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东湖游记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东湖园林(800字)作文》
精选作文:东湖园林(800字)作文我所说的不是湖北武汉,而是陕西凤翔的东湖园林。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大大小小,零零散散,少说也有十多座,但倘若要我说,我觉
得还是只有东湖园林最好。因为东湖园林相对来说,建造得较早,是我国大多数园林的前车
之鉴。其它地方的园林多多少少都有东湖园林的影子。东湖园林以湖为主,其次是林,
再其次是亭,但最好的还是苏公祠和聚贤廊,这两个是东湖园林的中心,以此为中心,勾勒
出了东湖园林。所谓园林,其实就是一些名胜古迹,然后再添加一些公园和树木相结合,
但是东湖园林不一样,它以原有的自然景观为主,再添加一些人为的因素,就构成了一幅大
自然与人类共同完成的美妙乐章。我先在这里介绍湖吧。湖水荡漾,长虹似的拱桥,夹
杂着蒙蒙细雨,坐在船头,下着围棋或对月当诗,那是一幅怎样美不胜收的景象呀!在这里
如果你摇着小船就可以完成,在夕阳下,半面江水被柳条影簇拥起来。形成了半江瑟瑟半江
红的怡人景色美不胜收,真是让人陶醉其中怡然自乐呀!天与云与水与山共同铸就了这永世
不朽的东湖。下来是林,人们常说东湖的柳,西湖的水。没错,这里的柳树春天看起来
绿波飘动,但走近一看,却发现柳是多么的单调,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柳色遥看近却无吧,夏
天,为人们纳凉避暑;秋天,柳树收起了她的胭脂,赶往了天堂的快车;冬天,万物凋零,
但宝塔松却像一座座琉璃宝塔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使人有些眩晕。其次是亭,亭有君
子亭、鸳鸯亭&&,每一个亭子都有他们的故事,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凝聚着我国劳动人
民的血,那一片片瓦,一块块砖,使我不得不是祖先们鬼斧神工,惊世骇俗的技艺所折服。
亭、山水与林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幅北方的江南水乡的美景,在这里即不会感受到北方的寒冷
干燥,也不会感受到南方的炎热潮湿,它融合了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特点。我所讲的
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美只能用心去体会了,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这些艺术瑰宝
真是不得不使人叹为观止啊!初二:张帅
篇一:我眼中的苏州园林600字作文
我眼中的苏州园林600字作文
人们常说,“上有天
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甲天下”在我眼里的苏州园林很美,美就美哉在它的细腻按,古
朴与灵动上。
苏州园林的设计是
很细腻的,宛如一个蒙着多层面纱的清秀女子,当你层层深入,并慢慢地撩起她那薄如蝉翼
的面纱时,秀丽清纯的美便自然地呈现在你面前,那是一种甜淡的花感,淡而有味,甜而不
腻,既沁人心脾有让人会味无穷,它是那般的感受亲切,却又是那般的不可名状。
苏州园林只是细腻
的吗?当然不,你就看那网状园中形状千奇百怪的假山,虽是那般的小巧精致,可它毕竟是
山啊。那层层叠嶂,峰汇路转的情趣,难道不让人有一种置身在山林之中的感受吗?山顶那
小小的一块平地,给人一种细致而又不乏粗狂的感觉,极目远眺,又何尝不让人心旷神怡呢。
苏州园林真是一幅画,一幅景致携永的山水画。
苏州园林又是那样
的古朴优雅,那古朴的桌,细致的椅,虽是雕栏玉砌,却又是朱颜不改。苏州园林是与文人
雅士相提并论的,她总能让人感悟那沧桑的历史与深邃的底蕴。
那靠水的水榭,临池
的亭子,妩媚又不乏端庄,俯身便可以看到那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还有那些活泼的鲤鱼??
鱼戏莲叶间的灵动,早已悄然跃入你的心头。
那宁静的池沼,活脱
脱一个文静的女子,依傍于青山翠水之间,是那样的优雅,已涓细流注入池中,水面上漾起
的小小的晕圈,灵气活现。
更有四季的花木装
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应时的彩衣。
细腻、古朴、灵动??
苏州园林引人入胜,不是吗?{凤翔东湖游记作文}.
