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浅谈中学班级德育教育方法(一)

浅谈中学班级德育教育方法(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证,关注德育工作、探索德育方法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的话题。中学生因处于人格塑造期,班主任身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更有责任将德育渗透在教育和管理中,搞好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下面我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就如何做好中学生德育工作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逐步成型的基础教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心理多变、情绪不稳、思想活跃,既容易接受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丑恶现象的侵蚀和危害。因此,要采取多种多样、易于为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历史教育和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同身受,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良好教育环境中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用高尚的品格感化学生
班主任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德高为师、学高为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诠释。育人者必先育己,不正者则不能教人。当今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模仿性强,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要比一般教师多,示范性也比一般教师大,所以,班主任应以高尚的品质给学生巨大的感化。在学生眼中,班主任应是进取精神的化身,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具备广博精深的知识,并完善其知识结构,同时要求班主任努力掌握教育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佳效果。班主任还应该充分发挥敬业精神的潜在影响作用,学生总善于观察分析、概括综合自己老师的形象、特征和人格,都爱模仿班主任的言行、习惯,正因为如此,班主任必须慎重地修养人格,严格要求自己。
三、真诚以待,不漠视学生的细微举动
庄子有言曰:“真者精诚所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要创造让自己感动的人,首先老师自身就不该是一个冷漠的人,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该拿出百分之百的诚心。懂得感动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情感因素,美好人生是由无数个感人的细节构成的。
作为老师,应该善于捕捉学生细微的情感表现,对学生的成长更有效的往往是感性的呵护,而不是理性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