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色香在掉鱼中的作用
详细内容
篇一:《中草药钓鱼开胃诱饵配方及用法》
“如何发挥诱饵功能促鱼咬钩,.......千方百计打开鱼的胃口促其咬钩,这才是钓鱼人的积极态度。
二芽,山楂肉,来伏子,肉桂,郁金片,大黄,山奈,随手香,薄菏
将上述材料装入瓶中用一斤半至二斤优质粮酒与30g红糖,浸泡一周后(本翁推荐尽量两周后使用),取出适量药液,浸透所要小米或碎大米,24小时即可用于撒窝。
篇二:《浅谈中草药在鱼病中的应用》题目浅谈中草药在鱼病中的应用
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专业水产养殖
年级2012级
学号21217059
姓名彭超
任课老师徐海圣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11月11日
浅谈中草药在鱼病中的应用
彭超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310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阐述了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中草药在鱼病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草药;鱼病;应用现状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鱼病问题日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不合理的高密度养殖、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病害产生耐药性以及化学药品的使用严重污染池底产生有害物质所致。由于水产养殖病害的日趋严重,养殖中所使用的渔用药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抗生素、促生长剂、杀虫药等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药物残留量大、抗药性强等问题,既危害人类健康,又污染了环境。在我国,中草药用于鱼病防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草药以其天然、环保、无残留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中草药还具有抗病菌[1]、抗病毒[2-3]、促进免疫功能的有利改善[4]及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克服了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的缺陷,被作为“绿色药品”日益广泛应用于水产动物养殖。此外,中草药副作用少,毒性低,不产生抗药性,做到了生态、健康、高效,还能调整鱼体新陈代谢,提高抗应激能力,具有抗生素作用、营养作用、双向调节作用及诱食作用等功能。因此无残留、无污染的中草药越来越受到重视,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当今水产业研究的热点。
1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
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中药是中医常用的药物,草药是指民间所应用的药物。作为天然、环保的绿色药物,其来源广、成本低,但疗效慢、作用时间长。随着绿色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推广,开发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使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中草药成为当前水产药物研究的重点。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望成为将来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从而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1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中草药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一种中草药中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一般来说,中草药除含有大量多糖、有机酸、甙类、生物碱、萜类以及醇类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外,还含有一些未知的促生长活性物质及一定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脂肪、植物色素等。这些成分可增强食欲,促进机体代谢和消化酶的分泌,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从而加速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增强其体质,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急能力,改善水产品品质。试验表明,黄颡鱼在食用了中草药添加剂后,不仅增重效果明显,而且经济效益高,尤其是当党参、甘草等回味中草药的组成,不仅增重比例高出44.62%,饲料系数降低了O.37%,蛋白质效率也提高了0.40%。[5]
