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边变化看改革开放30年
详细内容
篇一:《从身边变化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从身边变化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亲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无限惊喜。
当我年纪还很小的时候,理发许多就是理发师挑着理发工具,走街串巷的吆喝着。如今各式的美容美发使人们感觉到方便、干净、舒适。那时候年货市场由于年货少,家长们看见鱼肉之类的就蜂拥去抢购,而孩子看不见家长就哭着找妈妈。如今的年货市场品种繁多,市民带着孩子悠闲的逛着挑选着。我们小的时候可以玩的游戏也就那么几样,不像如今的孩子们,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让我们看了羡慕不已。
我的老家在义乌的一个农村,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家乡的路真是太难走了。那是一条简易的土路,崎岖不平、坎坷难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给人们出行造成诸多不便。后来家乡的土路变成了平整的砂石路,离开曲折的乡间土路,走到砂石铺成的路上,甭提有多高兴了。我终于可以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再也不用担心车子掉进路边的深沟里或陷在泥泞的粘土里了。几年前,质量更好、标准更高的水泥路铺到了村里。现在,更好更宽更气派的高速公路像巨龙一样从家门口伸向天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条宽广平坦的致富路、希望路。我深切地感受到家乡的路承载着乡亲们的希望和期盼,家乡道路的每一次变迁,都给乡亲们铺展出更远大的希望。
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反映的是我们居民生活“跨越贫困
进入温饱,跨越温饱进入小康”的两大变迁。以前我们家天天都省吃简用,现在就不一样了,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我们的衣着消费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我的衣服能穿就可以了,不讲究时尚,穿完了小了还传给表弟穿。可现在不一样了,衣服都塞满了衣柜,种类也很多。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家的住房也不断更新。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家里还是住在农村老房子,而到了读初中的时候,住进了爸爸单位分的一室一厅宿舍。等到读高中的时候,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子,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大学毕业以后,家里还买了小车,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了。
改革开放时期,我家耐用的消费品也不断升级,从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等老古董,到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电冰箱、电风扇、影碟机等新事物,再到抽油烟机、热水器、空调、电脑等新商品,档次越来越高。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电视太熟悉不过了,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谁家没有一台两台的,或许还是液晶、等离子的。但是在以前,电视可是件稀罕物,像神一样,让人顶礼膜拜。我清楚地记得,刚懂事的时候邻居家买了一台十二寸的黑白电视,被放在一个高高的柜子上,柜子上还加着一把锁。不到七点,条凳上就坐满了大人和孩子。我经常是晚饭顾不上吃,早早地赶到她家,为的是能占个好位置,免得被人挡住,看不见电视。回家的路上,我还经常沉浸在电视节目中。尽管那时的节目内容十分有限,但是印象很深。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科技改变生活的三十年。听老爸说手拿
着砖头般大小的大哥大,腰别BP机,是他们那年代的时髦派头。如今,大哥大已被小巧而轻盈的手机取代,并被广泛使用。而我自己也从高中开始就拥有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小手机。小时候,收音机成为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是除电视机外,是我接触音乐的唯一来源。九十年代后,随着音像放映电器市场的快速发展,除了各类收音机外,VCD、DVD等播放设备应运而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WALKMAN、CD机、MP3、MP4等高科技数码产品如狂风巨浪般席卷而来,收音机最终被淹没在这股狂风巨浪中。而电脑这个以前可以说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也逐渐走进寻常人家,走进了我们的身边,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这一切,都显示出了改革开放对科技信息的巨大影响,它是引领生活趋于方便快捷的神奇力量。
从一名学生到一名警察,我时刻关注着国家在改革开放期间推出的各种政策,关注着这些政策对我们国家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也遇到了很多制约因素,而政府就此做出的各种优民政策实在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获得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好评,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国家真正主人的幸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潮流势不可挡,成就非凡。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发展到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改革
开放三十年成为建国以来居民收入增长形势最好、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我们祖国辉煌的三十年,我相信坚持改革开放,祖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王元
九监区一分监区
篇二:《改革开放30年变化在身边》改革开放30年变化在身边三十年时光荏苒,个人的命运与国家之兴衰在这三十年紧紧相连,相互印证,让每一个浸润其中的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三十年高歌猛进,三十年推陈出新,到处充满崛起和复兴的盼望。纵观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居民消费变化,也正是逐步实现较低层次需求向较高层次需求发展的一个过程,从“能省则省”到“想花就花”,从“吃饱穿暖”到“精神愉悦”,从“忍气吞声”到“尊严有价”,人们的消费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0后的我们,虽然没有完整的经历过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但30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仍然可以从父辈那里体会得到。从父亲口中我真切的体会到30年来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前,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自改革开放以来,工资从原来的几十块到几百几千块甚至是上万元,随着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自己也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父亲回忆说,30年前,他总是骑着自行车上学,挤着公交车上班,而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己也可以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私家车,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30年来,关于房子,我们也同样有着太多的变化。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不到60平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米的居室……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的却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们告别旧时代的一缕春风。30年的改革开放改变着身边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就拿我们身边的消费品来说,都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抵挡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曾几何时,我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组合音响,照相机,电脑,小洋楼,轿车,空调,移动电话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在教育上,我们更是可以从课本上,从资料中了解到30年前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教育设施的落后,高等教育的薄弱,文盲的困扰等等诸多问题,而30年来,我们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完成了扫盲的艰巨任务,我们恢复了高考制度,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出国留学已不再遥不可及。如今作为90后的我们,拥有了宽敞的教室,坚实的师资力量,权威的教材,体系化的教育制度,令
