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话题作文范文>g7峰会不是g8峰会吗

g7峰会不是g8峰会吗

详细内容

篇一:《重大揭秘:中国不参加G8峰会的背后原由》

重大揭秘:中国不参加G8峰会的背后原由

G8峰会正在召开,各个成员国家又在筹备一次元首聚会。

所谓的G8峰会,是各国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召开的首脑会。但随着这次会议的升温,一个问题越来越被大家讨论着。

那就是,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高增长的背景下,为什么一个以经济政治合作为前提的多国首脑会议,会将中国有意无意的排除在外?而真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中国缺席G8的背后是什么?从历史渊源来看,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的G7峰会,恰好是“前全球化”时代的落幕。当时的这种大国同盟带有浓重的冷战时代特征,加入此的高门槛是需有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大国地位。当时的中国,当然是两点都不符合。G7国家也看不上我们。不过这种高门槛,随着国际经济政治关系步入新世纪之后,正逐渐变成一种枷锁。所以G7峰会出现了对俄罗斯的首先破例。1998年俄罗斯入伙,G7演变为G8。

看来这种门槛其实早就名存实亡。俄罗斯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民主国家,在经济上也不是个强国,G7显然是主动减低门槛纳新。对于中国入会来说,当年的纯粹高门槛限制已经被俄罗斯打得粉碎,为什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仍然没有加入G8峰会的动向呢?

有人说,这些西方世界会愿意中国加入G8?

其实西方是太愿意了!中国经济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西方诸国对于吸引中国加入G8的意愿甚至非常强烈。德国早在施罗德时期就提出,“出于经济、政治的考虑”,应“尽快接纳中国”进入G8。而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

当年也曾在不同场合明确表达过希望中国加入的愿望。可见单从G8各国的表态来看,中国当年想要加入并不是困难的事。特别是在当下,美国搞页岩气革命,中国已经是中东石油的最大进口国,加上朝鲜半岛的问题,中国在国际问题上越来越有料。

但反而现在这些西方国家对这个问题开始有顾虑了。为什么?我觉得这种顾虑很大程度上是起步于俄罗斯的加入。原来的G7降低门槛接纳俄罗斯的动机本来是希望俄罗斯从此后向西方靠拢,稳固民主制度。但结果呢?事与愿违,普京反而将G8利用为一个展示其铁腕外交的绝好国际舞台,在民主这个问题上反而被美欧看作是向后倒退了。有了俄罗斯的不太成功的“和平演变”先例,G8对中国入伙后是否更顺从就自然不抱乐观态度。

但总的来看,西方各国对于中国入会还是认为机会大于风险的,所以近年来的G8峰会,中国都是作为客座国成为峰会的常客。英国和俄罗斯甚至草拟过扩大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全体加入峰会的方案。

我想,真正阻止中国入会的,并非是西方国家,而是中国自身的意愿——中国不愿意加入G8峰会,至少是未来数年之内不会加入。

这种对国际影响力极强的组织的婉拒,本身就不符合中国在近几年扩大国际影响的初衷。为什么?

中国对于G8峰会的婉拒,恰恰体现出的是峰会价值之外的国家利益。一直以来,中国将自己定位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这有着中国古话中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强硬。事实上,中国现在正在享受着这样的地位。中国以往以客座国身份出席G8峰会时也要不断强调自身的出席代表着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和利

益,恰恰是出于政治考虑而非单纯的口号。中国一旦真的加入G8峰会,首先带来的就是在外交上失去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量,这种顾虑恰恰体现的是中国经济既区别于发展中国家又区别于发达国家的特殊地位。

中国也必须要考虑俄罗斯在加入G8之后的遭遇。当年俄罗斯加入G8看似是西方国家的你情我愿,但是新旧势力的磨合并不愉快。经历了多年漫长的努力后,俄罗斯终于成为八国集团的正式成员,不过八国集团的有些会议俄罗斯仍不能参加,西方七国对于新伙伴的若即若离让俄罗斯的加入一方面要忍受G8带来的体制枷锁,另一方面却无法完全享受峰会的利益,变得非常尴尬。结果呢?反而在加入之后,西方国家屡屡指责俄罗斯的经济体系、人权问题等,指其不够资格参加八国集团。相比之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环境比之与西方意识形态一致的俄罗斯更是大相径庭,中国入会不仅会重蹈俄国的覆辙,甚至结果有可能更甚。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对于加入G8峰会的顾虑体现在,G8峰会是一个发达国家的俱乐部,俱乐部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更多的倾向于西方国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型市场的代表,咱们的产业链结构和竞争力的优势都与西方相左。如果按照G8现有的游戏规则来玩,必然是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阻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气候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还不如中国在G8之外,这样反而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中国无需急于加入G8的队伍,从另外一个层面考虑,这种欲拒还迎的态度,成为了中国在国际关系博弈中的重要筹码。一方面,中国作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强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使得G8的任何问题都无法绕过中国单独实行,另一方面,不绑定于G8峰会,让中国在保持了发展中国家代言人的国际地位的同时,拥有了更多与会与否的主动权。

用一句话来总结:中国不加入G8,并不存在被国际社会边缘化的风险,尽管并非峰会的正式成员国,然而中国却又势必成为G8峰会与会国重要的对话对象

篇二:《俄不在G7反成峰会“核心”日炒作遏华遭讽刺》

俄不在G7反成峰会“核心”日炒作遏华遭讽刺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G7)峰会于当地时间5日在布鲁塞尔闭幕。早在峰会开幕前,外界就关注此次峰会两大看点:一是俄罗斯自1997年加入集团后首次被排除在外,七国将围绕乌克兰问题讨论如何应对俄罗斯。二是美日继香格里拉对话会“一唱一和”后,欲借此机会寻求欧洲盟国在亚太问题上的支持。随着峰会结束,有关问题答案浮出水面,一场俄罗斯缺席“主导”的特殊峰会反映出西方国家各怀心思。

毫无疑问,乌克兰问题成为此次峰会焦点。而会上几乎所有围绕乌克兰问题展开的讨论都与俄罗斯有关,会后七国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公报更用大篇幅阐述对俄立场。而与此同时,俄总统普京接受法国媒体访问时表示,在访法参加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时并不排斥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乌克兰当选总统波罗申科会面,普京此番言论引发外界关注。正如美联社报道所说,普京的身影虽未出现在七国集团峰会上,但他的影响力始终未缺席。

七国集团领导人在5日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威胁对俄罗斯将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公报称,俄罗斯“非法吞并”克里米亚和致使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不稳定的行动是不能接受的,必须停止。并称如果事态发展需要,将准备采取更多有针对性的制裁措施,使俄罗斯付出更大代价。

虽然声明措辞强烈,但值得注意的是,七国集团此次并没有立即追加

对俄制裁。德国总理默克尔明确表示,希望接下来与普京的会谈“富有建设性”,只有在“没有任何进展的情况下”,才会追加对俄制裁。

事实上,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并没有换来俄罗斯态度的根本转换。究其原因,这与欧美内部分歧有很大关系。相比美国对俄制裁的坚决态度,由于与俄罗斯在能源和贸易上的紧密关系,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并不希望对俄采取过激措施,仍希望留有余地,为与俄对话创造条件。

美联社对此评论称,峰会联合声明中对俄的强硬表态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包括欧洲国家在内的美国盟友已把重点转向重新接触普京。而一个最直接的佐证就是,七国领导人中的大多数会在峰会后的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仪式活动中与普京会谈。法新社更直接指出,缺席G7峰会的普京稍后的亮相会更加显眼。尽管美国和欧洲国家因乌克兰问题与俄罗斯展开激烈交锋,但一切都证明一点,“孤立俄罗斯永远没有那么容易”。{g7峰会不是g8峰会吗}.

对于日本来说,安倍关注乌克兰问题的角度与其他国家并不相同,他的重点在于企图让欧洲盟国相信同样的危机也可能发生在亚洲。他更想拉欧洲国家站队,把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推向欧洲,从而使欧洲国家介入相对较远、与己并无直接关联的东海、南海地区。

安倍参加此次峰会前就已大造声势。日本一些媒体对安倍此行也颇为配合,放风称“日美主导下的对华施压将成为G7峰会一项重要议题”;日本《产经新闻》更直接指出,日本将推动会议最后的联合声明首次点名批评中国“在东海和南海单方面用实力改变现状的行动”。

但事实是,安倍倡议并未获欧洲响应,整个欧洲关注的焦点依旧是乌克兰,而对中国只字未提。安倍此前所造声势,只在日本一些媒体上津津乐道,所谓“G7反华同盟”也不过是日方的一厢情愿。而这一结果对安倍来说无疑是一个讽刺。

中方此前曾多次奉劝日方不要在国际场合搬弄是非,混淆视听。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所说:实践一再证明,将有关争议国际化,以及无关方干涉和介入争议,无助于争议的解决,反而只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

被希拉里比作希特勒普京:不跟女人争论

2014年06月05日08: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普京回应希拉里将其比作希特勒:凸显其软弱

中新网6月5日电据外媒报道,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将其比作希特勒的

评论,只显示出了她自己的“软弱”。

在采访中,普京被问到如何看待希拉里将自己比作希特勒的评论。普京称,“最好不要跟女人争论”,但他同时表示,如果有人越界太远,这往往并不是因为其强大,而是因为其软弱。

