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运作管理>谁能成为企业危机管理人才(一)

谁能成为企业危机管理人才(一)

详细内容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遭遇形形色色的危机,如产品出现瑕疵被媒体曝光,服务质量不好遭遇投诉,发生重大意外事故,员工与企业发生劳资纠纷,企业高管或核心员工跳槽等。危机就像感冒病毒,如果不及时、正确处理,可能会对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国内一些著名企业,如三株、爱多、南京冠生园等,正是由于没有妥善解决突然发生的危机而一蹶不振,江河日下;但同时,也有不少企业通过有效的危机管理,使企业转危为安。这说明,危机,就等于危险+机会,其中既包含着导致失败的根源,同时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高明的处理手段不仅能化解危机,而且还能利用危机重塑企业形象。

  那么,企业危机管理的关键是什么?谁能成为挽救企业于水火的人?

  人力资源是危机管理的关键

  “危机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国外,许多大公司都设有专门的危机管理机构,但在中国的企业里,基本上看不到这样的组织存在。”北京中国之星网站策划师、危机管理专家魏然先生告诉记者,在很多中国企业家眼里,危机是无法预测、无法管理的,因此他们不可能为此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当然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准备。因此,一旦发生危机事件,中国企业往往六神无主,惊慌失措,继而导致应对失策,全盘皆输。

  “事实上,处理危机事件,关键在人。面对危机,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是重中之重。”魏然认为,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储备足够的人力资源,但几乎是每个企业都可能会遇到危机事件,因此,人力资源的准备应分为内外两块。内部人力资源准备主要集中在建立企业自身的精英队伍,包括产品技术精英、生产行家、售后服务专家、法律顾问、人力资源专家和谈判能手;而外部人力资源的准备则集中在行业专家、学者、媒介精英、政府官员和专业人士等。2001年6月,享有亚洲食品第一品牌美誉的“李锦记”,因其产品安全标准受到质疑,便借用了某公关公司的“外脑”,命其及时在全球范围内发布新闻稿,特别指出,所有李锦记出品的产品均符合所销售市场的规定和食品安全标准。通过适时的新闻发布,李锦记不仅同主要受众建立了有效的信任关系,同时也将对产品品质的争议减低到最低程度。这便是通过外部人力资源储备,成功解决危机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