1.2中草药的作用机理
中草药提取于自然,并保存了其自然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其低残留、毒副作用小、多功能性、能全面调解机体的生理功能,兼具营养{中药色香在掉鱼中的作用}.
物质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其中含有的免疫活性物质有多糖、有机酸、疳类,生物碱及一些挥发性物质,但每一种有效成分对肌体的免役系统的调节方式都不一样。多糖具有刺激网状内膜系统、诱导淋巴细胞、脾脏细胞再生和增加巨噬细胞的功能,提高细胞杀伤活力、诱导产生干扰素等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反应能力;有机酸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疳类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及淋巴毒素,增加体细胞的数量,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大多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含有的生物碱、黄酮、香豆精等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黄连素可与DNA形成复合物,抑制DNA合成;黄酮能影响细菌的呼吸,抑制RNA的合成;金银花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胞壁的合成;黄芪可刺激细胞产生
[5]干扰素,直接抑制或破坏病菌的繁殖能力。
1.2.1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中草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刺激非特异性免疫力。即多糖及甙类化合物中草药可以激活机体的溶菌酶活性和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从而提高机体抗病性能。中草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改善免疫机能。含有生物碱、多糖、皂苷、蒽类、挥发油、有机酸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成分的中草药都不同程度地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的数量。苷类可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和B细胞功能,促进机体生成、抗原抗体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并促进诱发其产生干扰素。二是提高应激能力。当机体处于不利环境下,或受到有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子干扰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力和耐受力。覃振林等的试验表明,复方马齿苋可提高南美白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6];李延友等在河蟹扣蟹饲料中添加经筛选的中药添加剂,对扣蟹的UL活力和SOD活性有明显的增强作用。此外,中草药对内分泌功能也具有调节作用,部分药物可以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7]
1.2.2抗病原作用
中草药本身具有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生成及提高自由基酶类活性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病原作用,部分中草药会对某一类病原具有良好的抑制或杀灭效果,而大多数中草药往往同时对多种不同病原具有良好的抑制或杀灭效果,所以其能直接杀菌、抑菌、抗病毒、抗原虫。有些中草药具有抗细菌毒素作用,能使细菌毒素直接灭活,宋学宏等用酒精回流法提取板蓝根、大青叶、地锦草、班地锦、马齿苋、蒲公英、车前草等9种常用中草药对强毒株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这9种中草药均显示出一定的抑
[8][9]菌效果。张梁通过研究表明,少量大蒜素就能有效防治大口鲶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罗林等的研究表明,大黄、五倍子、金银花等药物对屈挠菌有一定抑制作用[1]。薛飞等研究苦参生物碱及其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同时,许多临床研究证明中草药对鱼类病毒病有良好疗效。何文辉用大黄粉拌饲料投喂,可以有效防治鲤鱼痘疮病[11]。陈孝煊等的研究发现,黄芪、人参等具有促进抗体生成及免疫调节的功能,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12]。刘松岩等论述了苦楝含有川楝素、对肠肌有兴奋作用,能使虫体自发活动加强,出现间歇性剧烈收缩,造成能量供不应求,使虫体失去附着力而被驱除;南瓜子含有南瓜子氨酸,对虫体有先兴奋后麻痹的作用,由于兴奋作用而使虫体缩短,活动明显增加,甚至引起痉挛性收缩;贯众含绵马素,对绦虫有强烈毒性,有驱虫作用;槟榔含生物碱,对绦虫有较强的麻痹作用,使虫体瘫痪,失去吸附肠粘膜的能力,同时由于拟胆碱作用,胃肠蠕动增强,有利于虫体排出[13]。此外,黄连、黄柏、紫花地丁等对皮肤真菌有效。[10]