随后,普京被追问是否想就此对希拉里进行报复,或者是会一笑而过。普京表示,总有一天他们会一起开一些善意的玩笑,但对他来说,当他听到如此“极端”的评论时,只会认为说出这些话的人没有任何有效的论点。而普京称,事实上,目前推行最激进和最粗暴政策、以此维护其国家利益的是美国,至少这是美国领导人的看法。

今年3月,希拉里在参加长滩一个不公开的筹款午宴时称,普京保护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的所有俄裔居民,令人想起希特勒在二战前为保护日耳曼人采取的行动。

随后,她试图澄清这一说法,称她此前的讲话并非将普京比作希特勒,但俄罗斯现在的举动“令人回想”纳粹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举动。并表示普京“浪费了俄罗斯的潜能,产生不稳定的威胁,并影响了欧洲的和平”。

时事碎语:

刚刚过去的一天,在欧洲上演了一场没有“G8"的”G8"峰会,被开除出“G8"队伍的普京成了这个不是”G8“的”G8"峰会的明星,而是“G8”队伍中的,事前最招摇的安倍反成了最不受待见的小丑。这其中美国婆娘希拉里还在普京倒会之前,与普京狠狠的”激情“一番,呵呵,这不是“G8"的'G8"会,就是这样有意思。

篇三:《G7峰会开除俄罗斯外媒称孤立普京没那么容易》

中新网6月4日电七国(G7)峰会将于当地时间4日在布鲁塞尔开幕。此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对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不满,并因此将俄罗斯“踢出”八国(G8),但法新社刊发报道指出,想要孤立俄总统普京,“没那么容易”。

法新社称,尽管七国峰会中没有俄总统普京的席位,但随着6日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各国领袖将聚集法国。届时,西方国家领导人们将不得不和普京会面或通话,而这也使得普京的亮相更加显眼。

报道称,法国、英国、和德国领导人将一一和普京会面。而鉴于俄罗斯在抗击纳粹德国中所作出的贡献,因此在美国方面,公众绝不会让俄罗斯被排除在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活动之外。即使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别无选择,必须面对普京。他本人3日也表示,他确定自己会在法国见到普京。

但美国官员们表示,与法国总统奥朗德、英国首相卡梅伦以及德国总理默克尔不同,奥巴马将不会和普京进行正式对话。

报道指出,法国总统奥朗德将是第一个脱离“孤立普京阵线”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他邀请普京于当地时间5日在巴黎进行会谈。但就在当天晚上,他还要与奥巴马共进晚餐。此外,英国首相卡梅伦和德国总理默克尔方面也都表示,他们将和普京进行面对面谈话。

法新社指出,尽管美国和欧洲国家因乌克兰问题与俄罗斯展开激烈交锋,但一切都印证了一点——孤立俄罗斯永远没有那么容易。

篇四:《15年6月时政解读之G7七国集团峰会(一)》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g7峰会不是g8峰会吗}.

15年6月时政解读之G7七国集团峰会

(一)

2015年6月8日,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山区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总统奥巴马等出席七国集团峰会。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峰会8日闭幕。七国集团峰会在当今国际组织中是最有话语权的,因为这七个国家经常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干涉别国内政和制定整个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本文先给同学们介绍下七国集团峰会联合声明中关于中国东海和南海问题在考研政治中的考点。

(一)七国集团峰会内容

七国集团峰会G7联合声明中没有发现文件中特指“中国”之处。不过,在其第8页“维持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海洋秩序和获得海上安全”的小标题下写道,我们致力于维护一个基于国际法的人权公约,尤其是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准维护海洋秩序。我们关注在东海和南海的紧张局势。我们强调和平解决争端及航行自由和海洋利用不受阻碍的重要性。我们决定,拒绝使用恐吓、胁迫或暴力,以及单方面行动,其目的是改变现状,如大规模填海造地。我们赞成G7外长会议通过的海上安全声明。

此前在吕贝克举行的7国外长会通过《关于海洋安全的声明》,其中有几段指责中国为单方面改变南海现状负责。这在G7近40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在中国看来,日本在G7会议上拉拢西方,算计中国。日本事实上是这份声明重要且唯一的推手,台前幕后做了大量工作。

(二)考研政治考点链接

七国集团是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成员国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在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国家经济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美、日、英、法、德、意六大工业国成立了六国集团,此后,加拿大在次年加入,七国集团(简称G7)就此诞生。1997年俄罗斯的加入使得G7转变为G8。七国集团(GroupofSeven,G7)是八国集团(Group-8,G8)的前身。2014年6月4日,由欧盟主持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会晤4日晚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开幕,这是俄罗斯自1997年加入这一集团后首次被排除在外。{g7峰会不是g8峰会吗}.

