多采用混联法,此外,还有拜耳法和烧结法。
(一)氧化铝生产技术
1、拜耳法强化溶出技术,包括管道化溶出、单管预热―高压釜溶出、管道一停留罐溶出、混联法中的拜耳法不平衡溶出、新型高压隔膜泵;
2、一水硬铝石选矿一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技术,该技术将选矿技术和拜耳法有机结合,有效地利用了我国大量的中低品位铝土矿,降低了氧化铝的生产成本;
3、矿石均化和多碎少磨技术,包括矿山块矿石及进厂碎矿石均化,多碎少磨提高了磨矿效率,降低了磨矿成本;
4、烧结法熟料烧成强化技术,包括高品位铝土矿强化烧结技术、铝土矿浮选精矿强化烧结技术、生料浆配料、非饱和配方、石灰配料和高浓度碳酸化分解,生料加煤排硫、窑体改造及操作改进、单枪喂料;
5、烧结法熟料溶出技术,包括低苛性分子比溶出、高碳酸钠浓度二段磨溶出、低碳酸钠浓度一段磨溶出;
6、氧化铝闪速焙烧技术,包括美国闪速焙烧炉、丹麦气体悬浮燃烧炉;
7、粗液脱硅技术,包括高压釜间接加热连续脱硅、管道化间接加热连续脱硅、深度脱硅;
8、分解技术,包括连续碳酸化分解、4400m3大型平底分解槽、245m2立盘过滤机、51m2水平盘式过滤机、270m2大型板式换热器、27m2水平带式真空过滤机;
9、赤泥分离技术,包括絮凝沉降分离、Φ42m×6m大型钢索扭矩沉降槽、 100m2辊子卸料真空转鼓过滤机、385m2单筒凯利叶滤机;
10、蒸发技术,包括降膜蒸发器,高效闪蒸器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能耗高
由于混联法既有完整的拜耳法系统,又有完整的烧结法系统,流程异常复杂。接踵而来的是能耗很高,就是处理铝硅比约为10的优质矿石,能耗仍高达38GJ/t 氧化铝,是国外一般拜耳法的3倍多。很显然,随着矿石品位下降,经济的拜耳法比例减少,昂贵的烧结法比例增加,能耗还要增加。
2、产品质量不高,多为中间状氧化铝
目前国内冶金级氧化铝产品多为中间状氧化铝,产品粒度较细,产品的磨损指数较大,要很好满足现代电解铝工业大型预焙槽的要求,还要加快砂状氧化铝的开发。
3、原料质量差、铝土矿A/S低
我国铝土矿资源与国外三水铝石和一水软铝石相比,原料质量差,铝土矿A/S低,需要高温高压溶出,这给氧化铝生产带来了困难。
(三)氧化铝冶炼技术的发展方向
1、加速铝土矿选矿工艺的产业化步伐
铝土矿选矿工艺研究通过“十五”科技攻关,已经完成了工业试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路线,“十一五”期间要加快该技术的产业化,并开展铝土矿的反浮选技术研究。
2、强化和革新现有生产方法
溶出是拜耳法的关键工序。我国现在已经有了3种强化溶出技术:管道化溶出;单管预热―高压釜溶出;停留罐溶出。
应该在总结生产实际效果的基础上,尽快推广应用。
首先强化熟料烧结过程,如降低烧成温度,改变供料方式,改进窑体结构等,其次是提高溶液浓度,强化湿法各工序。采用各种添加剂,例如沉降絮凝剂、过滤助滤剂、分解添加剂、溶出添加剂等,可以显著强化生产过程,而且很容易被工业上采用。种子搅拌分解是氧化铝生产中贮存液量最多,时间最长的工序,它的强化必将显著提高工厂的生产能力。
3、加快砂状氧化铝生产技术的攻关,提高我国氧化铝产品质量
我国氧化铝工业由于以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为主要生产原料,致使种分和碳分分解原液的氧化铝浓度高、苛性比值也较高,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技术难度较大。“ 十一五”期间要重点解决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粒子成核控制技术、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产品粒度控制技术、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产品强度控制技术和添加剂强化分解技术等。通过科技攻关,形成一套适合我国砂状氧化铝生产技术。
4、加快氧化铝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加快石灰拜耳法、双流法新技术、间接加热连续脱硅、高效沉降槽、降膜蒸发技术等技术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产业化应用,进一步降低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