篇二:天门东湖变美
了
天门东湖变美了
天门一小四(6)
班余紫晶
谈起东湖的变化,天“天壤之别”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
昔日的东湖,几条窄
窄的水泥路,被裹上了很多泥土,飞吹来,灰尘满天;一下雨,泥水横流。亭子里,垃圾遍
地,食物袋、购物袋,随处可见。还有人在亭子里大小便,恶臭难闻。一到夏天,这里就成
了苍蝇的乐园,它们飞来飞去,嗡嗡乱叫,吵得人心烦意乱。顶楼堆满了流浪汉的破衣烂衫,
发出一阵阵霉气。湖面上飘着死去的鱼儿和垃圾,湖水污浊不堪??
现在,西湖经过
改造以后,变得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东湖四周种了各种各样的树,有高大的香樟树,也有矮
小的黄杨木,还有许许多多的花,给宁静的东湖增添了不少生机。最抢眼的是湖面北部的
一个半圆形栈道,长约60米,形如凤凰的眼睛,凤眼的中间是大型喷泉景观。每到夜晚,随
着起伏的音乐,时而喷出一排排水柱,时而喷出一团团水球,??令人目不暇接。公园里有许
多雕塑,有剪纸的,有花鼓戏、皮影戏、渔鼓戏曲艺等,构成了具有天门特色的人文景观。
东湖边还有一个大型游乐园,游乐园里面有许多好玩的娱乐设施。有碰碰车、五星级电影、
恐怖城等。
夜幕降临,华灯齐放,
五颜六色的灯光,照得东湖亮如白昼。树林里、草丛中,不时传出美妙的歌声,彩色的灯光
照在湖面上,真美啊!
晚上,游人渐渐多了
起来,有的在悠闲散步,有的在跳交谊舞,还有的在下象棋、品茶、闲聊。早上还静寂的东
湖公园,现在热门非凡。小孩子们可乐坏了,你追我赶,高声歌唱,风儿也禁不住“沙沙沙”
地笑了??
东湖变了,变得真美
啊!
篇二:《凤翔游记》凤翔游记
“哈哈!去凤翔了,我好高兴哦!”“哈哈!我也高兴。!
随着这一系列同学们的欢呼声,我们小驴行陕一行13个人,于7月8日早跨上了这一次的班车。虽然天气好似给我们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这一整天天气都是阴的,在中午还下起了倾盆大雨,可是,我们的同学好似一个个初升的太阳,把自己的光芒,把自己的热情,都投进了这一次的旅行。
在这次的班车上,我们的张颖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原来老师特意在这次班车上安排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有奖竞答”活动,不信,你听:“啊!我想出来了,要不要我告诉你??????“这是英语组赵老师的话。“啊!我想不出来了,怎么办??”这是贾老师的话。哦、“哦!老师们太厉害了”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
我想,通过这次有奖竞答,我们的同学以及老师,会更好的了解凤翔,会更好的了解宝鸡。
哦啊哦啊哦!经过了3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凤翔的
六营村。“哦!终于到了!没把我累死都算好的了!”这正说着,眼下下起了大雨。“我没带伞,怎么办?”一个同学不高兴的说。“来来来,到我这来!我有伞!”这时,同学们紧挨着,在这是,我终于懂得了团结,奉献。
我们下了车,来到了胡新民爷爷家,在这,我们又看到了麦梗画、泥塑、皮影的做法。在这里,我们又买了几件纪念品做纪念。看着这些纪念品和那么多的手工,我最喜欢的是胡新民爷爷做的小兔子泥塑,因为,我就是属兔的o(∩_∩)o„我又懂得了成功,就要努力。
再简单的吃过了中饭后,我们本应该去做泥塑,但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改去了“周公庙”
通过了解,我们知道周公庙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即《诗经》记载的“凤凰明矣,于彼高岗”处,唐武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占地面积900亩,庙内古树参天殿堂成群,除了周公正殿外,还有召公、太公、等周人先祖及功臣勋将的配殿,汉白玉武将像等古迹名胜。
《诗经》的名篇《卷阿》中的“有卷者阿,飘风自南”这句
中的"卷阿"指的是位于今天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方的凤凰山南麓,由于此地背靠凤鸣岗,东、西、北三面环山,唯南边与平地相接,形似簸箕状,故称卷阿。古卷阿所在,即今天陕西岐山周公庙的位置.
周公庙,庙始于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距今已1380多年,是专门为纪念祭祀周公而建的。庙区现存古建筑30余座,占地约7公顷,整体建筑对称布局,殿宇雄伟,亭阁玲珑。庙内现存碑与石刻众多,并有汉、唐、宋、元、明古木多株。
又在这里,我们看见了周公,并为他上了香,磕头,表示纪念。
哈哈!这下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要爬凤凰山。有句话说的好:“不到凤凰山,非好汉。”于是,我们开始了雨中登山,又通过了解我们知道凤凰山也在周公庙内,而且是个著名景观呢!