这一次七国峰会也是把俄罗斯排除在外,因为乌克兰问题,普京和西方七国关系比较僵化。这进一步说明国际竞争中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同学们回答时政材料分析题把握这个总原则。此次七国集团峰会对中国东海和南海问题提出指责,并且完全可以看出日本在背后的推动,日本在中国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上一直非议中国,而且日本近期和菲律宾政府越发靠近,对于菲律宾在南海的行为极力支持。

同学们在考研政治时政复习中需要把握的原则上和中国有关的世界时政才会被纳入命题老师考察的范围。此次七国集团峰会对中国南海和东海问题的表态,考察日本的考点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今年还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结合考研政治史纲考察时政是同学们基础阶段需要注意的内容,把上述总基调把握便能理顺中国与七国集团的关系。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篇五:《普京:西方领导人不想参加G8峰会就不用来了》

普京:西方领导人不想参加G8峰会就不用来了

据BBC,尽管普京在4日的新闻发布会称军事干预乌克兰是俄罗斯不得不采取的最后手段,但俄罗斯军队的到来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的紧张局势。在俄罗斯军事“干预”后,乌克兰宣布全军进入警戒状态,国防安全委员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出全国总动员令。【点击查看更多组图】

俄罗斯总统普京4日说,乌克兰正在发生“违宪政变”,俄罗斯只有在“最极端情况下”才会对乌克兰使用军队。这是乌克兰局势升级之后,普京首次就此公开表态。

普京当天在记者会上说,乌克兰正在发生的事情是“违宪政变和武力篡权”,亚努科维奇同意了反对派的要求,事实上已放弃权力,他毫无疑问是乌克兰的合法总统,基辅现政权无权代表人民决定乌克兰的未来。

普京同时表示,俄罗斯只有在“最极端情况下”,在“合法的基础上”才会

对乌克兰使用军队。他说,目前出兵的必要性暂时没有,但可能性是有的。俄罗斯不准备吞并克里米亚,俄罗斯之前进行的军演跟乌克兰事件没有关系。

普京强调,如果乌克兰东部出现违法现象,为保护在乌的俄公民,俄罗斯可以使用所有的现有手段。他说,克里米亚已向俄罗斯请求人道主义援助,俄可以向其提供援助,还可以向其提供财政援助。

针对美国等七国对八国集团峰会的抵制,普京说,俄罗斯依然在筹备索契八国集团峰会,“如果他们不想来就不必来”。

鉴于乌克兰克里米亚局势日益紧张,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3月1日授权普京动用俄武装力量,保护在乌境内的俄公民、同胞以及俄武装力量官兵生命安全。乌克兰政府和军方近日指责俄罗斯向克里米亚“增兵”导致局势恶化。美国总统奥巴马3日表示,美方正在考虑在经济和外交上采取“全系列”措施“孤立”俄罗斯,以回应俄方在克里米亚的军事行动。

新闻资料:

俄罗斯与G7国家(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日本)组成八国集团(G8)。

G8峰会原定于今年6月于俄罗斯索契举行。

篇六:《15年6月时政解读之G7七国集团峰会(一)》{g7峰会不是g8峰会吗}.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15年6月时政解读之G7七国集团峰会

(一)

2015年6月8日,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的山区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美国总统奥巴马等出席七国集团峰会。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峰会8日闭幕。七国集团峰会在当今国际组织中是最有话语权的,因为这七个国家经常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干涉别国内政和制定整个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本文先给同学们介绍下七国集团峰会联合声明中关于中国东海和南海问题在考研政治中的考点。

(一)七国集团峰会内容

七国集团峰会G7联合声明中没有发现文件中特指“中国”之处。不过,在其第8页“维持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海洋秩序和获得海上安全”的小标题下写道,我们致力于维护一个基于国际法的人权公约,尤其是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准维护海洋秩序。我们关注在东海和南海的紧张局势。我们强调和平解决争端及航行自由和海洋利用不受阻碍的重要性。我们决定,拒绝使用恐吓、胁迫或暴力,以及单方面行动,其目的是改变现状,如大规模填海造地。我们赞成G7外长会议通过的海上安全声明。

此前在吕贝克举行的7国外长会通过《关于海洋安全的声明》,其中有几段指责中国为单方面改变南海现状负责。这在G7近40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在中国看来,日本在G7会议上拉拢西方,算计中国。日本事实上是这份声明重要且唯一的推手,台前幕后做了大量工作。

(二)考研政治考点链接

七国集团是主要工业国家会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成员国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在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国家经济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美、日、英、法、德、意六大工业国成立了六国集团,此后,加拿大在次年加入,七国集团(简称G7)就此诞生。1997年俄罗斯的加入使得G7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