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快乐教学”的研究(一)

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快乐教学”的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通过对“快乐教学”的反思,指出快乐教学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夸大“快乐教学”的作用。同时,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取舍,该用“快乐教学”方法时就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
  [关键词]快乐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 反思
  
  近几年,随着新课改在全国各地方的开展,各地教育部门都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提出了不少具有创意的教学改革思路,其中,“快乐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许多地方一提到教学改革,就必然提到快乐教学,甚至于有的地方教育工作者认为,能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快乐教学”是一堂好课的标准。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走入了误区。
  
  一、“快乐教学”依据的反思
  
  任何一种教学理论与方法都有它的理论依据,同样,快乐教学也是,它的依据就是: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达到学习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从以上快乐教学的理论依据来看,快乐教学的前提是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只要抓住了这点,教师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并不否认孩子的天性是好玩,适当的抓住孩子们这一点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别是长时间的学习,在如此情况下,教师有时可以采取措施来实施快乐教学,不过,时间长了学生也就厌烦了,教师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教学效果。所以对“快乐教学”的使用上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让学生厌恶快乐教学。
  
  二、对“快乐教学”方法的反思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快乐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第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第三,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第四,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第五,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
  笔者认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是很重要,但并不适合所有的学校、所有的班级、所有的学生。因为初中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太好,如果一味地在课堂上强调民主、平等、和谐,那么有的学生会不惧怕教师,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置之不理。既然可以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置之不理,那么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对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要求教师在平时搜集“快乐”的素材时注意多多积累。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素材都有利于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的,我们搜集到的每一个素材都要思想品德课课堂内容相关才行,这样我们在教学时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快乐教学”以快乐为载体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快乐”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而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有些老师不注意对“快乐”素材的适用性把握,全凭心血来潮,不管对本课有关还是无关,想到什么有趣都讲。结果学生是乐了个前府后仰,但却感觉与本课知识无任何关系,有点不知所谓。这样的“快乐”只会被证明是一种哗众取宠而无聊的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