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详细内容
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方式二:自尊自信的培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自尊自信产生于我们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自尊自信的培养受着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但关键在于自己的自觉修养。)
学生活动:(投示个案,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案例中的笨笨怎样才能树立起自尊自信呢?)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作补充纠正,只给简单的评价,最后导入本课课题。
第一,寻找个人自尊自信的支点(板书)学生活动:找优点① 以小组为单位。
② 每组指定一名同学作为找优点的对象。
③ 自我找优点与小组其他成员给其找优点同时进行。
④ 教师提示:“优点”不光是指学习好,体育好、唱歌好、跳舞好、口才好、人缘好、模仿能力强、做饭好等都是优点。
⑤ 时间五分钟。⑥ 先由自己陈述所找优点,然后由小组其他成员陈述。⑦ 当学生说出自己的优点后,教师示意学生掌声鼓励。(目的: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增强自信心。)说一说:让被找优点的同学说说自己是用哪些具体的方法找到自己优点的?引出正面三点:①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②要全面地看待自己③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第二,创造成功的记录可以说,成功的生活经验是个人自尊自信的基础,一个在生活的历程中充满了失败记录的人,是不可能有自尊自信的。所以,创造成功的记录,对于缺乏自信的人来说,尤其重要。①选准适当的目标(板书)什么是适当呢?简单的说,就是量力而行。②勇敢地行动这是取得自信的基本途径。光说不做只是一句空话,只有在实际行动中,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地增强自信心。③克服依赖心理教师可结合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考试目标的确定、独立完成作业、家务)第三,要有正确的方向(板书)把个人的自尊自信上升为集体、国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这是自尊自信对我们提出来的道德要求,要求我们处处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民族精神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支撑;第一层是,从历史角度说明我们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有理由自尊自信,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第三层是,从现在的角度说明,我们应该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议一议: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现和行为还有哪些?(教师可根据学生所说情况补充) 设疑引伸:①在对外交往中,是否还需要讲求自尊自信,维护国家的尊严呢?②国家、民族需要自尊自信,个人也需要自尊自信,但我们有些同学却总认为自己还是一名学生,国家尊严是大人们的事,与我无关。这种说法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