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初步探索
详细内容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对高素质人才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高职计算机教学工作面临空前的压力。如何提高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水平,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我们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市场;教学体系;就业率
职成教育研究9 5建立网上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数据信息档案库,对学生入学注册、学籍信息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进行网络审查和统筹管理。各站点学生未通过网上审查,不得进行学籍电子注册。加强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相衔接监控,学生未经注册不能取得正式学籍,不能颁发毕业证书,亦不能办理转学手续。三、成人教育驻外站点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不断强化管理部门的质量监控和驻外站点的教学质量改进意识,应用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的P D C A“质量环”,发挥“计划(p l a n)-执行(d o)-检查(c h e c k)-处理(a c tio n)”四个环节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站点教师改进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意识,把“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监控不是目的,监控必须与保障、改进密切结合,相得益彰,通过加强保障与监控,促进过程优化,达到持续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2.要将站点教学信息日常监控、站点教学督查评价监控、站点综合情况评估监控有机结合。及时加强各业务管理部门的监控信息交流和互通。站点综合监控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对监控信息中反馈出来的教学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对站点教学工作进行指导。3.要建立适应于网络环境下的以教学资源、学习过程、教学管理、支持服务、系统运行为核心要素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要加大网络教育投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教育教学,逐步形成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管理方式,促进驻外站点信息化建设。4.对每个监控点要明确具体标准,监控过程也要有适当的标准。5.学校在加强监控的同时,要注重建立驻外站点自我内部监控机制,发挥社会、学生及家长等外部监督作用。参考文献:[1]李学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实践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8.[2]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6.6.[3]崔允漷,王少非.校内考试监控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9.[4]黄万华.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研究文选[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7.3.[责任编辑:李静]
一、“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在新模式的驱动下,计算机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进行研究设计。在对计算机专业整体课程设计之前,教师应该首先深入到市场中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当今的IT产业中各种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何种专业需要何种类型的人才等问题;经过仔细的调研后,教师需要分析出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中,哪些是要保留的,哪些是要改进的,哪些是已经过时的,然后将所有的新旧知识点进行糅合,制定出一套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包括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以及制定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等。只有在对市场进行过认真的调研,才能说学院的教育真正做到了“以就业为导向”,学生才会真正地受益,学院的就业率乃至专业对口就业率才会真正地得到提高。二、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课程的合理安排是先决条件高职教育重在锻炼学生的实训能力和操作技巧,旨在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切实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并以学生的实操成绩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效果的依据。以《S Q L数据库应用技术》这门课程为例,课程设计上采用理论与实操课时按1∶1的教学模式,在做好理论部分讲授的基础上,围绕讲授内容安排实操习题,并且习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篇,主要是为巩固知识进行的操作;一部分为提高篇,主要是在前部分的基础上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初步探索肖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