1.2.3诱食作用
鱼主要靠嗅觉和视觉觅食,鱼类诱食剂能刺激鱼的嗅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引发鱼类食欲,促进鱼类连续采食,增加食量,从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中草药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天然营养物质,能促进动物机体的代谢和蛋白质及酶的合成,进而促进动物生长,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很多种中草药中含有能有效提高水产动物摄食率
的成分,如大蒜和洋葱具有含硫的挥发性低分子有机物而带有的特殊气味,从而起到诱食作用。韩妍妍等根据中草药药理设计制成6种复合试剂,以鲫鱼为对象进行诱食性试验,研究表明6种中草药复合试剂对鲫鱼都有极显著的诱食效果[14]。丁光等研究表明,草鱼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龙胆、阿魏和黄柏均对草鱼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并且以添加0.1%的龙胆效果最佳[15]。
1.2.4改善水产品品质
饲料中添加杜仲叶、大黄、苦参、甘草等中草药,可提高水产品的品质。日本大学药理部研究表明,在人工池养鳗的饲料中添加2.5%的杜仲,可使鳗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增加,
[16]改善鳗的肉质。邱小琮等在异育银鲫基础饲料中添加中草药配方Ⅱ,可显著提高异育银
鲫鱼肉的脂肪含量,从而改善鱼的肉质[17]。
2防治鱼病中的常用中草药
近些年来,鱼病工作者开始重视中医药理论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出不少中草药鱼药配方制剂。因此有必要推广中草药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的使用,现介绍一些常用于防治鱼病中的中草药。
2.1大蒜和大蒜素
大蒜为多年生草本,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具有强烈的蒜臭气,其有效成分为大蒜素,大蒜素为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的蒜臭,是一种植物杀菌素。遇热不稳定,置室温中2d失效,遇碱也易失效,但不受稀酸影响。大蒜含有的蒜素,具有很强的抗菌力。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作用较强,全国各地农家都有栽培,主要用于防治肠炎病。大蒜有效成分为大蒜素,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鱼类烂鳃病和肠炎病等。
2.2五倍子
五倍子又名倍子、百药煎、百虫包。为漆科植物盐肤木、青鼓杨的叶片或叶柄,因受五倍子蚜虫的刺伤而生成襄状虫,鲜时为绿色,干燥后变成黄褐色,呈不规则的圆形或长圆形,表面光滑或有突起,外壳为胶质,中为空腔,内含蹂酸,能凝固蛋白质,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抗菌作用主要存在于皮部,而心部的煮液则无抗菌作用,用于防治粘细菌、气单胞菌和假单胞菌引起的鱼病。
2.3地锦草
地锦草别名奶汁草、酱瓣草,一年生草本,长约15cm,含白色乳汁。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地锦草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及没食子酸,有强烈抑菌作用,抗菌谱很广,并有止血与中和毒素的作用。药用全草,可单用,也可与铁苋菜等合用,主要用于防治鱼类肠炎病及烂鳃病。
2.4大黄
大黄别名黄良、将军、川军,多年生高大草本,茎直立,高2m左右,光滑无毛、中空。分布于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省,生于山地林缘半阴湿的地方。大黄的根茎含蒽醌衍生物,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对细菌有抑制作用,有收敛、泻下、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用根茎可防治烂鳃病和白头白嘴病。
2.5黄连
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黄连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连含有小檗碱、阿魏酸、黄柏酮及多种微量元素。黄连抗菌谱广,其煎剂体外试验,极低浓度即开始阻止霍乱、肠伤寒、痢疾菌的繁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也均有对抗作用;此外,对枯草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也有抗菌作用。黄连加大蒜治疗草鱼肠炎及出血性病毒和娃娃鱼、甲鱼肠胃炎等病症效果十分显著。