人向往的大学生活和一个值得我们去珍惜去奋斗的美好未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讲话中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确如此,从一个家庭映射一个国家,从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到中华民族的日新月异都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事业30年来的光辉历程。这三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勇于实践,开拓进取,取得辉煌成就的三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最大实惠的三十年。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大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中国人,从自己身边的日新月异变化中亲身见证了改革开放的点滴进程,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无限欢喜。而身为改革开放30年后新一代的我们,更应该为身边的变化感到来之不易,懂得去珍惜去奋斗。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身边的点滴变化更是折射出,中国,开始向腾飞大步迈进。成绩:改革开放30年变化在身边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院系:大连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年级:09级3班姓名:田园学号:07
篇三:《毛概作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前言:
改革开放的进程
一、1978年12月,具有战略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根本上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及重大调整。经济建设取代了阶级斗争,改革开放取代了闭关自守。二、1979年,在中国首创经济特区。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试验田和向世界展示的窗口。
三、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四、1984年,提出并实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商品意识、商品经济得到宣传和落实,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多元所有制主体纷纷出现并得到中国法律的承认与保护。“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破茧而出,极大地改变了国营、集体经济大统大独的局面。
五、1986年,以税制改革及政府分权、放权为契机,全民所有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全面推进。
六、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执政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策、路线正式确立,成为10年改革最成功的经验和法宝。“
七、1988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再次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向社会、世界传递了重要的信息:中国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建设中,务必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要在世界高科技、尖端科技占有一席之地、重要之地。
八、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前,已逾古稀之龄的邓小平再一次南巡,组织和倡导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第二次“大讨论”与思想“大解放”,结束了“姓社姓资”毫无意义的争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九、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香港国归祖国,“一国两制”成功实施,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例。令人遗憾的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历史伟人邓小平同志于1997年2月19日21:08分离开了我们。“
十、1998年,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完成了1万公里,开启了全新的“中国高速”时代。1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达5.4万公里,仅位列美国6万公里之后,排名世界第二。十一、2001年,历尽艰辛与克服阻挠,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应当说这是朱镕基政府的最大功劳和亮点{从身边变化看改革开放30年}.
十二、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
十三、2005年,在中国延续并实施2600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建国后的《农业税条例》废止,农民在封建社会期盼的轻税薄赋终于得以部分实现,农民种地从此不但不交税、不交费,反而得到多种补贴。
十四、2006年,中国数字展示的中国奇迹向世界宣告并证明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综合国力与实力的巨大提升。中国的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10名以后上升到第四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在2010年前三季度GDP总量超过日本,第四季度有望继续并达到前三季度水平,从而历史性的成为世界第二大独立经济体。)
十五、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进一步完善、丰富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学说”。
十六、2008年8月至9月,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残奥会圆满成功。
十七、2008年9月,“神七”飞船、伴飞小卫星标志着新中国的航天事业登上了世界第一集团的高度,航天领域“三足鼎立”局面正式构建。
十八、2008年9月,在如火如荼上演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真正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十九、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再一次唱响了“三农”改革的号角。二十、2009年3月1号,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中国在航天事业上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二十一、2009年10月1号,共和国迎来六十华诞,国家领导人和各族群众在首都见证了又一次共和国壮观的阅兵式。
二十二、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举办了第第41届世界博览会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从身边变化看改革开放30年}.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从身边变化看改革开放30年}.
2.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3.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
4.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奇迹背后有哪些宝贵经验
十个结合,一般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的十个方面的结合。这十个方面的结合,回答了如何才能使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从身边变化看改革开放30年}.
胡锦涛说,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概括而言就是“十个结合”。
一是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二是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三是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五是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六是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七是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八是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九是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十是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
重大意义
一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二是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社,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辉煌的30年
1949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上任何一个重大事项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我国越来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以及四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踩在脚下。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国家在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