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教学应用策略(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初中语文 应用策略
【论文摘要】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伴诗歌教学展美、激散文教学怡情这两方面谈谈多媒体教学应用策略。
初中语文内容丰富,有许许多多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优秀篇章,但学生有时只看文字感觉单调、乏味,所以教师应适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审美内容变得声像并茂、妙趣横生,并能让静止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从而使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于感染力,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多媒体教学的两点应用策略。
一、伴诗歌教学展美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它或寄情于花草,或抒发个人壮志遭遇,诗歌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审美享受。
1.利用图片,再现形象,展示美的意境
诗歌的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了解诗歌“景语”中所蕴涵的“情语”,将有一助于对诗歌的理解。如果调动画面,在屏幕卜展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借助景物调动学生的联想,将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体味诗歌的感情、意境。如王维的公使至塞上》,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我就利用优美的图片展现诗中的美丽画卷,边塞出征图在一片苍茫中,诗人驾着单车跋涉于荒漠中;征蓬归雁图:飘飞的蓬草、成排的大雁,让同学产生无限的遐思;大漠孤烟图:空旷辽远的大漠、寂寞笔直的狼烟;长河落日图:一望无际的黄河、浑圆温暖的落日。在同学们理解诗歌内容时适当的展示图片,利用图象帮助学生再现诗人所见,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由此来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内涵。教《再别康桥》时,诗中的画境优美,以剑桥大学为主衬景依次用大屏幕展示“挥手作别云彩图”、“河畔金柳倒影图”、“青草水底招摇图”、“榆阴浮藻清潭图”、“撑篙漫溯寻梦图”、“黄昏夏虫沉默图”、“招手惜别云彩图”。学生们兴致极高,在欣赏剑桥大学美丽画卷的同时引发了他们诸多的美妙遐想。
2.借助声音,配乐朗诵,展示美的情境,上好诗歌单元的课,对于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如《再别康桥》借助语桐录制的录音带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体味诗歌意境。课前播放歌曲《再别康桥》渲染依恋气氛,课上先播放语桐的配乐朗诵,听读初步感受,然后听录音进一步体味讨论该诗体现的情绪。再听录音,尽量模仿名家朗诵并化为自身体验,达到深人体会、用心感受的目的。在这一节课中,朗读带起了桥梁作用,一方面在开始时把学生带人诗歌意境,另一方面在结束时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融为一体,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艺术化的朗读,鲜明地表达出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思想感情,渐渐地引领学生感受诗的魅力、诗的情境,在丰富的诗情中受到陶冶。
二、激散文教学怡情
1散文是“钟情”的艺术、是美文,它充溢着浓烈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人们常用诗情画意来评价优秀的散文作品。所以,当我们在阅读一篇散文佳作时,就好像是在欣赏一幅优美的画卷,同时又似乎是在读一首动人的诗篇。因此,在进行散文教学时,不但要使学生体会散文,懂得散文的写作技法,而且要有效地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全方位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