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经济其它相关>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因素及对策研究(一)

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因素及对策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密切相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经济建设所处的软环境问题解决好,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本文探讨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内涵、影响软环境的因素及其对策。
【关键词】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
1.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内涵
  从概念上说,经济发展软环境主要是指经济发展中不具有物质形态的非经济因素,它包括思想与观念、政治与文化、法律与政策、体制与机制、管理与服务等内容。它与交通、资源、通信等硬件条件,构成经济发展整体要素,决定着经济发展的快慢程度。其内涵具体体现在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营造是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发展软环境是机关公务人员的服务质量;经济发展软环境是社会诚信程度;经济发展软环境是浓厚的文化氛围;经济发展软环境是社会治安的实际状况。其实,社会治安实际状况如何,对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试想,哪个投资者愿意把资金投放到一个不但回报不安全,甚至连人身安全都不能保障的地方去?从这一意义上讲,我们说社会治安状况是软环境,主要是指那里的治安、刑事案件的发生程度、黑恶势力的存在程度要低,社会稳定和环境的净化程度要高,为投资者的全力营造一个“安全、赚钱、舒心”的环境。
2.影响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各种不利因素分析
2.1政府职能错位的影响。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政府的职能还没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而很好地转变过来,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应由市场运作的事情,使政府应有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这不但制约了经济发展软环境,而且也降低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2.2经济管理部门违规操作的影响。本来,经济管理部门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应是“纳税人”的“保姆”,但是,有些经济管理部门过分看重于手中的权力,在实施管理过程中,乱检查、乱收费、乱推派,甚至不顾企业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随意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影响了企业和投资者的正常生产和经营,这不但伤害了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而且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2.3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的影响。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是执法部门的重要职责,执法人员是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是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建设者和“保护神”。然而,有些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能秉公办事,而是以情代法,甚至把执法权力变成为部门、为个人谋取利益的工具,使社会正义受到侵害。
2.4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不高的影响。服务行业是直接为企业、为投资者提供服务产品的部门,这些部门,特别是那些服务“窗口”的服务质量的高低,对经济发展软环境有着最直接的影响。从目前来看,有些服务部门,缺少“亲商”理念,对服务对象不但态度生硬,而且办事效率低下,给人一种“出了这个门就不想再进”的感觉。这样的服务环境,能引来大项目吗?能招来大客商吗?能实现大发展吗?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吗?
2.5社会舆论“杂音”:太大的影响。作为一个社会来说,一点舆论“杂音”没有是不现实的,但是,“杂音”过大就会引偏舆论导向,自己把自己的环境搞坏了。像那些无中生有的“告状风”、小题大做的新闻炒作风、茶余饭后的怪话议论风等,都在潜移默化地消磨人们的斗志,恶化人们的情贯,使人“干也不是,不干也不是,干不好更不是”。试想,这样的环境怎么能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又怎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