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
详细内容
一、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确立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1998年开始筹建,2000年招生,至今已有3届毕业生,历年招生人数逐年上升。近几年,学院调查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在企业、机关、公司、学校等部门的应用情况,特别注意对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跟踪调查,根据反馈情况和调查整理,总结出网络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提炼出了较为热门的数个岗位,并作了相关分析(见表1),作为专业和课程建设的依据。通过以上主要岗位就业率的分析,计算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基本可确定为:网络工程、网站建设与发布、网络编程等。其专业特色既区别于研究生、本科教育培养的网络软件技术开发师、网络系统集成师,更不同于中技类学校培养的网络操作员、网络维护员,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公司、学校、行政事业单位的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设计员、网络安全与维护员,同时具备一定的网络工程设计能力、网络软件的阅读能力和初步的开发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锻炼将成为面向应用领域的网络工程师。网络工程重在网络技术原理、网络互联技术、网络产品与技术的销售、培训、网络管理与安全以及工程设计与实施等知识的应用;网站建设重在网页制作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网站管理与安全、信息发布等知识的应用;网络编程重在程序的阅读、程序调试与简单程序开发等知识的运用。
二、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结构分析计算机网络专业必须围绕岗位群设置课程群支撑体系,课程改革也必须围绕岗位群以知识建构和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对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来说,按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其结构应该由基础素质性课程、专业能力性课程和专业发展性课程等构成,而且各阶段需有对应的课程群来支撑。基础素质性课程是专业能力性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的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张六成(开封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河南开封475000)摘要: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应从分析岗位群入手,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结构。其课程体系结构由基础素质性课程、专业能力性课程和专业发展性课程等构成,而且需要对应的课程群来支持,还需要教师、计划、环境、考评等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