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一)
详细内容
廉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密切关联,它作为一种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了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舆论氛围。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将廉洁的知识、观念、价值、信仰、规范及其行为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制、见之于行”,在全社会形成预防腐败的强大合力,让其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行为准则;以廉洁文化来纠正职工群众中普遍存在的“笑贫不笑贪”的扭曲现象,改变“廉者不香,贪者不臭”的“腐败文化”,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形成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廉政文化氛围,破除种种扭曲的、颠倒的“廉耻观”,以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强烈的社会舆论氛围,使腐败思想和行为真正成为“过街老鼠”,这就是我们建设企业廉洁文化的目的和核心。
基于这种目的和思路,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中,应首先弄清广大职工群众“廉耻观”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廉洁文化建设不能一味强调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而忽视了对普通民众廉洁意识的灌输和廉洁行为的培养。二是不能把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泛化、庸俗化,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不能一提廉政文化建设,就把一些其他的什么专题学习和宣传内容都包括进来,使廉政文化建设主题泛化,难以凸现其旗帜鲜明的良好主题氛围。三是廉洁文化建设要避免流于形式,不讲效果,要在认真分析职的基础上,找准廉洁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结合点。
一、应着力解决廉洁文化建设渗入群众的问题
从根本上讲廉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其终极目标是培养民众廉洁从政的信仰和追求,使廉政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从构筑积极的社会评价体系入手,为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撑。一是从培养职工群众的社会正义感入手,教育人们分辨是非、美丑、善恶,营造起一种“崇尚廉洁”、“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着眼提高对社会公共权力使用的审美批判能力,引导人们讴歌正义,鞭挞丑恶,形成“褒廉贬腐”的社会文化氛围。三是以扩大群众参与面为着力点,增强“廉洁文化建设人人有责”的意识,发动群众实行全方位民主监督,努力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以建立反腐倡廉成效评价体系为保证,强化制度建设,既要从法律上、经济上、舆论上三管齐下严惩腐败,也可考虑设立奖励廉政基金,对廉洁奉公者、检举腐败者、惩治腐败者给予大力表彰和必要的物质奖励。
二、应着力解决廉洁文化建设的资源问题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不仅要把廉洁文化内容融入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古为今用,充分发掘中国历史上为广大群众所熟知的廉吏、清官和廉政故事,而且要结合实际,立足现在,从广阔世界的多彩生活中,从反腐倡廉的生动实践中,及时总结提炼勤政廉政文化先进典型及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发挥先进典型和榜样群体的示范作用,倡导尊廉崇廉的社会风尚,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三、应着力解决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接合点”和“突破口”问题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廉洁文化的重要支撑,面对着来自中西文化相互激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三大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廉洁文化建设光靠上大课、作报告、树典型的“老三篇”是远远不够的,可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工作: