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感人作文>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详细内容

篇一:《初中数学考试试卷讲评课教案》

“收心考”讲评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上,通过交流提高自我认知意识;明确问题所在,增强进步的信心;2.知识上,回顾知识,巩固基础,学会分析总结、查漏补缺,培养学生抓分意识

3.能力上,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数学解题方法思路。;

二.教学重点

1、知识联系2、解题方法三.教学难点

1.试题与知识的切入,以及解题中所运用的数学思想。四.教学方法

1.启发诱导、合作探究、评---讲---练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试卷评价二、答题分析三、试卷讲评四、师生总结五、

作业教学内容一:试卷评价

本张试卷全面考查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二:答题分析

1.存在问题

从评卷情况看,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书写潦草,字迹模糊,卷面乱,答题不够规范,计算还比较粗心;

B、审题不清,题目中的重要条件不注意,还有些同学作完题后都不知道此题最后求什么

C、不会运用已学过的基本理论解决相关问题;

三.试卷讲评

3

3.对于反比例函数y=-.

x

A.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B.点(1,3)在它的图象上

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点拨:本题错选“C”原因在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不熟,或已忘记。

1.已知反比例函数y=

2

,函数图像过象限,x

m2

,当m时,其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一、三象x

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2.已知反比例函数y=

限内;

当m时,其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试题回放】

19.如图①是某城市三月份1至10日每天的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折线统计图.(1)根据图①提供的信息,在图②中补全直方图;

(2)这10天最低气温的众数是_______℃,最低气温的中位数是_______℃,•最低

气温的平均数是______℃.

图①

(第19题)

图②

°

点拨:本题学生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求错,原因在于粗心。

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阅读课外书报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1)该年级50名学生一周内平均每天阅读课外书报时间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分钟;

分钟,

(2)补全频率分布表;

(3)请估计该年级学生中,平均每天阅读课外书

报的时间不少于35分钟的大约有多少人?

21.有两个信封,每个信封内各装有三张卡片,其

中一个信封内的三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三个数,另一个信封内的三张卡片上分别写有4,5,6三个数.甲、乙两人商定了一个游戏,规则是:从这两个信封中各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然后把卡片上的两个数相乘,如果得到的积大于10,则甲获胜,否则乙获胜.(1)请你通过画树状图(或列表)计算甲获胜的概率;

(2)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如果公平,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公平,请修改游戏规则,使其公平.

点拨:本题学生的列表结果写错,从而得到错误的概率结果,最后公平的规则不知怎么写。

小明和小颖做掷骰子的游戏,规则如下:①游戏前,每人选一个数字;②每次同时掷两枚均匀骰子;

③如果同时掷得的两枚骰子点数之和,与谁所选数字相同,那么谁就获胜.1

(2)小明选的数字是5,小颖选的数字是6.如果你也加入游戏,你会选什么数字,使自己获胜的概率比他们大?请说明理由.【试题回放】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点在x轴上,∠AOB=60°,线段OA=6.将△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后,点A落在C点处,点B落在D点处.

(1)请在图中画出△COD(不写画法),并在所画图中标出C点的坐标;(2)求A点在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的长.(结果保留整数)

点拨:本题学生审题不仔细,求什么都会漏写,并且最后结果

结果不按要求保留整数。

(第23题)

(2008福建福州)如图,在Rt△OAB中,OAB90,且点B的坐标为(4,2).①画出△OAB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的△O1A1B1;

②画出△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OA2B2,并求点A旋转到点A2所经过的路线长(结果保留整数).

图①

(第27题)

图②

27.已知∠MAN=30°,点O在AN上,以O为圆心,6为半径作⊙O,交AN于B、C两点.

(1)如图①,当⊙O与AM相切于点D时,求线段AB的长;

(2)如图②,当⊙O与AM相交于D、E两点,且∠DOE=90°时,求线段AB的长.

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

分别为A(10,0),C(0,4),M是OA的中点,点P在BC边上运动.(1)当PO=PM时,点P的坐标为;(2)当△OPM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

(第26题)

点拨:本题学生分类讨论时考虑不全,漏写一两种结果。

四.小结:

通过这次考试谈谈你有哪些收获和遗憾,说说你今后努力方向。五.作业:1.订正错题,分析错因:

2.作出得失分统计分析,结合个人实际,拟订出下阶段学习方略。

篇二:《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数学单元试卷讲评课通用教案

教学目标

1.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2.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

3: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教学重点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与考数40人及格数40,其中成绩较好的有;杨嘉欣杨荷成绩比较差的有:陈昌裕曾庆渊林鑫

(一)试卷整体分析

分析试卷:

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基础知识、知识的应用安排较合理。

3、难度系数偏低。

分析学生:

1、答题不够规范,部分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2、填空、选择部分做得较好,拓展部分问题较多。

(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

第一题,考察知识点为XX的意义,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审题不清。解题方法:①确定关键词;

②第二题,判一判。考察知识点为是否理清易混淆的概念。

第三题,选一选2。重点是对XX的理解。

第五题,解决问题4。XX情况,对学生有难度,需要帮助。

(三)其余题目,学生讲评,教师适当补充。

小结: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四)跟踪练习

教学反思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避免讲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后“师”,先“筛”后“讲”,既“点”又“面”,明“路”后“果”的方法来上好单元评析课。

