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规模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生存危机(一)

规模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生存危机(一)

详细内容

最近在为一家通讯行业内非常知名的大型制造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规模化企业非常典型的管理问题:管理层苦恼于尽管用尽了各种物质和精神激励手段,并且行业发展形势不错,但是公司业绩多年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利润更是持续下滑;员工则苦恼于公司管理制度中人治因素成分仍旧过多,管理制度虽然很全面却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薪资体系对不同岗位间、同一岗位的不同员工仍旧以平均主义为原则。下面是我们对这些典型问题给出的分析,为其他规模化企业提供参考。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员工对企业的贡献率却呈递减趋势,而且单人平均利润率的递减速度要远远高于单人平均销售额的速度.

  这种情况的严重表现为,本企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行业的平均速度,甚至销售额出现负增长;或者即便销售额增长了,但是利润率却在下降。这种下降体现在三个方面:

  *内部支持和沟通活动环节的增加和复杂化导致管理成本的过度增加,比方说行政管理人员、费用的增加,或者是不同岗位间沟通量的增加而过度占用资源等;

  *员工的破坏性作为导致的企业收入的损失,比方说员工利用采购政策、销售政策、报销政策获得的灰色收入;

  *员工的有意不作为而导致的效率下降,比方说部门内部、同一岗位亚文化的形成和积聚导致群体行为取向(工作效率、工作态度等)趋于一致,并沿着惯性向低效率发展;

  我们能够看出,以上三种情况的发生原因都是在管理体制方面:

  *组织结构没有有效促进业务流程的开展,反倒成了业务运作的障碍。组织结构设置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可执行的小部分,再通过运作流程组合成整体;但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部门员工眼中不再有一个完整的任务图象,而仅仅是自己所分得的子任务。部门员工的工作目的不再是为了整个任务的完成,而仅仅是本部门子任务的完成,如果公司对各部门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工作没有考核,将更加强化了整体任务的推进难度;如果对此意识不到,则往往试图通过增加岗位配备的方式来解决业务推进受阻的难题,结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