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交通运输论文>怎样创新思路,增强新形势下思想工作的渗透力(一)

怎样创新思路,增强新形势下思想工作的渗透力(一)

详细内容

【摘要】做好新时期的交通队伍建设,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增强新形势下思想工作的渗透力。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路;思想工作;工作格局
前言 
  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条件下,经济体制,思想观念、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各种社会矛盾多发凸显,给交通队伍建设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做好新时期的交通队伍建设,必须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增强新形势下思想工作的渗透力。
  一、着力创新交通队伍建设的工作格局
  加强交通队伍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一个部门或分管领导的事情,必须相应地转变体制和机制,实行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管理科学,监督有力的工作管理体制。改变过去一些地方出了问题“本部门着急干,其他部门一边看”的状况,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转型期,而交通队伍管理体制仍然显得滞后,其具体特征是职能交叉多,相关部门缺乏协调联动性,使单个部门凭一已之力解决交通队伍矛盾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我们通过多年的交通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也必须看到,面对我国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高素质的交通队伍等一系列基本要求相比,我们行政机构和职能在交通队伍管理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部门职能分工权责脱节问题比较突出,权责配置不合理或者不匹配;二是决策、管理、监督职能配置不够科学,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三是部门职能交叉管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
  1.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的重要论述,是针对我国目前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机构设置过多,职责分工过细,协调配合不力的实际问题,提出的一项带有探索性,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我们要建设好交通队伍,必须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要着力创新交通队伍建设的整体合力,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管理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这将更加有助于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形成交通队伍管理更加合理的格局。
  2.要创新交通队伍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制。责任机制是交通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一些部门交通队伍建设工作不上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因此,首先必须完善各项责任制,没有责任制的追究就没有责任制的落实,要建立科学的责任追究制考核办法,要将交通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把加强和改进交通队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职能部门重要职责纳入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为此,建议职能部门建立责任评议制度。把交通职工队伍建设中新发生的问题以及其它责任纳入评议范围,查清原因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在评议的基础上落实管理责任人,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长期以来责任难以分清和追究的问题。
  二、以法治理念建设交通队伍
  坚持以法治理念建设交通队伍,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理念是一种观念,是行动的指导,也是为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一种价值取向。理念的偏差直接导致行为的偏差,所以首先要有正确的理念作为指导交通队伍建设。
  目前在交通队伍中,一些部门执法中存在着执法宗旨和执法目的考虑少,简单执法、粗暴执法、机械执法的现象,要求公民履行义务多,主动保护公民权利少;讲方便群众少,处罚制裁多;硬性管理多,说服疏导少。结果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执法任务,但往往是法了事不了,案平理未平,实际上扩大或激化了社会矛盾,在深层次上损害了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影响了法律权威。也弱化了交通队伍的形象。
  公路行政执法是交通队伍建设的重要部分,构建一支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的交通执法队伍,我们必须在各项工作中秉持依法治交通的法治理念。而要把这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中,还必须要实现三大转变:即从单纯执法向以人为本、注重疏导、加强服务的执法观念转变;从重实体轻程序、重形式轻效果向实体与程序并重、形式与效果统一的执法观念转变;从片面强调公民责任向强化执法机关责任的执法观念转变。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交通队伍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唯有把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和法治理念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建设好交通队伍,才能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