呵呵,看了这些照片,你就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去凤凰山了。
离开了周公庙,我们紧接着有去了一户农家乐,吃了正宗的岐山哨子面,那味,真是咂咂的香啊!!
啊!一天的旅程结束了,我们踏上了回西安的班车。
再见了,可爱可亲的乡亲们,再见了,美丽漂亮的泥塑,再见了,美味的岐山哨子面。{凤翔东湖游记作文}.
不管怎么样,来年我还会来的!
!!!!
篇三:《游凤翔山庄有感》游凤翔山庄
今天我们大河报小记者一行人来到了凤翔山庄,我们小记者的领头人物开始给我们讲述着凤翔山庄的历史背景,凤翔温泉占地200亩,是世界文化遗产5A级景区,泉水通过地下涌出泉水中含30多种矿物质还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听到这里我都迫不及待的想进里面看看到底是什么样。
开始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凤翔温泉,大石头下面就是海浪池,海浪池里人很多,像下饺子似的。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空位。这时海浪来了,我和我们班的小刘,小猪撒腿就跑,到了“海中央”,这时海浪越来越大,我也越走越慢。终于,我走到了海浪的“发源地”,没想到海浪不按规矩出牌,我刚走到呢,“砰”的一声,我被海浪打了一下,被打到了海中央,他们也统统被浪打了回来。当然我不能认输我和我的好朋友小刘和小猪一起来练习憋气,结果更倒霉的是,我刚刚抬起头来张大嘴巴吸气,又来了一浪,这次我躲都躲不及又喝了一口水,虽然我姓于,但我不会像真正的小鱼一样游,变成了落汤鸡。最后我还是放弃了。听工作人员说这里还有石板浴,鱼疗泉,玫瑰牛奶泉,中药浴,高温泉,中温泉和低温泉等等各式各样的温泉,我们泡了牛奶温泉,刚进温泉一股牛奶的味道涌到了我的鼻头我们边泡边聊天,有说有笑,然后我们去做了亲子游戏,结果我拿了两次鼓励奖,哎,太可惜了。天色慢慢变黑,我想我们的温泉之旅接近了
尾声,我们都回了各自的家。
不知道下一次大河报社下次会举行什么活动?
篇四:《凤翔走笔》凤翔走笔{凤翔东湖游记作文}.
凤翔古称雍州,因“凤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作为先秦故都,是周秦文化发祥之地,华夏九州之一、丝绸之路重要驿站和历史文化名城,唐代以来至中华民国30年一直是关中西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和战略要地,几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古朴的民风和独具特色、底蕴厚重的民间艺术。据史料记载:商代末年,有神鸟凤凰栖落于东城外池潭饮水;先秦时期,穆公之女与隐士箫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而去;嘉佑七年,北宋文豪大苏轼描绘凤翔东湖写下了“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入门便清澳,恍如梦西南”的千古绝唱。唐至德二年,(757)因取祥瑞之意,遂改天兴为凤翔……现在的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市东北,为宝鸡市第一大县。幅员1179平方公里,辖12镇5乡,250个行政村,人口52万。以“三绝”(西凤酒、姑娘手、东湖柳)闻名于世,因“民间工艺之乡”、“苹果之乡”、“辣椒之乡”享誉南北,人称“西府明珠”。凤翔也是被陕西省首批命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泥塑艺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现在作为宝鸡市重要的旅游地之一,每年担负着向众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旅游客人介绍和传播西部民间文化的重要任务。
提起凤翔,人们总会想到甘润醇香、声名远扬的西凤酒;垂柳依依、风光旖旎的东湖;造型古朴夸张、着色鲜明艳丽的泥塑手工艺品……近代以前的漫长岁月中,凤翔一直是陕西西部地区的老大哥,宝鸡只是凤翔领导下的小弟弟。1936年陇海铁路铺轨到宝鸡,改变了兄弟俩的命运;抗战中内迁与新办的企业,以及大量顺着陇海路向西逃荒避战的河南等地难民又带来了旺盛的人气,地利人和纷至沓来,“天时”也不甘落后——1941年,管辖关中西部的专员公署从凤翔迁到宝鸡。小弟弟终于后来居上,当上了西府的带头羊,上演了“石家庄PK正定”的陕西版。解放后陇海铁路延伸到兰州,宝成铁路通到四川,国家在深居腹地的宝鸡兴办了一批大中型企业,90年代宝中铁路建成,凡此种种,一步步强健了宝鸡的筋骨,新任西府带头羊的地位不仅彻底稳固,还取代铜川成为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跻身西北五省区城市实力榜四强。至此,凤翔屈居宝鸡之下,成为宝鸡市下属的普通一县,我们不得不说真是时势造“英雄”啊,凤翔也不能避免自身发展的尴尬。
作为甘肃人,我最初到凤翔大约是1987年农历正月的事情,那时我大约十四岁的样子,正上初二。当年因为小姑出嫁的缘故,自己作为娘家人第一回出远门,跨省过市跟着