3中草药在鱼病中的应用现状
3.1细菌性鱼病的防治
关于中草药防治细菌性鱼病的应用和报道最多。常用的药物有穿心莲、大黄、黄芪、黄连、黄柏、五倍子、地锦草、大蒜、生姜、鱼腥草、金银花、艾叶、大青叶、金樱子、紫花地丁、辣蓼等。
吴得峰介绍枫杨树叶、枫香树叶煮水遍洒或拌入饵料投喂,可防治赤皮病[18]。用大黄、五倍子、黄芪、金银花等药物煎汁或内服可有效防治白头白嘴病、烂鳃病。薛仁宇等发现五倍子、地锦草、黄连对从患细菌性颤抖病的河蟹中分离到的ES-1和ES-22株嗜水气单胞菌表现出高度抑制作用[20]。吴德峰等在鳖饲料中添加有连翘、板蓝根、金银花等10多种中草药组成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临床治疗鳖白点病、红脖子病等效果显著
[23][21-22][19]。毛芝娟等从锯缘青蟹体内分离到4株致病弧菌,抑菌试验表明石榴皮和大黄对S9905和S9906菌株表现强抗菌性,五倍子和五味子显示强抗菌性能。王悦荣等研制出中草药三黄粉(主要成分
黄芩、黄柏、大黄),可以有效防治对虾、河蟹、鳖、鳗鱼、桂花鱼、甲鱼等养殖品种的肠炎、烂鳃、烂尾、赤皮、腐皮、溃疡、爆发性出血等细菌性疾病[24]。朱九根等实践表明以空心连子草、大黄、大蒜等中草药组合连用3~4d的前提下,能有效治疗草鱼“三病”,治愈率可达到95%以上,且无毒无副作用。大黄在氨水浸泡12h以上,其药效明显要高于不经氨水浸泡。大蒜在治疗草鱼的肠炎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达到杀菌利便的作用[25]。同时需要指出,在制作药丸时要注意使用黏附剂,以防药效流失。
3.2病毒性鱼病的防治
病毒性疾病在养殖中虽不常见,但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中草药因具有免疫活性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调节体质的效能,对病毒也能灭活或抑制作用。据研究证明,有57种中草药具有抗病毒作用。中草药防治病毒常用药物主要有大黄、穿心莲、黄芩、马鞭草、大青叶、金银花、黄柏、贯众等等。应用较多的是防治出血病、鲢鳙爆发性病毒病、对其他病毒性鱼病也曾有学者报道。
钟青等用大黄拌饵投喂或与板蓝根、乌桕叶等其他中药配伍,可有效防治草鱼病毒性出血病,草鱼成活率也明显提高[26]。周瑞龙等的研究表明用金银花、板蓝根、黄芪、银翘、黄柏、地榆、大黄等可治疗和预防甲鱼出血病、折底板病和腮腺炎[27]。
3.3寄生虫性鱼病的防治
中草药在水产性病的防治上应用较为广泛。水产动物寄生虫主要病原有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常用抗寄生虫中草药有辣蓼、槟榔、南瓜子、苦楝树、青蒿素、苏梗、苦参、巴豆、乌梅、生姜、百部、五加皮、石榴皮等。
姜礼燔等从植物中提取出一种含有篙楝苦皮素的杀虫剂,研究表明该药物为目前理想的一种杀灭蠕虫药物[28]。李好琴用生姜和辣椒汁治疗泥鳅小瓜虫病[29]。张继平等用超声波、冷凝回流以及常温浸泡等方法提取苦参,并研究提取物对车轮虫病的驱杀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提取的苦参生物碱对鱼体鳃部车轮虫病能有效驱杀,而用超声波得到的提取物中苦参生物碱的含量最高,起杀虫效果也最好[30]。杨永仙介绍苦楝树的根、茎、叶能杀死原生动物和驱除肠道寄生虫,如车轮虫和隐鞭虫病。姜礼燔从印楝、青蒿等植物中提取出来并经过加工而制成的一种杀虫剂——青蒿素,选用寄生有车轮虫和指环虫的鲫鱼做灭虫试验,其驱虫效果很好[32][31]。
3.4真菌性鱼病的防治
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生物,对水产动物的卵、幼体和成体都构成危害。鱼类养殖中的真菌性疾病主要有水霉病、鳃霉病、鱼醉菌病、虹鳟内脏真菌等。常用的中草药有苦参、石榴皮、枫叶、铁苋菜、墨旱莲、地锦草、马齿苋、芭蕉心、梧桐叶等等。
篇三:《中药诱鱼法》中药诱鱼法
研究近半年的中药诱鱼法,参看了不少各院校和教授的论文。现在整理一下广为流传的且比较火的钓鱼药酒配方,已供有此爱好者共同研习。
①、鲫鲤草鳊通杀药酒中药配方,来自《钓鱼》
“灵草10克、排草10克、香松10克、阿魏20克、丁香5克、山奈10克、肉桂10克、八角20克、小茴香10克、胡椒5克,曲酒2斤。
②、水库野钓中药酒配方,来自《垂钓》杂志
公丁香50+山奈30+母丁20+桂丁15+甘松10+细辛10+独活10+白芷10+乳香15+川芎10+甘草15+冰片5+大枣6颗,曲酒6斤。
③、西南野钓绝杀药酒中药配方,来自《四海钓鱼频道》
人参,白术各9克,陈皮6,半夏6,茯芩9,木香6,砂仁6,炙干草7,丁香6,阿魏6,排草9,肉桂6,紫河车6,灵草9,草果6,大小回香各5克,地骨皮6克,甜菜碱9,复合维B30颗,最后加白糖15克,味精25克,安定六七颗,加酒两斤。
④、夏秋药酒中药配方,来自《中渔网-鱼饵配方》
胎盘(买干的也行)40g、植物阿魏40g、灵草40g、山奈15g、八角20g、小茴香40、丁香
40、香松40、排草40、胡椒10、肉桂40、泡制高度超市买的5斤装一大桶高粱酒。
⑤、药功药酒中药配方,来自《民间捕钓秘术》{中药色香在掉鱼中的作用}.
药方:公丁、母丁、甘松、小奈、细辛、辛夷、独活、冰片、白藏、乳香、牙皂、大茴、小茴、川芎各15克,巴豆8克,麝香0.5克,将上述16种药买齐为1付,5斤酒。
大型水库夏钓经验
水升水降找准钓位{中药色香在掉鱼中的作用}.
