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水利工程论文>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问题探讨(一)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问题探讨(一)

详细内容

摘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投资不足、前期工作深度不够、项目管理不规范及未能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是影响其加固进度及质量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病险水库 除险加固 综合治理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of reservoir stabilization for danger release

Abstract:The main reasons of influencing the progress and quality of engineer are the shortage of fund,the less previous work and the less standard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The writer points out the way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reservoir;stabilization for danger release;synthetical remedy

1 前 言

  我国现有各类水库84926座,其中大型水库415座,属部门管理的342座,中型水库2618座,小型水库81893座。这些水库为防御洪水灾害和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许多水库存在着标准偏低,达不到有关规范、规定要求,以及工程本身质量差,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形成了大量的病险水库,工程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或不能充分发挥其兴利效益。有些病险水库下游是重要城镇、厂矿、交通干线,位置险要。影响城镇安全的大、中型水库全国有1218座,其中近300座为病险水库,这些险库急需抓紧除险加固。

  从1976年至1985年全国加固了大型病险水库65座,其中包括丹江口、密云、大伙房等重点病险水库。1985年以后,部又列出全国第一批、第二批重点病险水库81座,现已竣工的有46座。除险加固后,效益十分显著,以官厅水库为例,除险加固投资仅0.41亿元,却增加库容20亿m3。保障了北京的安全。

  由于更改资金不足,绝大多数水库缺少正常的维修改善,工程不可避免地发生老化失修,以致新的险库又不断出现。目前,仅大型险库数量就比1993年增加27座,中、小型险库增加更多。按照目前的投入水平,许多病险水库短期内仍无法得到除险加固。

2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议

  为加快病险水库治理步伐,提高质量,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采取多层次、多渠道融资的办法,为病险水库加固提供资金保证

  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投资大、周期长、社会效益显著,应以公共投入为主。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都应建立相应的专项治理资金。但是,要加快病险水库的治理步伐,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为此,建议根据病险水库加固的现状和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融资政策:将大型险库加固列入基建项目。由国家投资;对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或水库加固后经济效益较好的中型险库,可利用贷款、发行债券及股份合作等方式筹资加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或主要体现社会效益(保安)的中型险库的加固,应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或受益区配套为辅;至于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则应以地方投资为主,国家可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或采用以奖代补的政策。同时,结合病险水库治理,积极稳妥地搞好小型水库的产权制度改革。在防汛责任制得到切实落实的前提下,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筹集治理资金。对病险水库较多且加固进展缓慢的地方,在除险加固任务未完成前,尽量少建或不建新水库,尽可能将资金投向现有病险水库的治理。

2.2 强化病险水库加固的前期工作,为搞好病险库加固夯实基础

  搞好前期工作是保证病险水库加固进度及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要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2.2.1 做好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 1995年部颁发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在病险水库加固前期工作开始时,大坝安全鉴定主管部门应组织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资深专家,严格按此办法全面准确地查找出水库存在的各种隐患,实事求是地确定水库的安全类别,科学而又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固措施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2.2 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病险水库存在的严重隐患进行探查 病险水库的某些隐患,隐蔽性强。由于没有“对症下药”,致使其历经数次处理,仍未能彻底根治。这就需要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对这些隐患进行调研,找准隐患部位,分析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措施。如陕西省宝鸡峡灌区的大北沟水库,自1972年水库建成蓄水以来,左坝肩绕渗严重,虽经灌浆处理,但由于未能找准渗流途径,处理效果不明显。2000年2月管理单位委托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运用现代物探技术(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法、瞬变电磁法、自然电场法)进行物探,查清了左坝肩的渗径大约在原灌浆处以左70~170m区间内,为彻底根治水库左坝肩绕渗提供了依据。

2.2.3 除险加固应与增容和恢复库容同时考虑 许多病险水库因存在安全隐患,汛期只能降低水位运行,调蓄能力大减;有些险库淤积严重,直接影响其效益的进一步发挥;有些险库,只要采取一些投资不大的工程措施,就可新增部分库容。在水库的病险得到有效排除的前提下,增容和恢复库容是提高水库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的一条费省效宏的途径。据初步测算,采取除险加固和排沙减淤等措施,恢复、增加或保持每1m3库容所需投资仅是新修水库的1/5左右。因此,对水资源紧缺地区有增容或恢复库容潜力的病险库,即使在投资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也应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2.2.4 除险加固应与综合利用及管理设施的改善相结合 病险水库由于修建时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建成后投入的更改、维修资金不足,普遍存在着防汛调度系统、雨水情测报系统、防汛道路及防汛物资仓库等管理设施难以满足要求的问题。病险水库加固规划时,应考虑增设防汛指挥调度网络系统及通信预警系统、水文水情测报自动化系统、大坝监测自动化系统等先进的管理设施。对不能满足需要的防汛道路及防汛物资仓库等管理设施一并予以改造。

2.2.5 努力提高病险水库加固的科技含量 前期工作应思路新、起点高,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力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在病险水库加固时,应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广泛依托科研、设计、、大专院校等方面的技术力量,加以推广应用。坚持加固与提高、加固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力求在病险水库治理的技术经济方面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