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预防和治理腐败应有新思路(一)

新形势下预防和治理腐败应有新思路(一)

详细内容

[摘要]腐败是社会不和谐现象的表现之一,腐败是我们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社会发展中,需要亟待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探讨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腐败预防治理
  
  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取得了廉政建设反腐工作的新成效。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仍然还很不理想,暴露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新形势下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抓好腐败治理的工作。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
  (一)政府规模和政府职能的协调发展
  我国人口数量巨大,政府组织和政府服务人员巨大,政府规模上应从我国的国情和政府工作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政府规模,适度精简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设置政府机构。另外,在政府规模上,合理确定和配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只有合理确定和配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才能防止行政权力过于集中,才能保证行政权力在适度的范围和领域内发挥作用,减少行政权力的滥用,才能够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二)在管理方式创新中规范行政权力
  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要科学设计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建立起客观公正的评估机制,对政府管理效益、效能进行评估。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立信息网络监察,实现全程及时监控,监督由事后变为事前,由柔性变为刚性,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二、科学发展观下创新制度建设的思路
  (一)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制度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通过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理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增强认识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紧迫性。要通过正确处理反腐倡廉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关系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把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己任,又要把维护干部合法权益作为职责;既要坚决惩治腐败,又要善于有效预防腐败;还要促进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
  (二)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上要有创新
  加强监管,不能“走过场”,纪检监察部门应认真做好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办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信访举报工作机制,对群众举报信件,要一查到底,要实行信访督办案件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大违法查办责任追究工作,建立健全由人到案,由案到人的查案工作机制。
  (三)提高国家工作人员办事意识上有创新
  要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办事制度,加大违法办事的惩治力度,对出现的违法违纪案件严格依照制度处理,做到奖惩严明,并加大宣传力度,对违法办事人员在福利待遇,干部考核提拔使用上加以限制,使违法办事的“成本”大大加强和提高,从而提高和规范国家工作人员的依制度办事意识。推进监督工作规范法,完善监督管理机构。
  
  三、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防线建设的思路
  (一)要崇尚德治,重视道德与文化的作用
  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注重党员的思想道德建设。要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要把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作为抓好德治的根本。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人,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从根本上增强政治免疫力,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袭,经得住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长期执政的考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良好的从政道德。把内在的道德要求付之于长期的从政实践,真正做到廉政、勤政、优政。要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以权谋私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立党为公,用权为民。要把抓好提高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和自律意识作为抓好德治的重要内容,要让广大党员干部随时随地都能严于律己,慎于小节、管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