在夏季到来前,水库开闸放水,为防汛作准备,这时水位一降再降。正常情况下,水升则易钓,水降则难钓。水位升
钓位多多,水位降钓位难找。降水时最佳去处,应首选大坝附近。因水库一般在春季就开始放水,持续几个月,使水
库水位不断下降,到了夏季水位下降少则5—6米多则十几米,鱼相对集中,所以要围着坝头转。其次,要垂钓大水面,
沟汊、湾子少钓。道理很简单,因水浅、区域小,鱼没有安全感。
二、钓深不钓浅7
夏季,钓深不钓浅,这个道理凡钓者大都知道。那么,钓多深最佳?各有其说,没有固定标准。总之是夏季钓深也
应有个度,不是越深越好。我想这要根据两点:一是水质,二是水温。水质清澈,钓5米左右最佳。因为大型水库的深
水区域多于浅水区域,鱼类有在深水生活、活动的习惯。我这些年在这些水域垂钓,往往都有很好的钓绩。若持续长
时间的高温天气,无论水质好与坏,我认为还是应在水深5米的地方找钓位。如果气温不是很高,并持续了一段时间,{中药色香在掉鱼中的作用}.
那么,钓位应选在水深3米左右的地方较为合适。
三、风浪钓汉口。不钓逆风处
大型水库无风不好钓,有风浪滔滔。一年时间里大水库水平如镜的日子几乎没有,反而有点小风小浪特别好钓。
3级以上风,浪高约半米,大水面侧风处逆风处无法施钓。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换位,到汉口附近的背风地方下钩。
四、暗流不钓底
大型水库出现暗流是常事,在这个时段鱼往往很少吃钩。如果你稍作调整,情况就很快发生转机。一次我在一陡坡
处垂钓,水上涨很快,我却浑然不知。4个多小时过去,浮漂不停地走,出鱼还是很好,旁边一钓友到我跟前,说水涨
得很快,还走漂。鱼也不吃钩,你这地方不错,听后我急忙调漂,这才知道水位上涨了十几厘米。这么一调鱼也不上了
,自责还不如不调,于是我很快又调回原位,这时又频频上鱼了。从此往后,凡遇到这种情况(暗流走漂)我就钓浮,
钓绩都不错。
五、夜钓好于昼钓)
近年来由于旅游开发,到了夏季水库里游船增多,白天摩托艇、快艇一只接一只来回跑,水面都是一浪接一浪,扰
得你心烦意乱,无心垂钓。到了晚上好了,船靠码头,也无人吵闹,风平浪静,还有一丝凉意,不说别的就这一点足
以使人精神愉悦。晚上采用近钓,往往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拉饵浮钓白条的技术要点归纳
又到梅雨季节,这个时间段是钓白条的最佳时间之一,特别是雨天要比晴天更好钓,现将钓白条的技术要点整理归纳,请各位前辈予以斧正。
一、装备
1、竿:2.7米或者3.6米竿,要求重量轻,以满足钓浮高频率抛竿的要求;
2、漂:水皮漂(竹脚)、7目软尾,总之对漂的要求就是翻身要快,漂目少;
3、大线:0.6-0.8,足矣,建议0.8(目的是配合0.6子线);
4、子线:0.4-0.6,建议0.6,子线长度控制在10-12公分,这样可以减少子
线的弯曲的可能性或者说是更换频率;2倍-3倍钩距;
5、钩:袖钩1号或者2号;
6、广口鱼护+挡针(提高速度的必要条件);
7、配备强磁条的一线式拉饵盘,以达到快速分钩的目的;
二、饵料
白条对饵料,没有太多的要求,基本上都吃,但是要钓好白条,基本以拉饵为主,饵料的要求是雾化好,残留少。
推荐配方:1、老版速攻2号(纵横江湖)80%+金版速攻2号20%
2、蓝鲫2号+虾粉
三、钓法及调漂:
1、钓法:基本上以拉饵钓浮或者说钓一标深为主;
2、调漂:半水(基本以一标深的深度),调平水或者调1目,看个人习惯;
3、操作要点:钓一标深与钓底不同,钓底(先不考虑钓行程)基本抓的口是漂到位后出的动作,钓一标深,基本概念就是钓漂入水后至漂到位前出的口,漂到位后,千万不要等,立马提竿上饵抛竿,以高频率的抛竿,迅速在水面形成窝点,同时钓的过程中,高频率的抛竿也是保证窝子不散的必要条件。
4、抓口:
提高钓一标深的中鱼率的前提:必须非常了解所用漂的特性,何时翻身、下降的速度、到第几目会降速等等,凡是与漂的自身语言不同的信号,就是鱼在就饵。
主抓口:√漂下降过程中大顶漂(中鱼率很高)
√漂该翻身不翻身
√漂下降速度加快
√漂下降速度减慢
√漂未沉至调目就停住
……………
具体抓那个口,那个口的中鱼率最高,因漂而异、因人而异,请在实钓环境中总结。
5、提竿:
钓一标深的提竿方式与钓底不同,要求提竿掌握的力度要恰到好处,用力过大,易惊鱼,请在实战中仔细体会并把握。
四、一标深以外的题外话
很多时候,钓者并不是专门冲着钓白条而去的,但是野钓环境中,有相当一段季节内会有成群的白条前来骚扰,针对底钓鲫鱼造成强烈的干扰,钓一标深,只是钓白条的一种速度较快的方式而已,针对从钓底开始的状况,如何判断白条密度最高的是在哪个水层,显得尤为关键,但凡是漂翻身后马上上顶者,代表白条所在的水层还在上面,此时下拉浮漂(20公分较适宜),伴以高频率抛竿,看接口状况,如果一直存在此现象,则一直下拉浮漂,直至钓一标深。反之,如果开始就钓一标深,若没有口,就上拉浮漂,直至钓底!
