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远程监护系统在赈灾救护中的应用(一)

远程监护系统在赈灾救护中的应用(一)

详细内容

摘 要:远程监护系统是利用短信平台发送生命体征的参数。人体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的参数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是判断机体健康状态的基本依据和指标。当机体受到伤害时,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首先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可反映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动态变化。因此,通过远程监护系统的数据传送和查询,使各级救护人员及时掌握危重伤病员病情变化,指导现场救治,辅助给出救治方案,有助于减少伤病员伤残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远程监护系统;赈灾;救护;人体信息。

  1  构成及工作原理。

  基于GSM 的短信息服务是一种在移动网络上传送短信信息的无线应用,是信息在移动网络上存储和转接的过程 。由于公众GSM 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联网和漫游,而基于GSM 网络的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正是借助系统网络信号,利用短信自助业务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

  系统中各模块相互独立,彼此又相互依赖,共同完成数据的传输。数据收发模块在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系统的核心模块。该系统以双单片机为核心,通过通信接口在物理层上实现GSM模块的连接,达到远程的目的。人体的生命体征,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分别由相应电子模块采集并传入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监护装置按键或超级管理员手机进行显示和设定。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手机号码利用GSM 网络将测得的数据编辑为一条短信发送给监控中心主机进行处理或发送给指定手机。

  2  使用方法。

  连接同普通心电监护仪;按键设定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上下限参数,并根据需要调整各项参数;设置系统通过GSM 网络监护装置将监护信息编辑成短信自动输出至监控中心主机或发送至指定手机。

  3  救护中的实际应用。

  在赈灾救护现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救治条件的简陋,地震伤员的早期救治和后送以生存概率为主要考量。对16 例失血、休克、严重感染及掩埋的伤员等生命危险的患者给予远程连机监护,重点处置;并通过现场观察和远程监护生命体征的参数,评估伤员的病情,辅助给出救治方案,并得到及时救治。病情平稳后伤员安全后送,减轻了救护现场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伤员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