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施初中数学课题学习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课题学习;初中教学;意义
论文摘要: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是《课标》中最富有特色的内容,它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理解和把握“课题学习”的意义,对于开展数学课题学习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课题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有利于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所谓数学“课题学习”,就是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科研”或者“微科研”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参与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初中数学“课题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最富特色的新增内容,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的7~9年级以“课题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强调了以“课题”为标志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课标》中的“课题学习”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理解和把握“课题学习”的意义,对于开展数学课题学习将是非常必要的。
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然而资料显示,我国学生一般都欠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课题”形式呈现数学学习内容,会使数学走出传统的“抽象与玄妙”,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传统抽象的数学学习变成有意义的活动参与,数学知识不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对象、一个客观的事实、一打抽象的公式,而是一种由学习共同体建构的、基于情境的、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对课题的探究,学生将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两个重要的基本观念:数学是一个整体――其各部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数学与其他学科、人类生活也是紧密相关的,数学的研究课题可以来源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生活实际,数学知识与方法又能够被用来解决其他领域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及数学学习形成一个较为客观、合理与全面的认识。数学课题学习的这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数学的兴趣,学生随着它进入数学的世界,感到新奇与兴奋,必然会以最高的热情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学习中去,在数学实验中感叹数学的奇妙并加深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在数学建模中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体验学习数学带来的自信和成就感。
2.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数字时代的知识时刻在更新,学校和教师显然不可能为学生准备足够的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知识,必须使学生具备不断获取新知的能力,即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会学”,即学会学习,为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做准备。就数学学习而言,应更注重于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数学观念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具备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坚忍不拔,顽强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使他们具有自主学习的实践。数学课题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活动,通过数学课题学习,学生可以学会搜集资料、利用信息,学会制定方案、实施计划、学会自我调整和自我评价并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