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上好中学体育课之我见(一)
详细内容
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的说法众说纷纭,但是作为教学一线的一名普通体育教师,如何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才是根本,十几年来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收到一定的效果。
1 体育课堂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是其源泉。人的各种学习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在校的各种学习活动也总是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他们从久坐的教室来到操场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舒散一下禁锢着的筋骨,放松一下绷紧的大脑,希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活动,在他们看来体育课就是“玩乐”,这种玩乐实际上是作为体育锻炼动机,是促进一个人与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因。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又苦又累而容易产生疲劳或厌倦。反之,如果他对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把“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在十几年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用下面几种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①思想教育法:“人的动机可以激发,可以转移”。通过宣传体育运动的特点及作用,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学习运动技术的欲望。从而激发学习动机,达到完成体育教学的目的。②激励法:如在教学中对练习积极,情绪高涨的学生提出口头表扬,对掌握技术差的学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也应进行鼓励,使他们也享受到提高的快乐。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和信心。③直观法:通过技术的实战演示给学生形成生动的直观表象,经常变换教学方法,并组织班级和小组之间的对抗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愉快的进行学习。
2 认真备课做好学生体育课准备部分的活动安排,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
科学的安排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是使一节体育课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体育教师应善于运用和组织一节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准备活动要针对学生上课时的机能状态,学生上体育课之前,由于不同班级的不同安排,其身体的机能状态也可能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上课的具体情况,应采用针对性的准备活动。
例如学生的兴奋性较低,就应进行一些节奏较快、幅度较大的活动,以提高其兴奋性;学生如因某些特殊情况,上课伊始就表现出过高的兴奋性,则应根据具体情况,从两种不同的方法中选用一种:一是进行缓和而有节奏的活动,以使其兴奋性转入正常;二是通过较大强度的活动,诱发周围神经细胞的抑制。如果学生刚上完课间操,则应突出安排一些专项准备活动;如果学生平时的机能水平较高,准备活动的时间则可适当缩短些。运动量要适宜,运动量过大,学生体力消耗大,影响授课任务的完成;运动量过小,则失去准备活动意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气候条件,都应作为安排准备活动量大小的依据。比如冬季应选择运动量大一些的内容练习,准备活动时间稍长一些,强度和密度稍大一些;若气温高,准备活动时间应短些,以减少能量消耗。准备活动的运动量是否合适,可根据学生的自我感觉和教师的观察进行分析判断。在准备活动即将结束时,如发现学生额头微汗,自感身暖,脱去外衣,情绪已调动起来,对即将进行的授课内容开始跃跃欲试。迹象表明,已经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生理和心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