篇四:《鱼病中草药配方》治鱼病中药处方
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3g煎汁,取液全池匀称泼洒。也可将收罗的奇怪五倍子叶以堆肥情势堆放在池塘一角,每667平方米用鲜叶15~20kg,10~12天后搅动池水1次,以后每月搅动1次,对防治草鱼赤皮、肠炎、烂鳃等疾病有精良的结果。
2、烟叶、茎:主治肠炎、烂鳃、赤皮病。面积667平方米,水深1m的池塘用烟茎2~3kg或烟叶0.5kg煎汁,与发酵的兔粪10~15kg拌匀后撒施。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
中草药具有药源广、本钱低、疗效好、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长处,被作为“绿色渔药”日益遍及地应用于鱼类病虫害防治中。
一、水产业常用中草药:
1、铁苋菜:又名马菜、血见愁、蚌壳草、人苋。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
在山坡、原野较阴湿的地方。夏日收罗全草可入药,味辛、苦、无毒;具有止血止痢、抗菌解毒等成果。重要用于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大黄:又名锦纹、将军、马蹄黄、黄良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根茎入药;抗菌谱广,抗菌力强。重要用于防治肠炎、烂鳃、白头白嘴等细菌性疾病。外用时先用氨水浸泡能进步药效;与硫酸铜适用,具协同作用,两种药物均可减量。细致不克不及与生石灰等碱性药物适用,制止大黄降效。
3、黄连: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具抑菌、消炎、解毒成果。重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疾病。
4、黄柏:又名案木、聚皮、元柏。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成果。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5、苦楝:又名楝树。落叶乔木,生于山野、路边。根、茎、叶、果均可入药,味苦、微寒,微毒;含生物碱、萘酚等物质,有杀虫、杀菌作用。多用于防治寄生虫类疾病。
6、五倍子:又名百药煎、百虫仓。为五倍子的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叶上而形成的干燥虫瘿。以叶上虫瘿入药,其杀菌本领强。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白皮、赤皮病等细菌性鱼病。
7、大蒜:又叫大蒜头。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人工在旷野种植。以鳞茎入药,味辛、性温,有用身分为大蒜素;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病及锚头蚤等。
大蒜有杀去世精子的作用,动物比力敏感,细致动物亲本慎用。
8、乌桕:又名油子树、白桕、木梓树。落叶乔木,喜生旷野、河滨。以果、叶入药,味辛、微温、无毒;有杀菌、消肿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白头白嘴等病。
9、地锦草:又名奶浆草、血见愁、铺地红。一年生膝行草本,生在旷野、屋旁。夏秋采全草入药;性味苦、平、无毒;具广谱抗菌、止血散风、清热解毒之成果。用于防治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10、菖蒲:又名水敛草、石菖蒲、石蜈蚣、白菖蒲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善于水边湿地。夏秋采根茎入药,味辛、温、无毒;有抑菌、抗真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赤皮、烂鳃和水霉病等。
