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基础教育论文>再谈补课(一)

再谈补课(一)

详细内容

摘要:补课的观念和内容要更新,要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知识,补学生的知识视野,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补聪明智慧和人文道德。
  关键词:补课;基础教育;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不同的观念下的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结果。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者的观念,确立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新的教学观念带来的教学成果不断更新,但旧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带来的回潮现象仍有出现。比如,“补课”就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回潮现象。这股风越刮越猛,影响越来越大,如不迅速制止,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措施的实行带来很大的不利。
  主张补课者认为,只有补课,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才能使学生考上好的学校。于是“减负”就变成了“加负”,正常的义务教育就变成了收费的补课教育。这种喧宾夺主的行为,使某些地区的教育造成畸形发展。
  补课不是一所、十所学校的行为,它是在一般城镇及城镇下属的学校普遍出现的现象,这种现象表现的形式、包含的内容、反映的结果是基本相同的,也是同样糟糕的。
  补课的形式主要是从时间上表现出来。时间分为平时补课、星期六和星期天补课、节假日补课。补课的学校一般是开足马力,三者同时进行。
  平时补课,就是每天除正常上课以外,延长或增加授课时间。比如,初三学生,每天早自习提前半小时到校,下午增加两节正课,晚自习增加一个半小时。累计起来,一天就增加了四节半课。也就是学生上了一天的课,等于上了一天加一个大上午的课。这还不算,还要加星期六、星期天补课。
  星期六、星期天补课,就是把这两天时间按正常上课时间安排,有的还要加晚自习。除此以外还有两次大补,那就是寒暑假和节日补课,也叫节假日补课。
  节日补课,是将国家规定的节日假统统用来补课。寒暑假共计有三个月左右,学生休假时间共计不到一个月。
  我们把补课时间与正常上课时间作个比较,就可以看出补课占时,大大超过了正常课时。正常课时一个星期五天,每天七节课:
  5×7=35(节)
  平常补课每天按4、5节算,再加星期五、星期六,每天按七节算:
  4・5×5=22・5(节) 7×2=14(节)
  22・5+14=36・5(节)
  正常上课一星期只有35节,补课比正常上课多出1・5节。
  一学年按40个星期算,正常上课约1400节。补课由每星期36・5节,加上两个月的寒暑假,合计1880节以上。
  这是个惊人的数字,是个直接关系到下一代文化教育与身心健康的数字。
  补课是山中无甲子,岁寒不知年的,那么到底补了些什么呢?
  教材的编写都要经过教育部审批,要适合青少年教育的需要才能使用,而补课的教材则是翻墙越轨的。它主要包括三种种类型:一是重复课本内容。二是大量购买课外资料,如“宝典”、“秘笈”“招法”、“拖三”、“精门”等,多数仿题金庸的武打名称。三是海里摸螺丝,老师凭感觉收集的资料。比如,电脑下载、学校之间交换试卷,把不知哪一届的中考试卷重印发给学生。
  1880多节课就是补的这些内容。
  以上所述,还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更为恐怖和哭笑不得的是在补课造成的结果方面。
  补课夺去了白天最后一缕光亮。然而远远不够补课的使用,于是又尽力去占领黑夜。占领黑夜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主张补课者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就要增加训练的内容。二是补课占尽了学生在校的时间,所有作业只有推到晚上回家做。三是补课本身是知识商品化的表现,有的老师借机加大资料的购买量,从中多少获些利益。初三补课最多,资料最多,学生压力最大。
  初三有七门中考课程,平均每门课最少有五份资料,比如,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单元测评、同步训练、学校统一购买的资料、老师指定购买的资料、复印的各类试卷、中考时有关教育部门推荐的书册和中考《指南》等。学生每人每天每门课只做三份试卷,7门课合计21份试卷,每份试卷大小按50题计算,一天要做1050题。而这1050题主要在晚上10点以后完成,即使12点睡觉,也做不完1050个题。有时碰上一道难题,一个小时还想不出眉目。只有极少数“尖子”生,伏在桌上过夜,大多数学生是用孙子兵法来打这个夜仗的。
  凡是老师要亲自批阅的资料,他们就认真做,凡是老师不亲自批阅的,他们就采取两手办法,一是填英文字母的,他们就颠三倒四乱写一通,二是解答题就写成不知庄子梦蝴蝶,还是蝴蝶梦庄子。
  学生这样是针对老师来的,我们再来看老师的情况。
  一名老师一般要带两个班的课,每班按40名学生算,假如老师亲自批阅,那么一名老师一天要批阅12000个题目。不备课、不上课、不补课,一切事情都不做,单就批阅这12000个题目,老师唯一的出路就是一死。没哪个愚蠢的老师为这样的事情丢命。他们会采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1、学生检查;2、集中讲解;3定期检查;4、选择批改;5、墙上贴答案;6课代表宣读答案等,“一夜飞渡镜湖月”,万道难题化乌有。于是老师仍有充足的时间再给学生补课,再布置大量的作业。
  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补课的最终结果是学生为了保命、老师为了功利而过招,这就是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这部荒诞而滑稽的戏剧仍然在我国教育界一部分基础教育学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