篇三:《初三数学模拟试卷讲评课教案》

初三数学模拟试卷讲评课教案

周口市十二中李伟

教学目标:

1.通过试卷分析,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及时查漏补缺,从而复习相关知识点,减少漏洞。通过对题目进行分类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现解题规律,拓宽解题思路。

2.经历自主订正过程,了解解题细致规范的重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合作学习,体验合作学习,形成互帮互助的学校氛围,体会帮助他人的成就感和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互助学习,提高团队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对平移,翻折,旋转三大运动理解和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简要分析:1.成绩统计:

2.试卷结构

(1)选择题(1-6)为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2)填空题(7-18)为填空题,每题4分,共48分.(3)解答题共78分.

3.试卷中各题得分率

二、试卷评讲:

(一)个人自查与自主纠错,完成活动一(课前完成:查找失分原因与知识漏洞)

(二)同伴互动与交流,完成活动二(课中完成)(三)试卷讲评(错题归类、突破难点、反思)1、圆的相关知识:填空题16题,解答题第21题

类型:都是关于圆的弦长计算问题,

解题思路:常用辅助线作法,作半径,作弦心距,然后利用垂径定理,圆心角,弦,弧,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等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进行计算。

反思:解题要规范,尤其是辅助线的添法。2、图形的运动:填空题18题,解答题24题

类型:都是关于图像运动问题,

解题思路: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三种运动中任意一种运动后,改变的是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不变。涉及相似问题时要看是否需要分情况讨论。解24题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准确画出图形,从而求出平移后抛物线解析式,然后利用等底的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高的比解决第(3)问。

反思:解题时作图尽量作得准确一点,使题目更直观、形象,便于理解题意和数学问题的解决。3、几何背景下的函数问题:解答题25题

类型:是几何背景下的函数综合题,涉及分类讨论思想和转化思想。

解题思路:认真审题,尤其是对题目出现“直线,线段(或边),射线”等字眼,直接决定是否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解题。本题选的背景是直角梯形,很容易联想到作梯形的高,然后利用相似来解决问题(1),(2)第(3)问没有给出点E的位置,以此需要分类讨论。在求AD长时又把相似问题转化成求角的问题,又求得的特殊角在直角三角形中,此时又把问题转化到解直角三角形中,从而解决问题。

反思: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关键字眼。一般做到24题,25题时,都需要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解。而且有的时候还要用到转化思想来解决问题。(四)当堂检测:检测学习效果(五)收获与总结,完成活动四

(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检测(课后完成)

篇四:《八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教案》

第12章因式分解章节试卷讲评课教案教学目标:

(1)分析各个试题考查的目的、所覆盖的知识点及答题的基本情况。

(2)帮助学生学会对一些较重要的、典型的题目从不同角度进行解答,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与方法,从而拓宽学生解题思路,使学生学会寻找解题的捷径,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指出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典型的错误,分析出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及防止解题错误的措施,使学生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解题错误。

(4)通过讲评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相互理解,有利于老师以后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

教学内容:

一、考试情况介绍:

优秀率30%及格率40﹪

二:试题分析

1、考点覆盖面

总体来说,试题难易适中,试题的区分度较好,试题做到了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尽量提高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

2.各题得分情况

选择题的7题,填空题的8、9题,解答题的第七题和第八题

失分较多,其它题目个别同学出现错误。

三:试卷讲评

1、自我诊断:学生进行自我改正,并分别勾画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因为马虎出错的问题。

2、小组讨论:自己改正完后,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由小组中会的同学负责讲解。(15分)

3、教师点拨

分解因式

(1)4x-25(2)16a-b(3)(x+p)-(x+q)特点:以上三式均是二项式,每项都是或者都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两项的符号相反,可以利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解:(1)4x-25=(2x)-5=(2x+5)(2x-5)

(2)16a-b=(4a)-(2/3b)=(4a+2/3b)(4a-2/3b)

(3)(x+p)-(x+q)=(x+p+x+q)(x+p-x-q)=(2x+2p)(p-q)=2(x+p)(p-q)

分解因式

(1)-2x+32x(2)ab-ab

特点:以上两题中每题的各项均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在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解:(1)-2x+32x=-2x(x-16)=-2x(x-4)=-2x(x+4)(x-4)

(2)ab-ab=ab(a-1)=ab[(a)-1]=ab(a+1)(a-1)342222242222222423222222224922249222

选择题的7题,总结这类题的解题思想转化为方程,利用方程来求角。

填空题的8、9题。解答题的第七题,注意一题多解和总结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四、强化训练

1、(1)9-x=__________.

(2)4m-n=__________.

(3)m-4mn=__________.

(4)x(y-4)-(y-4)因式分解的正确结果是()

A.(y-4)(x-1)B.(y-4)(x+1)

C.(y-4)(x+1)(x-1)D.(y+2)(y-2)(x+1)(x-1)

(5)若m为任意整数,(m+11)-m的值总可以被k整除,则k的值为:______。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a=aB.(a)=a

C.(a+b)(a-b)=a-b

3、分解因式

(1)x-xy(2)x-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