许多亲人来送亲,也算是我少年时最早的旅游吧!当时因为父亲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所以我跟着母亲,还有当时的好几位亲属参加这次送亲仪式。由于是平生第一次走这么远的地方,所以对于凤翔县的印象我至今印象非常深刻。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凤翔县地处东经107°10′34″-107°38′47″,北纬34°20′43″-34°45′20″之间,海拔595米-1678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秋湿热多雨,气候适宜,境内山川塬皆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距今六千多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就有村落分布于凤翔。秦德公元年(前677)迁都雍城(凤翔),历19公、294年。隋唐时期,由于凤翔重要的军事地位及发达的经济与交通、悠久的文化传统,使之成为陕西西府重镇,也是唐肃宗李亨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的根据地。此后,凤翔一直是西府地区军事、政治、文化中心和比较发达的商埠,直到民国30年(1941)凤翔专员公署迁往宝鸡,其重要的历史地位遂为宝鸡所取代。
凤翔文化灿烂,名胜古迹甚多。和杭州西湖可以比美的东湖公园为宋代大文豪苏轼疏“饮凤池”,引凤凰泉水注入修成,距今已900余年,是北方古园林的典型代表。北宋仁宗嘉佑七年,我国古代大文学家苏轼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凿池引泉,种莲植柳,建亭修桥,作为士民休憩之所,命名东
湖。该湖与杭州西湖皆因苏轼而出名,人们称之为姊妹湖。城南的古雍城遗址,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东西3300米,南北3200米,内有秦宗庙建筑、寝宫、宫殿建筑和“凌阴”遗址等,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秦公陵园是先秦诸候的墓葬区,位于距城10公里的南指挥镇,墓区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3公里,总面积21平方公里。“秦公一号大墓”的发掘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历史人物主要有创春秋“天子致伯,诸候称贺”霸主之业的秦穆公;创制浑天黄道仪、《麟德历》等,著有《乙巳占》、《德象制》的天文家李淳风;废除“租庸调”,推行“两税法”的杨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荣受一等大绶嘉禾勋章的窦应昌等。民间工艺主要有剪纸刺绣、彩绘泥塑、木版年画、木制漆器、草编制品等;“泥塑马”、“泥塑羊”连续两年喜登全国生肖邮票。近年来,凤翔县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体育先进科技先进县、文化先进县、电化教育先进县和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高标准无盲县、卫生先进县城等荣誉称号。
凤翔县城东距西安159公里,西南距宝鸡47公里,正西达甘、陇,北走泾原,古为“丝绸之路”重要驿站,今为关中西部交通枢纽。全县油路(水泥路)总里程435.5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3.3公里,高于全市平原县区平均水平。在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的基础上,全县250
个行政村已有166个通上了油路或水泥路,“五横七纵”的公路网初步形成。县境内有有风麟(游)、凤宝(鸡)、凤冯(家山)、凤岐(山)等干、支线公路多条,形成了三纵六横为骨架,12条支线连接各乡镇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宝中铁路穿境而过,宝鸡机场位于县城东5千米处。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通往各乡镇的交通网络。目前,随着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开工和立项,凤翔的交通地位将大大提高。宝鸡飞机场距县城5公里。宝运凤翔分公司、县运输公司长线班次连接省内中小城市及周边县区,10路公交车直通各主要镇区,160辆出租车为群众出行提供便捷的“门对门”服务。6万门程控电话直拨全国和世界各地,移动通信网、无线市话网、无线寻呼网、宽带互联网覆盖全境,用户达20多万户。全县共有学校260所,在校学生10.8万。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二级甲等以上医院2所。县城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建成面积8平方公里市化水平达到29%。县城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雍兴路、南大街等10条主要街路先后得到拓宽改造。凤鸣、雍康等6处住宅小区建成商品房2000多套,吸纳住户近万人。县城日供水能力达6000吨,城区天然气管道全面覆盖。横水、彪角、陈村、柳林、长青等小城镇初具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