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水利工程论文>福州市内河污染治理探讨(一)

福州市内河污染治理探讨(一)

详细内容

摘要阐明了内河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叙述了福州市内河治理的概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福州市内河污染治理对策。
  关键词内河;污染治理;概况;问题;对策;福建福州
  AbstractThe role of inland rivers in city’s development was summarized. The pollution control status of inland rivers in Fuzhou Ctiy were introduced,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Then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Key wordsinland river;pollution control;stastus;problems;countermeasures
  
  生态城市与城市内河治理问题在近几年来逐渐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焦点[1],这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切实相关。如何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其中内河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全球范围内对城市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内河的传统治理方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内河进行管理和整治成为了新的议题[2]。讨论了生态城市的由来与发展,分析了内河在“生态城市”中的作用。介绍了内河污染的来源与内河治理的方法。内河治理的方法一般分为工程方法与生物方法,国内采用的主要方法为工程方法,如:内河河道整治工程,生态补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厂与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等,在城市内河的治理中取得初步的成果。
  1内河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是人群积聚的地区,城市的发展依赖于供水、污水处理和防洪安全。一旦遭遇干旱、洪水、污染,城市水循环就会被破坏,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要建设生态城市,首先必须处理好城市内河的污染问题。
  1.1河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来,人类就依水而居,近水而种。河流与城市的产生、发展息息相关,河流为城市居民供应了用水资源,浇灌土地和为物资运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而近代城市发展中水资源的作用更为突出,城市生活、工业、服务业、公共事业及景观环境的建设和发展都与水资源密不可分[3-5]。居民生活必须要有充分的用水保障,工业生产必须水资源充足,优美的城市环境更离不开清洁良好的水生态系统,而河流在水运交通、改善气候、稀释污水、排除雨水以及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2河流对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的景观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城市的文化和民族特色,但它又与城市内河的状况密切相关,二者相互衬托。福州市因为内河问题严重而影响了周围的城市景观。河流的水质对于城市的景观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的风水学历来注重水在景观中的审美作用。福州市的光明港,是个风景优美的港湾,在傍晚的时候还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因生活、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垃圾堆放而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不仅破坏了光明港的水质,连周围的景观也遭受到了破坏。
  1.3河流在内涝方面的作用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一个城市有好的水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在降水丰富的季节还可以调节水资源分布,特别是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在2005年的10月,“龙王”台风造成了福州市100年一遇的内涝,经济损失惨重,而当时福州市内河水生态系统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几十年来福州市内河存在断流现象,水质状况被破坏,因而在内涝方面的作用减弱。
  1.4河流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总体生态环境质量。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灾害防御,涉及各行各业,关系千家万户,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流域性和系统性,它受到特定的地理、区位、环境变化和水文、气象因素的影响。城市的用水、治水、管水在客观上具有其复杂性和艰巨性[6],因此内河污染治理的治理是保证优良生态环境的关键。
  2福州市内河治理概况
  福州城区依江而立,闽江下游河道穿越而过,注入东海,其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城区内河网密布,约有90条,长约200km,水网平均密度3km/km2以上。纵横交错的内河形成了以白马河为主的西区水系,以晋安河为主的东区水系和以光明港为主的河口水系。
  2.1福州市内河发展历史
  福州市地处闽江下游,与大海近在咫尺,历史上的福州内河纵横交错,北面高山上的溪水汇集流入城内,另外相当的一部分内河是唐宋以来护城沟濠的遗迹。东西南北交织成网、井井有条。水网平均密度之大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都属少见,积水面积达159.77km2。
  唐代中和年间(公元881~885年)福州经济繁荣,人口稠密,观察史郑镒再度修筑城池,设5个城门,每个城门均有宏伟壮观的护城河。在明嘉靖三十八年间(公元1559年),城区修筑了7个城门及4个水门关,以沟通城内外的河道。而不断筑起的护城沟壕逐渐演变为今日纵横交错的福州市内河。到明清时期,中原百姓因避战乱,而大量涌入福州,使得福州人口骤增,开始了福州市内河的脏乱臭的年代。
  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工业废水的无节制排放,内河问题愈发严重。有关部门曾作过统计,仅1990年,福州市内河总的污水排入量约为24t,而工业废水约占了50%。晋安河上游的污水在无法随着退潮汇入闽江的同时[7],又随着下一次涨潮往上游回流,导致大量的污水在内河深处回荡、无法退却,因此内河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2.2福州市内河治理工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市领导、部门为了加强对内河污染的管理,解决城区内涝、改善内河水质,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工作,并设立了内河管理处,展开了一系列的治理工程:一是内河排涝整治工程。针对内河淤积严重、河床不断淤高、内涝频繁的问题,在对城区内河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涝灾成因,校核了各内河现有的排涝能力,根据城区各地段控制性标高,提出了满足设计标准的各内河各河段整治、疏浚、拓宽的方案,并已在城区内河大部分河道实施,且取得一定的效果,特别是西区的白马河,效果显著。二是内河生态补水工程。生态补水工程又称引水冲污工程。在文山里和西河建立的抽水泵站引用闽江水,而在金山的抽水泵站则是引用乌龙江水,以此来改变内河的水动力条件,加大内河水流流量,提高流速。利用内河与闽江相连的地理位置,使内河稀释后污染浓度比较低的水排入闽江。这种生态补水的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内河的水质,特别是鼓楼区和晋安区受益最大。
  2.3污水处理厂与污水管网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