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西格玛管理的五大真相(一)
详细内容
专访普罗维智咨询公司总裁戈泽宁博士
六西格玛由摩托罗拉而诞生,因通用电气而走红。但是,如果指望做上几天六西格玛,就能变成摩托罗拉或通用电气,那就大错特错了。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戈泽宁,没有像他曾经的同事林毅夫那样成为一位宏观经济学者,而是弃理论从实践,先是加入了科尔尼顾问公司,然后又去了通用电气(GE),曾是GE总部策略小组的核心成员,肩负着向GE全球运营部门推行公司最为重要的四大战略举措的重任。再之后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六西格玛咨询公司普罗维智资讯有限公司。坚实的理论基础,GE的实践经验,西门子、霍尼韦尔、飞利浦这样的跨国企业,和中兴通讯、彩虹集团等中国客户的成功案例,使戈泽宁既有资格又有感受,来谈论中国六西格玛的发展现状。而他,也的确有很多话要说。
真相一:六西格玛不是流行
《中外管理》:六西格玛近几年已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理念
戈泽宁:我非常欣赏你说的流行。中国的一些企业这几年确实把一些国外的管理思想、方法变成流行的东西了。今天说学习型组织,让人人都读书,读完之后写个心得体会就成了学习型组织,然后从此绝口不提,又开始学六西格玛、精益、知识管理把整个管理都变成了一个追逐流行的过程,这是我最担心的事情。
中国企业真正开始了解六西格玛是在2002年年底至2003年,最大的推动是《韦尔奇自传》,很多人读了这本书之后知道了六西格玛这种管理工具,就一下子流行起来了。这种心态可以理解: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企业一下子与全世界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想尽快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于是饥不择食,有点像狗熊掰棒子,学一个扔一个。
但是,每一种管理思想、管理工具都需要长期的实践,不是用三两天时间实施了,很快就能与世界级企业一样了。尤其是六西格玛,通用电气从1996年开始做,到现在仍然感觉距离理想还很远,还在不断追求卓越。而有的中国企业这样问我:我第一期项目用6个月时间实施后,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再做六西格玛了?我告诉他们:不是的,你要一期一期做下去,起码要做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