11、穿心莲:又名一见喜、苦胆草、四方草。一年生草本。全草入药。有消炎、解毒之成果。常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鱼病。
12、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抑菌、抗病毒、镇定、利尿解毒的成果。可防治细菌性烂鳃、打印、肠炎、败血病等。
13、辣蓼:又名水蓼、辣蓼草。一年生草本,长在湖边、沼泽地、田边。夏秋可采全草入药;味苦、性辛、温、无毒;有杀虫灭菌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鳃、赤皮病、白头白嘴和寄生虫性鳃病、中华鳋、鱼虱等。
14、鳢肠:又名旱莲草、墨莲草。一年生草本,生于田边、水边和湿草地。夏秋季采全草入药,味凉、淡、无毒,具抑菌消炎之成果。可用于防治细菌性鱼病。
15、枫:又名三角枫、枫树、枫香。多年生落叶乔木,多生于山野。采枝叶入药,味辛、平、无毒,有杀虫抑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烂鳃、赤皮、疖疮病和杀灭青泥苔、水网藻。
16、马尾松:又叫枞树、松树。常绿乔木,生于山间。取枝叶入药,性苦、温、无毒;所含松节油、坎烯、二戊烯等有杀虫杀菌成果。可用来防治鱼虱、锚头鳋等。
17、博落回:又叫号筒杆。多年生草本,长在山野。夏秋采茎叶入药,味辛、苦、寒,微毒;有杀虫、灭菌成果。用于防治锚头鳋、鱼虱及细菌性烂鳃等病。
18、马齿苋:又叫马齿菜、酱板草。一年生草本,生于旷野、路旁。夏秋采全草入药,味酸、寒、无毒;有杀菌作用。常用于防治草鱼细菌性肠炎病。
19、大青叶:多年生十字花料植物。以叶入药,含大青叶素、靛苷等,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作用。用于防治疖疮、腐皮、烂鳃等细菌性疾病。
20、仙鹤草:蔷薇科植物。全草入药。有止血和克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作用。可用来防治草鱼出血病、赤皮、肠炎病等。
21、夏枯草:唇形科植物。全草入药。具清热散火、克制病毒的作用。常用作防治病毒性疾病。
22、石榴皮:即石榴的干果皮。其所含生物碱有收敛止泻、杀虫抑菌作用。用于防治车轮虫、波豆虫、三代虫、线虫、绦虫病等。
23、槟榔:棕榈科槟榔树的种子。以果实入药,所含生物碱有驱虫、抗病毒、真菌的作用。可用于防治绦虫病。
24、青蒿:一年生菊科植物。全草入药,所含青蒿酮等有驱虫、杀菌成果。用于防治细菌、真菌性鱼病和蠕虫类寄生虫病。
25、艾叶:一年生菊科植物。全草入药,叶内侧柏酮、杜松烯等物质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作用。可防治出血、粘细菌引起的疾病及鱼类浮头、泛池的抢救。
26、乌蔹莓:又名五爪龙、母猪藤。多年生蔓草,灌木丛中卷攀树枝等它物而生长。以藤叶入药,有杀菌作用。主治白头白嘴等鱼病。
27、蓖麻:又叫大麻子、红蓖麻。一年生亚灌木,随处都有种植。鲜嫩枝叶入药,有杀菌作用。可共同防治草鱼三病。
28、流苏子:又名整鱼藤、青藤子、细叶藤。蔓性灌木,喜生长在深山沟谷的灌木丛中。以鲜藤叶入药。可防治细菌性鱼病。
29、八棱麻:又名走马箭、走马风、陆英等。多年生灌木,长在村边灌木丛中。以茎叶入药,有杀菌、消炎成果。常用于防治细菌性鱼病。
30、蛇莓:又名龙吐珠、三爪龙、蛇果草。多年生伏地草本,喜生旷野、沟边。全草可入药,具消炎灭菌作用。可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病。
31、紫苏:一年生草本,野生于村边、路旁,多为人工种植。茎叶入药,有消炎作用。常用于防治肠炎病。
32、贯众:又名管仲。多年生蕨类植物,多生长在树林、石边、墙脚昏暗处。全草入药,有杀虫去毒之成果。常用于驱杀虫症。
33、车前草:又名蛤蟆叶、田菠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田头地边。全草可入药,含有车前草酸、车前甙,有消炎清热成果。可用于防治肠炎等鱼病。
二、中草药施用方法
1、投喂法:将奇怪中草药洗净切碎(捣烂),与精饲料拌杂后投喂;干药则切碎后煎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